無名子 wrote:
裕隆是為股東做事,就沒資格要求消費者用愛國心購買納車,納廠要用商業行為賣車,消費者就用商業行為買車,這是互相的,想要消費者用愛國心買車做夢。
本來就是這樣
難道你認為買納車的 多是因為愛國才買?
OMG
無名子 wrote:
裕隆是為股東做事,...(恕刪)
shizukaman wrote:
一個品牌廠它的周邊效益太大了
從新建廠,生產設備,後續電子零件,機械部件
在中國待過就知道,看你是那個國系的公司資本
一般日系企業它的周邊配套就是日資相關的公司
韓系企業就是用韓系供應商
台資企業就是台系供應商這是無庸置疑
也許你可以接到外國車廠的訂單
但是其他國家的公司也同樣可以,所以你的機會不會比別人多
也隨時會被成本較低的國家區域供應商取代
如果是自己本國的品牌如果能夠壯大,相對的自己國人受惠的人數跟機會就較多
更別提大量員工生活必須,周邊相關的服務業
不想再講太多了,夠聰明眼界夠深遠的人也不需要這樣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的說
shizukaman wrote:
零件只是供應鏈的一部分,而也只是一整部汽車的一小部分
不會是裕隆沒跟你們拿料就要人家倒吧!(開玩笑)
我說的是品牌工廠周邊效益,請問韓國廠要蓋廠房會找你台灣企業嗎
管道電氣工程會找你台灣企業嗎
工廠內的警衛,行政清潔人員會從台灣找過去嗎
韓國工廠員工下班吃飯,剪頭髮,按摩唱歌 會從你台灣空運鹽酥雞過去嗎
生產設備會找你台灣企業嗎?設備的零件加工飛來台灣做載運回去嗎
(也許會,除非他們自己沒有做,或是私下花錢買通擔當,不過比例也很低)
我想說的就是這些,一家品牌工廠設在台灣意義在這裡

nibanibaniba wrote:
我看完兩句話 後面...(恕刪)
jphero wrote:
如果你有好好看完就不會被我打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