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tank wrote:
台灣國產車的困境是「台灣市場太小」沒有經濟規模,
如果當初服貿、貨貿過了,台灣可以整車出口到對岸,零關稅,
這些廠商就有「中國市場」可以長大,
不要說不可能,...(恕刪)
太陽花運動擋下的服貿,並不包含汽車產業的整車輸出
可以回頭找找相關資訊
另外......
整車輸入 一旦成行
台灣汽車會瞬間垮台
**便宜,對岸有更便宜的(台灣人很瘋狂CP值,便宜、買一送一那種促銷的)
**高級,對岸有國產車(合資車、中國當地生產)
華晨寶馬(BMW)、奧迪、大眾(VW).....整車來台,你買不買?
BMW 2019款 530Li 领先型 M运动套装 。只要RMB 41萬 = 約200萬新台幣
Audi A6L 2018款 30周年纪念版 TFSI 进取型 。只要RMB 29萬 = 約150萬新台幣
有個健身房教練在哭哭說彰化人好可憐,毛巾、襪子廠都倒了,產品賣不出去
這些當地的產業就是被 "低價"大陸貨的傾銷給害的
你貪他的市場? 想借他的市場成長??

現在還迷信台灣產品,大陸人會搶著要?
現在還迷信台灣產品,大陸人會搶著要?
現在還迷信台灣產品,大陸人會搶著要?
(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現在反過來啊!你看看小米、華為、大陸劇是怎麼賺台灣的錢?)
Lexgen就去大陸賣過啦,下場?
還是對岸車商攻進來,砸破你的小鍋子、淺碟市場
結論:產品好壞說明一切
民族主義無用
好東西走遍天下,「產品力」才是真的!
vmstw wrote:
裕隆花錢買華創研發的底盤與引擎
華創是裕隆的子公司, 子公司開發出來的東西, 母公司若不買, 難不成要賣給Toyota還是Nissan?
這種只是左手換右手的戲碼, 新聞還寫成如此.
若今天是裕隆花71億購買BMW或是VW底盤及引擎, 那才叫是大新聞
買BMW或是VW底盤及引擎?那就又會被罵是拼裝車。
都花那麼大精神跟資源去開發引擎跟底盤了,不買回來用根本就是肉包子打狗。
我個人認為,汽油引擎的發展已經很成熟了,但電動車的時代也不遠了。花資源在然油引擎上,總覺得有些浪費。倒不如努力開發底盤、車用電子。引擎就找一加成熟的引擎購買採用就好了,U6大陸版都可以用THP引擎。台灣也可以用全系列的THP 1.2、1.6、1.8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