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智捷再花71億到底買什麼,以下詳實報導!

要造一台車,真的不是我們想像中簡單
裕隆集團嚴陳莉蓮,承襲嚴凱泰傳承使命
只為了替台灣打造屬於自己國產車
過程坎坷艱辛
不得不替這裕隆集團
豎上大姆指👍
※不要看輕女人,女人的意念比男人還強
文章關鍵字
老實說我對政府保護國產車是真的有意見

保護過頭~~
保護過頭~~
保護過頭~~

適時保護就好,該有的安全規範還是要有!
目前國產的安全配備會升級都是被進口車所逼!
有逼才有進步! 這就是台灣國產車!


回到納智捷議題


老實說納智捷車子底盤、操控都沒問題(開過納智傑2年)
重點很多配備慢慢跟不上目前一流車廠趨勢
這是目前可惜的地方

也開過日本N牌跟T牌.....
老實說這2牌真的....堪用....舒適....沒了!
別說底盤了....落後FORD好多世代

滿希望看納智傑進步
千萬別再把政府保護當作護身符
只有挑戰才有進步,車廠才能慢慢累積能量!
等時機到了!就有一定的成績!







94533821 wrote:
要造一台車,真的不...(恕刪)


裕隆花錢買華創研發的底盤與引擎
華創是裕隆的子公司, 子公司開發出來的東西, 母公司若不買, 難不成要賣給Toyota還是Nissan?

這種只是左手換右手的戲碼, 新聞還寫成如此.
若今天是裕隆花71億購買BMW或是VW底盤及引擎, 那才叫是大新聞
九么會不會想太多

陳莉蓮是專門打球的,

能帶領集團多久?

這只是暫時穩定局面,避免經營權爭奪而

已。

黑色甜甜圈 wrote:
老實說我對政府保護...(恕刪)

汽車工業早期為衛星工業之母, 政府保護的不是 裕隆,而是整個產業, 只是當年只有 裕隆扛得起來 而已, 就像後來的政府保護台積電一樣, 以及當年加入WTO時的銀行的公公併, 一旦國家的經濟被外國控制, 就幾乎沒有解救的方法了, 裕隆集團算是有肩膀的 ,可以賺錢的事很多 ,光賣代理就夠了, 又何必去 花個幾百億發展國家汽車工業, 無論如何我相信 裕隆 對國家 和 台灣人民 的貢獻 絕對超過很多人
離下次三年一次的股東大會不知還有多久!?目前2201一股不到20塊(每股淨值:45.78元),股權見真章,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我不是機器 wrote:
汽車工業早期為衛星...(恕刪)

說得對👍
何必自找苦吃呢!
還要承擔被罵的罪名
我想嚴凱泰先生也很清楚,這十年來,外界對裕隆的批判。
花了數百億,接手的老婆陳莉蓮,還砸下大錢,也繼續完成先生的遺願。
光是這種精神,真的另人敬佩👍
有誰做的到呢!有誰願意去做!

黑色甜甜圈 wrote:
老實說我對政府保護國產車是真的有意見

保護過頭~~
保護過頭~~
保護過頭~~

適時保護就好,該有的安全規範還是要有!
目前國產的安全配備會升級都是被進口車所逼!
有逼才有進步! 這就是台灣國產車!...(恕刪)


受保護最大之一的國產Toyota已經慢慢不做國產車了
Camry改進口,看看多少員工受影響
背後還有相關供應商
Camry從80幾萬跳到100萬

你認為以後關稅沒了
Camry會降到百萬以下嗎?

去看看兒童奶粉的例子
比起納智捷在中國的龐大開銷
71億不算甚麼
中國的汽車市場已經是百家爭鳴
藍海變成紅海
這時候跳下去 不太明智

台灣汽車業幾十年來還孕育不了像現代這種大汽車品牌

納智捷一開始沒在汽車的引擎 底盤 加以著墨
反倒是買別人的老舊 引擎 底盤, 配上自己的外殼
以及加上炫目的電子配件來行銷
感覺很像台灣的遊覽車工業作法

代工幾十年 沒有系統培育自己的人才
建立起維修保養零缺點的可靠品質與後勤體系

貿然造車上路
於是狀況百出 為人詬病

現在開始自己回歸機械本位
有自己的底盤以及引擎技術
總算迷途知返

我覺得要不要效法法拉利 保時捷 賓利這種精品路線
把大眾車給停掉, S3, U5下市, 該賠給車主的就爽快賠償
生活館據點也裁減, 反正賣沒幾台車
至少可以保持好名聲

專心做一兩款旗艦車即可













黑色甜甜圈 wrote:
也開過日本N牌跟T牌.....
老實說這2牌真的....堪用....舒適....沒了!
別說底盤了....落後FORD好多世代(恕刪)


輪胎規格不一樣

可是差很多的

換好胎上去

我並不覺得FORD有多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