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智捷是否應該下重本在妥善率與後勤保修上?

事實證明
U6後座全滅的事實

這叫什麼
五十步笑百步
笑別人鋁罐結果自己B柱後第二排座椅乘客全滅
94533821 wrote:
撞擊測試好,是代表...(恕刪)

唉,9姑娘,不是我想說U6不好,而是U6真的沒有到真材實料,在新年初二的時候,我的U6載著全家5人到南投,在爬山的時候後輪兩輪直接打到輪供,在餐廳停好車查看發現避震器有達達聲,感覺是金屬疲乏的聲音,因為之前已經有過避震器斷過的經驗,初三的時候馬上預約保養廠,當天回程經過快速道路伸縮縫更有一聲巨響,初三時,技師只有一位,因為路試還是不知問題在何處,於是把車子頂到最高,除了輪供有兩個明顯的摩擦痕跡,拖曳臂因該是要做成一體式的,而變成的工字樑,而且納智捷不知為甚麼還要把工字樑反轉過來,使人不易察覺,因此初二後就沒有在開U6GT至今,整個春假只能擠一台208。。。。。
另外,因為有在做底盤,所以說一下拖曳臂這個東西,要做的好,剛性一定要强,在必要時還要在接近輪子附近強化結構,而拖曳臂的玩法甚至還可以模擬獨立多連桿,但是U6GT那次被頂起來時,我只有看到工字樑,就沒了,一台80多萬的車,一直強調操控性,不該是如此,而且其設計,跟alits非常類似
94533821 wrote:
撞擊測試好,是代表?
咱來看看實際的道路實測
真槍實彈的……(恕刪)

依照你的標準,那可以建議,把全世界國家撞擊測試中心、IIHS等等的撞擊機構關了,撞擊測試沒參考價值,新車上市政府也不必把關,道路實測才是真理,看圖說故事奉為圭臬(國家撞擊測試中心成立後,要通過測試才能在台上市,雖然沒公佈成績⋯)
paty1357 wrote:
依照你的標準,那可...(恕刪)

這篇是回應10月大大和北宜凶
幹嘛來亂入?
他們陶侃U6後座全滅,Altis和Yaris完勝U6
既然他說完勝U6,我不能說拿那2台車跟U6的實際道路測試?
我什麼時後說不用撞擊測試??
栽贓我?刻意扭曲我意?
01是你們愛酸什麼就酸什麼的地方?
相反的車主就不能言論?

94533821 wrote:
這篇是回應10月大...(恕刪)

C-NCAP成績如同他們貼的,並沒有造假,所以我認同他們的說法,但是我也說了,『在台上市的車輛必需通過台灣政府的撞擊測試』,這遠比看圖說故事更有可信度,所以,無需隨之起舞。
paty1357 wrote:
真實成績如同他們貼...(恕刪)

這點我認同!
我並沒說不用通過吧?
paty1357 wrote:
真實成績如同他們貼...(恕刪)

只是測試歸測試
但如果真實情況是U6和Altis和Yaris
假設真的發生對撞
誰輸誰贏
還不知道吧!
但當然,如果有如測試方式,U6真後座全滅,當然這是原廠需要改進,沒錯呀!
94533821 wrote:
這點我認同!我並沒...(恕刪)

既然不是假消息,何必浪費時間。納智捷結構粗壯、用料實在,但是撞擊成績不盡理想,或許是衝擊吸收、設計等等有需要加強、完善等等專業工程,通過不斷的更新強化或全新結構,未來也會有好成績。
94533821 wrote:
只是測試歸測試但如...(恕刪)

SUV高底盤,天生優勢,肯定贏啊⋯⋯撞擊測試不是比誰的車硬,是比發生撞擊後,誰的乘坐人員存活率高,就算整車爛光、支離破碎,只要車室空間完整,乘員活下來的就是贏,所以,所有的撞擊測試主要成績不在車損,而是車室空間(籠形空間)變形率及假人損傷多重。
車尾燈208 wrote:
唉,9姑娘,不是我想說U6不好,而是U6真的沒有到真材實料,在新年初二的時候,我的U6載著全家5人到南投,在爬山的時候後輪兩輪直接打到輪供,在餐廳停好車查看發現避震器有達達聲,感覺是金屬疲乏的聲音,因為之前已經有過避震器斷過的經驗,初三的時候馬上預約保養廠,當天回程經過快速道路伸縮縫更有一聲巨響,初三時,技師只有一位,因為路試還是不知問題在何處,於是把車子頂到最高,除了輪供有兩個明顯的摩擦痕跡,拖曳臂因該是要做成一體式的,而變成的工字樑,而且納智捷不知為甚麼還要把工字樑反轉過來,使人不易察覺,因此初二後就沒有在開U6GT至今,整個春假只能擠一台208。。。。。
另外,因為有在做底盤,所以說一下拖曳臂這個東西,要做的好,剛性一定要强,在必要時還要在接近輪子附近強化結構,而拖曳臂的玩法甚至還可以模擬獨立多連桿,但是U6GT那次被頂起來時,我只有看到工字樑,就沒了,一台80多萬的車,一直強調操控性,不該是如此,而且其設計,跟alits非常類似



辛苦您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