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智捷大陸售價到底比台灣便宜多少?只有納智捷在大陸與台灣有如此的售價差異嗎?

could5566 wrote:
台灣的燃料稅是用在地...(恕刪)

只想與你澄清一點,大陸的購置稅是一次性外加的,台灣人可能只看兩岸的牌價來比較價格,卻疏忽了購車時還得付那一筆10%的購置稅,因此單純從牌價來比較就會產生10%的差異,我的目的是扣除所有一次性的稅負,單純比較淨售價,這才是合理公平的。
為避免URX15%貨物稅的差異,我會重新以S5兩岸的價格來比較,再次強調,因為有些人說大陸納智捷售價只有台灣的一半,我不用思考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只是口說無憑,才會清楚的以Excel表格計算分析到底真正的差異是多少,再以Altis的售價為對比,來凸顯大陸汽車售價低於台灣,只是一種普遍的事實而已,而不是只有納智捷那麼不堪。
could5566 wrote:
台灣的燃料稅是用在地(恕刪)


納智捷老是嘴台灣不支持,問題是納智捷就沒支持過台灣,那消費者又何必去支持它。

台灣消費者又不是白癡,真金白銀掏錢出來, 結果還要被當傻子,那誰會願意買單,又不是每個人都家財萬貫。

把態度擺出來,把價格降下來,把服務做好來,把傲慢和敷衍收起來,認認真真經營品牌,不要搞一堆超英趕美的PPT讓人家笑話才是正道。


納廠寫手老伎倆就是把其他廠牌拉下水,其他廠牌有自稱台灣之光國產品牌嗎?
wecocbc1 wrote:
只想與你澄清一點,大陸的購置稅是一次性外加的,台灣人可能只看兩岸的牌價來比較價格,卻疏忽了購車時還得付那一筆10%的購置稅,因此單純從牌價來比較就會產生10%的差異,我的目的是扣除所有一次性的稅負,單純比較淨售價,這才是合理公平的。
(恕刪)

這就是我們的爭議點
你認為購置稅(車價的10%)“購車後”必需一次繳清,所以算在政府所收的稅金內
可是我認為牌照稅也是“購車後”要繳的(購置稅)只是台灣徵收的方式是年年徵繳
難道每年要繳的稅就不算稅?
差別只在於大陸是一次繳清,從此不用再繳,而台灣是每年都要徵繳
但無論是購置稅還是牌照稅,都跟車商無關不是?都是不含在牌價內的
兩個都是車輛被消費者從車商購買車輛後,辦理車牌時才需要支付給政府的稅
只是這個稅在兩岸徵收方式不同罷了,而你若要將這種稅強加在車子售價上是不合理的
忘記者呼吸 wrote:
納廠寫手老伎倆就是把...(恕刪)

我今年65歲,是第五次在Mobile 01發表意見,有一次回應S5引擎腳,因為我的S5在5萬公里就出狀況,6萬公里就更換了,有一次是回應Tesla充電樁安裝事宜,因為我當社區委員時有經歷過,另外兩次與汽車無關,能不能請你不要不分青紅皂白的隨便把人打成納廠寫手。我的重點只是以數據分析兩岸售價差異來源以及不同市場有不同的成本結構與競爭環境。
could5566 wrote:
這就是我們的爭議點你...(恕刪)

我們的牌照稅就是大陸的車船使用稅啊!都是每年一繳的,都是屬於稅負不能加在售價裡。我的計算就是將所有購車時一次性的稅負拿掉,包含我們的貨物稅與營業稅,對岸的購置稅,消費稅與增值稅,這些都不是車廠的收入,拿掉以後只比較車廠淨收價才合理啊!不是嗎?
歪理

不管哪個國家繳稅是繳給政府又不是給車商

賣車賣出的牌價才是車商終極定價否則訂那個牌價做什麼?

兩者根本不能混淆一談商品價就是商品價全世界也只有台灣會為了護航把稅與商品價格拿來混淆亂掰

另外一點拿那牌在中國賣跟台灣賣根本不妥同一個商人難道去到中國就開始變有良心了?要拿各國國產車在該國賣的價格比才妥當!

韓國現代在韓國賣多少台幣

美國福特在美國賣多少台幣
不雨 wrote:
歪理

不管哪個國家...(恕刪)
 
不這樣亂扯怎麼牽盤子?
賣車賣到要洗風才能賣地球上應該只有這家車廠才有這個能力。
冰原狼神 wrote:
非也
牛頭油電變速箱都是行星齒輪 ECVT
你所謂新的10速變速箱是怎麼來的?(恕刪)

(1)


傳統手剎車



十年前:2010 年 7 月【和泰】推出國產第 10.5 代小改款 Corolla Altis的2ZR-FE引擎;十年後2020年2月:第12代Altis平均油耗為14.9km/L(能源局測試數據)



台版Altis汽油版搭載的七速變速箱



(2)





電子手煞跟AUTOHOLD全都有









最後總結↘

17.8 (中國) - 14.9 (台灣) = 2.9 km/L
+1000000000000000000其他廠根本都是外來廠哪有什麼國產品牌可言!

忘記者呼吸 wrote:
納廠寫手老伎倆就是把(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