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城小壞蛋 wrote:
個人看法是,納智捷...(恕刪)
我覺得這個才是納智捷的價格不上不下的關鍵。
目前裕隆車業的主要收入仍舊是以裕日車為首、中華車次之。
而裕日車必須看日產的臉色,如果納智捷打出跟樓主一樣的戰術,依照納智捷的品牌力,對LIVINA、COLT+等日產、三菱車系的殺傷力可能比對VIOS、YARIS還更大。
再者,三菱汽車已經被日產收購,從某一層面來說,中華三菱的利潤等於日產汽車的利潤。
樓主提到的車系,除了鴨跟V以外,其他幾款可以說是裕日車的熱銷產品,如果納智捷真的按照樓主的訂價策略,第一個被拉單的肯定不是和泰,是裕日車。
而1.8轎車車系當中,納智捷更是陷入一片泥淖跟困局,S5更是連帶把裕日車都拖下水。
君不見,當U5在撞擊測試以及安全配備對和泰豐田產生名譽上的威脅(實際上台灣人根本就沒在臭幹安全配備),和泰車的反擊來的又猛又烈,馬上推出6SRS的ALTIS,甚至連PRIUS-C都壓到車價80萬內,兩相對比之下最慘的反而不是納智捷U5(畢竟車格不同),是裕日車的SUPER SENTRA!
國人目前對汽車安全配備處於一個懵懂的階段,和泰車讓ALTIS具備價格或安全的兩種選擇,反觀SUPER SENTRA花錢都貼不上6SRS,讓裕日車整個非常尷尬、而納智捷的S5、S3更是被六安版ALTIS價格戰給痛擊還不能還手(降價就更加壓迫SUPER SENTRA)。
除非裕隆汽車打算放棄代工車業,不然納智捷的定價策略永遠不可能會改變,一旦納智捷開始下殺價格侵蝕日產、三菱的利潤,那麼只會再次重演飛羚事件,而且下手的很可能還會是自家人。
目前我自己瞎猜,嚴凱泰對納智捷,要馬另有盤算、要馬就只是圓夢。
按照目前裕日車與中華車的收入,尚足以彌補納智捷的虧損,或許納智捷還能繼續鴨子划水好一陣子靜靜等候時機。
P.S.:
我自己覺得目前最可憐的絕對不是納智捷。
業代業績不好時,可以拿出來當擋箭牌的理由可不少,例如品牌尚未成熟、 不二價不符合台灣習性等等...
至少納智捷還能夠有一些素材來上新聞搏版面。
反觀中華三菱............
多久沒出新車了? 被人們遺忘多久了?
永遠萬年車系的COLT+、 LANCER、ZINGER、OUTLANDER。
入門小車COLT+的價格砍到刀刀見骨,結果改版後的DY-SHIELD車款路上比石虎還少。
中華汽車自己操刀的GRAND LANCER還被冠上拼裝DIY的汙名。(同樣比石虎還罕見)。
ZINGER雖然車價不貴,但真的就只有特殊需求的人士才會購買。(看看那精美的稅金跟油耗...)
作為國產車系少數具備ACC及安全全配的百萬內SUV的OUTLANDER,結果還是被RAV4的品牌光環輾壓。
這兩年有幸去中華賞車,都遇到非常非常熱情的業務....畢竟要賣中華三菱的一般車真的很需要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