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達人 wrote:
我指的是避免未來造成還會發生瑕疵的方法,而不是這次召回事件的解決方法。
所以我指的是未來的生管的制度,可能是研發的容錯度,品控的周嚴度,而不是指這次的單一事件。
這種通用的汽車瑕疵,存在於各大車廠中很久了,可能是煞車,可能是變速箱,可能是方向盤,可能是動力系統....
工程師花了大筆的時間和青春,就是為了避免這類瑕疵問題,
各大車廠莫不努力在避免或降低日後再發生造車瑕疵的機率,不是嗎?
這次Luxgen願意正面面對,許多人不但不鼓勵,反而對之嘲諷,
有些還表現出那種一副"唯恐納至捷不亂"的表情,實在有點奇怪。
Luxgen車主的心情固然很重要,但是這也不是工程師門的本意啊,請多考慮一下工程師的心情好嗎?
我也是工程師(消費性電子相機),我在設計產品的時候也是一直戰戰兢兢的,唯恐設計出來的產品有瑕疵。
產品瑕疵除了會造成公司損失之外,還會讓客戶用家失望,甚至產生危險,這是我們不樂見的。
但是還是需要很多伙5伴的幫助和用戶的回饋和建議才能把瑕疵發生的機率降到最低。(恕刪)
任何單一品項都有公差,組合件也有公差,再組合成總成也一樣有公差
出包是避免不了的,任何車廠都一樣.
產品本身的外型設計,尺寸設計,用料設計,設定加工方式,設定組裝方式,設定量測方式,製作製具.
單一品項QC,零件QC,組合件QC,總成QC,成車QC
單一品項成本,零件成本,組合件成本,總成成本,成車成本
這些東西各大車廠多的百年少的二三十年,大家都在摸索.
但為何造就成別人的車組裝品質比較好,零件耐用度比較高;有的就很爛.
新車滿意度調查和使用者二三年後的穩定度調查
有些廠牌總是在高點(平價車廠不少)
有些廠牌總是在後段班爭扎?
LUXGEN會不知道?
LUXGEN會不知道?
LUXGEN會不知道?
現代汽車以前誰要開? 現在呢?
馬自達敢全部砍掉重練? 現在呢?
再說到LUXGEN的"正面"面對
1. 已知的有效改善方案->LUXGEN不願意照樣做
2. 已知的無效改善方案->LUXGEN的"正式"採用了,推出第N版的方案做為召回的主軸
同時發表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召回聲明"
這樣可以叫"正面"面對, GIVE ME A BREAK.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