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k23209 wrote:
這個構想蠻好的,只...(恕刪)
台中市民 wrote:
這樣的解釋算是見樹不見林。
是的,裕隆每輛車的研發費用攤提數可能只有幾千元,但那是裕隆集團底下好幾個廠牌的平均數,並非是銷量少很多的納廠車平均攤提數。又一款全新車子從無到有的總投入成本,通常超過百億台幣。易言之,納廠現有三種底盤的車子,先期研發、鑄模的總費用應該是已經投入兩三百億台幣之譜,這些投入的成本,日後要用國產車的價格賣出多少輛的納廠車所產生的利潤才能回本?
你才見樹不見林,福斯集團銷售量也是算上Audi、Prosche、Skoda等等啊!然後連生產的模具費用都拿進來說嘴真是有夠扯,我明明說的是「研發費用」!其他公司的研發費用都是營收3%~5%甚至更高時,裕隆真厲害,只需要0.3%不到就可以做車了。
底下是三年來的年報,我拉出研發費用、營收資料,單位千元,最後欄位是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例,更早的因為網頁改版現在找不到,反正政府也只要求存放三年。
http://www.yulon-motor.com.tw/upload_img/files/annals_2014_1.pdf
103年度 354,114 120,610,516 0.294%
http://www.yulon-motor.com.tw/downloads/annals_2015_1.pdf
104年度 294,503 122,525,821 0.241%
http://www.yulon-motor.com.tw/upload_img/files/annals_2016.pdf
105年度 294,075 112,166,685 0.262%
106年度 243,000 (2017編列的研發預算,已扣除人事費用)
之前媒體也有分析過其他車
「台灣Honda Fit貴對岸23.5萬、台灣Honda city貴對岸16.7萬、台灣TOYOTA Yaris貴對岸16.3萬、台灣 Luxgen S3 貴對岸12.6萬 、台灣FORD Fiesta貴對岸12.3萬、台灣TOYOTA VIOS貴對岸11.7萬」
Honda車主應該也覺得差很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