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6 GT.....越來越搞不懂納智捷的策略了

gjcgood wrote:
這一篇是一個論點很奇...(恕刪)

同意您的觀點
買車就是要買引擎、底盤
舒適與安全
性能與車價
種種因素的整合下
納智捷真的很有誠意
而且這種價位買到超強動力
非常值得稱讚。

hungmaxy wrote:
為了大陸市場吧
大陸是1.0-1.5 1.5-2.0這樣分
不然福特也不會把原本的1.6t改成1.5t


好像是台灣以600為級距
大多數國家是以500為級距
豐田 PRIUS C 1.5,SIENTA 1.5(日本只有1.5),C-HR,RAV4 2.0、2.5,CAMRY 2.0
本田 CTIY 1.5,FIT 1.5,HRV 1.5,CR-V 2.0
馬自達 馬二 1.5,馬三 2.0,馬六 2.0,CX-3 1.5和2.0,CX-5 2.0,CX-9 2.5,MX-5 2.0等等
大多數都是1.5、2.0和2.5的級距
反而1.8,2.2、2.3、2.4都很少見
都是跟台灣CC數格格不入
陽光Sunny wrote:
是啊!
想不出1.5...(恕刪)

很多國家的稅制是每500cc一個級距⋯只有破爛台灣腦殘官員才會訂600cc一個級距,除非納智捷以後都不打算在歐美上市⋯不過這個牌子大概也沒辦法去歐美跟大廠競爭啦
YC Liu wrote:
恩 一開始你說不要把...(恕刪)

這裡我就不是名字了啊
是這個技術啊
FIT GAGA wrote:
是誰跟樓主說GT就是...(恕刪)


我有說GT就是跑車????
拜託看清楚我的文

sonyeden134 wrote:
從以前的Luxgen...(恕刪)

小排量的確是趨勢,不少都有1.2甚至1.0的引擎出現了
不過也有看到Luxgen車主改車,似乎也是個客群
我來說說,你不會認同也沒什麼,U5針對的潛在客戶是1800cc以下的 4+5門買車族群, U6要銷售的對象是類似 CRV, Kuga,....給消費者多一個選則

andy0406andy wrote:
大多數都是1.5、2.0和2.5的級距
反而1.8,2.2、2.3、2.4都很少見
都是跟台灣CC數格格不入...(恕刪)

那是現在而已,
現在很多2.5的車款,早年也都是從2.0一路2.2/2.3、2.4一路擴大排氣量上來,
1.5的很多在古早舊車款也是1.2、1.3而已,
更不用說現在的1.8車款,在早期還都只用1.6或是更小的引擎。

如果現在沒有靠增壓down sizing的風潮,
NA引擎還有可能繼續擴大排氣量上去,
到時又會再度切合台灣的排氣量級距也說不定。
最初的品牌精神走到現在到底會走往哪去...?
感覺這個國產品牌的未來越來越像另一個國產手機品牌一樣了...!
南仁蒸蜜苦 wrote:

U6 1531KG

X1 1671KG

差了140KG

價錢到是差了一倍

(恕刪)


懂車的都知道, 能源局的車重, 是多包括負載的重輛



BMW 原廠公告 X1 的車重, 才1480KG

所以
U6 GT220 沒有比較輕喔!

以這種車重, 用6速自排, 油耗12.5, 就調校來看, 是不錯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