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jjll wrote:
其實M7,花個小錢在...(恕刪)


同意,看M7時,原車我就挑剔它2點,一個是小三排座椅,一個是置杯架設計不夠我們家使用

第三排座椅後來網路查到的情況是2、3萬就可以改裝個正常又舒服的6/4分離座椅
所以這個小三排對我就不是問題

至於置杯架就無解了,我開車時習慣會帶瓶咖啡及開水,駕駛座就只有中央扶手前
方那2個置杯架,我用了別人就沒得放了,中央扶手的蓋子又不能打開來用,怕水
流進CD主機裡。

不過我提交給太座的建議是最便宜的精緻款,(第二排是三人座,而且也沒有我們比較不想買的"天窗"和"電動"滑門)
加上改第三排座椅的錢,車價本身也才90W,比odyssey previa的入門款足足便宜快50W,實在太超值,所以置杯空間就將就了

省下的50W,拿10W出來裝個目擊者 X8這種8鏡頭行車記錄器,再裝台多媒體電視給二、三排的人看都綽綽有餘了

而且試車時,我對M7的開起來的感覺也很滿意,比同事的某些軟綿綿的轎車舒服多了。

我們看M7怎麼看都是和odyssey previa同級的車, 配置相似,油耗也相似 除了價錢不同級
LZS2011 wrote:
駕駛座就只有中央扶手前
方那2個置杯架,我用了別人就沒得放了,中央扶手的蓋子又不能打開來用,怕水
流進CD主機裡。...(恕刪)


中央扶手後方有隱藏式置杯架,在行駛中用不到的水杯可以先放那邊,或是請副駕幫忙拿放,第二排乘客的飲料可以改用門上的置杯架。

扶手上那個空間我是拿塊乾淨的桌布折成適合寬度放在那,預防液體、小雜物掉到下方的接頭、CD座。
之前還有在那邊放個置物盒(參考這篇),現在是只剩桌布保護下方的電子設備,便利商店買的現磨咖啡放在那邊還OK。

老運將 wrote:
我們對所有車評、雜誌都應抱持著"看看"就好的態度,
不要太認真!
因為這往往都牽扯利益和交情的內情在內,
若我們是當事人,
廠商人員私底下和我們有特別私交
或者有好處給我們,
我們在報導時仍會是中立客觀嗎?...(恕刪)


老運將大大所言甚是,
頗有老江胡的味道!

的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歡的車子,
因此所有的評論當然都有著評論者主觀的成分在裡面,
並不需要因為和自己的觀點不同而XXOO。
多聽一點意見,多一點了解,
真的就更清楚自己的選擇!
LZS2011 wrote:
我們看M7怎麼看都是和odyssey previa同級的車, 配置相似,油耗也相似 除了價錢不同級...(恕刪)



Odyssey 2.4L ELITE訂價145萬,配備六氣囊
要比較也要拿M7客車牌,旗艦型127萬,配備(類)六氣囊來比吧?
145萬-127萬=18萬
價差真的沒有到50萬

因為是前任M7車主,我也關心M7的進步,我花了點時間把嘉偉的試車看完了
嘉偉提到的缺點如下:
1.第二排只能前後滑動,第三排收納不便及變化少......這點先前我就體驗到了,結果還是無解
2.皮革等質感差......同意
3.椅背腰靠等問題......之前我剛接車時也有這種感覺,但開久了竟然也習慣了
4.置物置杯空間少......這依然無解
5.坐姿高......這點真的是不太優,雖然高速公路視野很好,但在山路上真的是不好開,更奇怪的是第二排又比第一排更高(更壓迫)

不過嘉偉有提到優點:
1.六速手自排......
2.中控按鍵的改變......以前很多鍵都被收在方向盤左下那個小盒子裡,操作上真的不是很方便,這次有把一些鍵獨立出來了
3.110V的電源......這真的很實用
4.避震器Q度的改善......舊款避震器阻尼在山路表現還不賴過彎算有信心,
上了高速公路如果太大的橋接縫,彈跳會有點抓不住
到了市區如果路面不平,這種過度彈跳的感覺也會很明顯
依嘉偉的說法,這次改款應該是有改善了
5.引擎調教成200匹油耗的改善......因為舊款實在太耗油了(高速最好才11.5km/l)油耗的改善很重要,不過實際上駕駛的感受應該是不明顯的,像之前的CRV從三代到四代馬力的提昇就是一個例子

以我自己開過舊款M7三年,我會希望給納廠的建議是:
1.妥善率需要大大的改善......這點應該不需要補充了
2.電動門開關速度太慢了......後來還常關不到定位
3.第二三排座椅設計靈活......第三排至少來個六四分離的設計,比較好放長的東西
4.塑膠及皮革的質感......很多收邊都做的很差,甚至有毛邊令人難以想像
5.置物置杯空間太少......改款那個置物盒看起來沒有很實用呢
6.外接影音的雜訊雜音......不知道改款有沒有改善?
7.車身太高......老人小孩上下車很不方便
那也是M7客車大三排129.9萬,對上奧德賽頂級165萬的版本了,畢竟這樣才有兩邊電動門,類似的電子配備。還有那個讓人覺得有階級分別的大包外觀,奧德賽折五萬好了,價差三十萬。M7客車版本的大三排是標準座位。以目前客貨小三排是合法的情況,我還是選擇客貨小三排。至於油耗,奧德賽市區歐規一公升十公里,新款M7歐規一公升八公里,在我這種年均開一萬二到五千公里來說的買家,沒太大差別。假如是年均里程三萬以上的,買柴油車才會省
eejjll wrote:
那也是M7客車大三...(恕刪)


就算價差30萬好了,多了主動式自動停車輔助系統(自動倒車入庫或路邊停車)、還有BSI盲點警示系統
這可不是坊間裝的上的配備


另外,客貨小三排驗車合不合法
請記得向您的業代要鐵桿等配備,不然六年後驗車被刁難,就不好玩了
我就是不想面對驗車還要把第三排往前移15~20cm及裝上鐵桿
才把舊款M7認賠殺出的


eejjll wrote:
至於油耗,奧德賽市區歐規一公升十公里,新款M7歐規一公升八公里,在我這種年均開一萬二到五千公里來說的買家,沒太大差別。假如是年均里程三萬以上的,買柴油車才會省(恕刪)


您講的沒錯,柴油車才省油
我現在就是柴油車,跑700才要加油約1000元,開心的很
但是以前開M7跑個約300~350km就要加約2000元
環島旅行一次跑了1200km,總共加了四次油8000元
那時候真的開心不起來,這種耗油是非常有感的

你真的有去試駕過奧德賽自動停車系統?老實說我實際使用的感覺並不符合台灣路邊停車的使用狀況,因為必須緊盯著中間螢幕的指示,配合著油門煞車移動,根本無暇注意車側旁後照鏡,以台灣這種摩托車神出鬼沒的情形,隨時有可能被撞或者撞到,我是覺得當作噱頭看看就好,停車場還可能用得到,那跟納智捷3D影像不都是一樣而已,怎不提奧德賽的環景只能看前方影像,而旁邊的呢?還有會擔心客貨驗車的問題,請看這篇:
http://mobile.autonet.com.tw/cgi-bin/file_view.cgi?b4040382140422
另外也是可直上客車版本的不是嗎?每個人看的點都不同啦~
第一代的納智捷的確是白老鼠,這點我認同,不過這次我會選納智捷是因為,它的確進步了,再去試駕也無妨。這一百一十萬到一百七十萬預算內的七人座車都是我的選擇,如果我沒選納智捷,應該是會買福斯雪狼,目前還沒傳出災情。
M7有TCS循跡防滑 但氣囊很鳥 只有四顆
至少做個可以選配讓想增加氣囊數的客群買阿
台灣人的命在鹽董前面 那麼的不值錢事嗎



rukawa768815 wrote:
我倒覺得行車紀錄趣太優化這台車...
前半段直到試駕其實就有點看不下去...
講到感覺好像在開跑車一樣...什麼鬼
GO車誌跟行車紀錄趣都有講缺點
但行車紀錄趣講得非常含蓄全程就是幾乎一直捧一直捧
至少他在全車系標配6氣囊+循跡之前不會是我的口袋名單
所以改得怎樣好像也跟我沒關係
我也覺得氣囊這件事的確是欠鞭,國產所有廠商都該向進口車看齊,別再用安全配備分等級了。

eejjll wrote:
你真的有去試駕過奧...(恕刪)


等到奧德賽熱潮稍退,我會找機會去試車的
但是我相信主動式自動停車輔助系統
對於還不習慣七人座大車的停車
還是相當有幫助的
想當初我剛上M7也是花了好久才習慣這種大車的停車方式

至於您貼的連結
依然與現行法規一樣呀
也就是如果你買掛客貨牌的M7
驗車時還是要有鐵桿及1000L的載貨空間
除非你直上客車牌就不用擔心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