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稅金族群 1.8T應該是主力,但是
1. 沒定速 (只要有開高速公路,所有最需要的配備)
2. 油耗輸房車一大截,引擎科技稍落後,用車量大的人,很難接受。
社會新鮮人口袋不深,在乎油錢,也很難接受
(客貨1級是話術,請自己看看客車休旅的1級規範是多少)
3. 二安二安二安二安二安二安二安二安二安二安,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什麼循跡防滑、車輛穩定系統、空空如也
70萬族群很簡單:
1. 社會新鮮人 (想要炫,想要省油,想要省稅金)
2. 家中第二台車 (想要便利,想要安全,想要省稅金)
結果,你給的東西,都要90萬才會給,
很明顯的,是想把族群拉往高價位車型,商人慣用招數,當然,別家也都這樣搞
但你是納智捷,一個新品牌,一個引擎本質落後的品牌
客戶並不會因此被你成功的吸引,加價升級
客戶只會轉頭往其他品牌去尋找適合的商品
很簡單嘛~都要花到90萬了,我幹嘛非買你納智捷
當發表會在那邊秀那個『炫藍升降高音喇叭』時
我彷彿想起了Seden 5 當年的那個 超炫水族箱 和 機械表時鐘畫面
難道工程師只有這水準?
U7這次改款,也是引擎鍍膜一下,油耗好一咪咪,然後內裝偷掉不少(螢幕、化妝鏡....哩哩扣扣)
搞個很low的升降開關,就當做科技主打.....
(有多low自己去展示場看看,馬達聲音粗造大聲,像是玩具水準)
我心裡一直吶喊:怎麼搞了多年,都還是在搞這個!!!
所謂的科技車,不是這樣吧?!
當別人都已經:自動煞停,自動路邊停車,車側盲點警示,自動維持跟車智慧定速
不但引擎本質沒搞好,連『預先設想』所謂的科技智慧,都越來越貧乏
最後就是價錢:國產車?? 客貨車?? 省下的稅金??
不說了
一個企業想不想成功,其實很難,但也很簡單
『民心項背』罷了!
我們來期待一下,U6可以比S5多賣幾台?
=================分隔線================
omio wrote:
的確,甚至口號都想好了
『幸福家庭的小確幸』
主打70萬族群,確能給你安全,溫馨,舒適的一家三口,上山下海的好車
大概就是當年Sarvin成功的模式吧
針對現在M型社會下,很多辛苦努力中的小家庭,給予支持
回歸主題,我還是要重申:
1. U6 以目前同級休旅車來說,油耗表現不差,值得鼓勵 (代價是動力表現差,只能靠turbo拉扭力)
2. 我的主題就是『可惜了!』 為何可惜?
你是國產品牌,原本可以照顧國人的
72.9萬,能夠給小家庭『安全』『便利』『信任』
那麼兩方均會得利
我不信這樣的車不會大賣
車大賣,我不信車廠的利潤會比現在賣少少,來的低
結果還是要搞跟Toyota一樣,引誘你買最高規,然後最後最熱賣的是第二高規 (老招式)
無法跳出車廠商人的思維窠臼
M型社會下,本來該是大破大立,成敗英雄的好時機
一戰可以成名
可惜背負太多牽絆(怕打到 Tiida族群,怕比U7超值太多,沒人要買U7)
最後就是這個結果
車廠不是慈善團體
但是車廠可以是有社會責任的,協助國內人民生活提昇的團體
特別當你老闆訴求著『台灣』『愛用國貨』
小米機怎麼成功的? HTC怎麼失敗的?
其實都是有沒有新思維的差別
================
本文重點:
1. 國產品牌的責任?
2. 可惜,有資源(國家機器配合、多年累積的、多年保護的),在有能力的時候,不知回饋,不能走在法律規定的最低限度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