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趁保養開了17年的all new sentra時,先去前面的展間看U6出來前,本來已鎖定2年後要換的車super sentra,當我一坐進這車的駕駛座,真的如網路上所說的,很舒服的感覺,然後又到後座試,覺得要坐5人的話,中間的位子滿硬的,這時旁邊的業代說話了,他說長程的話還是坐四人較好。因為並沒這麼快要買,不好意思勞煩業代太多,且網路也看了很多,現場只是看一下實車的感覺,所以就只到此為止。這業代的基本態度算OK,跟他說只是來保養順便看一下沒有現在要買,他沒有什麼怠慢,還拿出名片說如果現在的車保養各方面有何需要都可以找他,當然這算放長線啦。
接著我走到附近沒有很遠的生活館,裡面有我認識的業代,我這台車之前進廠時,都固定找他處理,後來他跳過來賣車,因為熟,比較好意思在沒要買的情形下問東問西。
進門後,只有一位小姐在,原來其他人還在開早會,報上我要找的人後,她說幫我call朋友下來,我說不打擾他們開會,我可以慢慢等,也跟這位業代說,我2年後才要換車,請她去忙,我自己看看就好,不好意思麻煩她,她說沒關係,2年、3年、5年後買都沒關係,後來聊了一下,才知她不是台灣土生土長的,我觀察因為文化背景的差異,她在這裡賣車可能需要更多的努力。
聊的過程知道這種早會常常是主管在罵人,於是趕緊把朋友call離會場,接下來就是我粗略看車的感覺:
1.關車門的感覺真的很不實在,跟我17年的老車差不多,關門力道太輕就得重關才能關上,我沒摸過什麼車,說起來沒什麼比較,但才剛剛看過super sentra,二者差了很多(sentra很厚實,很好關門)
2.由中央後視鏡往後看,可視範圍很小(跟現在開的車比),倒車影像變得很需要,本來想買1.8入門款就好,看來又要超過預算了(已超過原始預算3次,快要用貸款了)
3.座椅高度非常符合我的需求,家中有高齡長輩,一般房車較低,長輩進車要曲膝低頭,對他是很大的負擔,一般休旅車又太高,之前看過MPV,除了車價、油耗、車太大,無法改變的座椅高度讓長輩不能容易上車,是我後來沒考慮太多的主因,昨天把相鄰的U6、MPV車門都打開,一比之下,肉眼就可見其明顯差異,後來我去試坐U7後座,真覺得有點丟臉,我差不多算是爬上去的(身高168)。
4.一家子身高都不高,有時也算優點,U6的後座空間,對我來說真是夠大了(或許是現在開的車相對小很多),試乘車的鐵桿是拿掉的,椅背全斜之後,坐後座要睡覺應該滿不錯的,可惜我沒那個命,我是唯一的司機。若與super sentra相比,我會有一種感覺,U6外觀看起來較小,但車內空間感覺大很多,我知道這是橘子比蘋果,但我的意思是在比我設定要換的車。
5.之前曾對EBS有疑慮,問了朋友一些問題,他上次去三義上課,順便幫我問了,大致上都解除了我的疑慮,不過還有一個問題,他要再幫我問,那就是萬一有個狀況,EBS處在沒有煞車的狀態,突然所有的電力消失,這時又需要煞車怎麼辦?(我曾燒斷過現在這台車的75A那顆保險絲,就是所有含電瓶的電都斷了)
6.沒有後座出風口,這部分我很在意,還好我還沒要換車,打算等明年夏天,看有沒有機會把試乘車開到烈日下曬到滾燙,再測試它的冷房能力,不然家母還是會像現在一樣,夏天就不肯搭我的車。
7.車頂和車門間那個位置的框,每次看它都一直會讓我想到五金店那種白色烤漆的鐵管架。
8.座椅比super sentra的稍硬,後座中央的一樣硬,駕駛座腰部包覆的範圍比sentra多。
9.方向盤比現在那台舊車小,不知道這樣在開時有什麼差異。
10.車身高度沒很高,適合我這種身高不高會自己洗車的,不用椅子就摸得到車頂中央,不過要打蠟的話,還是需要椅子,朋友教我踩在輪胎上就可以了。
11.朋友說交車時會有隔板,他給我看用了2塊隔板的情形,上下隔板中間約有15cm的空間,上隔板加上後座前倒後,接近平整的效果,不過沒有想到隔板承重的問題,我想到一個方法,若開發一種汽球放在隔板中間,可以快速充放氣,這樣汽球也比較好收納,不過汽球要承重又不易漏氣,可能成本不低。
12.因為沒要買,又是臨時去的,且沒開過自排車,就沒要求試車,問朋友後懸吊抬腳的問題,他說有帶客人去試附近我每天上班走的山路,沒有這情形,他說懸吊還要看彈簧阻尼的調整....,因為聽沒什麼懂,就沒仔細聽、記。等要買時,這部分要到山路好好的試試。
13.電子配備多,是我另一個遲疑處,下台車只要還能開,應是我人生最後一部車,現在的17年老車,老了以後,就是不算多的電子配備常有一些不算故障的不穩定情形發生,想修也常不知怎麼修(平時不穩定,進廠就正常)所以對電子的東西其實沒那麼放心。
14.安全配備,是吧,我就是一堆人在轟的不重視安全配備的那種消費者,其實不是我不重視,是我付不起啊,車商有它要求的利潤,合理售價該是多少,不是我能左右,說大家都不要買沒循跡沒6顆球的車,自然車商就會裝,這就好像說房價高漲餘屋那麼多,大家都撐著不要買房,建商投資客受不了就會降價求售,是理想,但不容易做到。求不了人只好求自己,開了17年的車,擦撞過一次,那是新車時沒經驗,山路轉彎抓太小,車門A到對方保險桿,打滑過2次,一次是彎道開太快,一次是山路轉彎沒專心,衝出去前抓回來抓太多,碰過2次機車,一次是轉彎沒注意旁邊一起轉彎的機車, 一次是不該超車的地方超車,數次差點碰到人,都是左轉被A柱擋住了沒看見,還有一次自以為摸蛤兼洗褲,大雷雨時在66開100多,回家發現車身洗得很乾淨,後來才知這樣很危險,車子開久了,知道不要走在大車的前後左右,盡量不要陷在車隊中,特別是高速公路上,彎中別加速...,買不起足安配的車,就自己小心吧,但是天外飛來橫禍時,閃不掉只好認命,誰教我命該如此呢。朋友這家生活館,U6已下訂30多台,全部U6約700台左右,我在想這700台車主,有多少會上01來看,或者說,01上讚美或批評的有多少人會去買luxgen的車,相信不只是車商,只要負擔得起,任何新產品開發前都會做市調,這些市調通常不會問得很直接,不會讓被問的人查覺是在做某產品的市調,然後工程部門、設計部門、銷售部門...,會開一堆你我互相不爽的會,最後老闆定案,車商要聽01的還是聽市調及各部門的意見?
昨天看super sentra和U6之前,我對雙方大約持等距的態度,super sentra看完,沒特別感受,看了U6以後,不知為何會有滿喜歡它的感覺,若不是換車的錢還要等2年才有著落,真的會想提早換車,不過這樣也好,畢竟對U6還有些疑慮,等U6實際上路的消費經驗出來後再定奪,對我這種預算不多的人應是較穩當的。
順便補充關於嚴董的部分,
跟朋友提到01上有提嚴董巡店的事,他說嚴董也來過,北區的每間生活館他都會去,他來這裡時也沒有事先通知,那天他來時,跟客人也有互動,還幫一位客人按摩(不知道這位大大有沒有上01)。
我問朋友為何從原來的跳來這裡,不都是嚴董的嗎?朋友說制度不一樣,以他原來做的,同樣是維修技師這工作來說,二邊就差滿多的,業務的底薪跟傭金也不同,這邊是嚴董的掌上明珠,那裡只是代理商。朋友還提到代理的部分曾經在大陸要設新點,都準備好了,結果日本那邊一句話,就突然中止。
我想,嚴董如果不是有特別的意念(使命感?爭一口氣?....),他大可像一般代理商那樣穩穩的賺就好,何必投入不見得會成功的納智捷,這一點就值得給他肯定。不過精神支持後,當然還是要看產品的本質,才是我最後決定要不要用有限財產來支持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