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2017年前兩月共售4246台車與2016同期相比衰退44%(也許車輛要改款有影響)2015年全年共售6.04萬輛2016年共售4.04萬輛重慶市人口是4500萬人以上納智捷4S店在重慶只有1間全大陸只有96間4S店長安.吉利等車廠的4S店都各有600多間以上而大陸2016年銷售新車2800萬輛以上是客觀數字(若有錯誤請指教)能否有所做為只取決於經營層
meowmeowcgb wrote:納智捷銷量節節敗退中..............(恕刪) 應該是每家車廠都會有自己研發.製造.銷售過程中產生的高低潮...舉例:2016年獲利不佳,福特宣佈退出日本跟印尼市場.2017年1-2月福特汽车在中國累计销量同比下跌21%.總不能這樣就說福特汽车銷量節節敗退中吧...
linjjandlinjj wrote:2016 1月還有7千多台!2016 2月瞬間降到2千多台!當時發生甚麼事......(恕刪) 記得2016年2月當時剛好是台灣總統大選,二次政黨輪替國民黨下台,民進黨主控的新國會於2月1日開議...
東風裕隆銷量走低虧損難掩 經銷商或成渠道拓展新難題 中國經營報 東風裕隆:銷量走低、虧損難掩 經銷商渠道遇險王文汐 在自主品牌一路騰飛的大背景下,東風裕隆納智捷2016年全年銷量卻幾近“腰斬”。 在剛剛結束的2016年,東風裕隆納智捷全年總銷量僅有4.04萬輛。這一數字不僅與2015年全年6.04萬輛的銷量相去甚遠,更與年度既定目標7萬輛無緣。而一路走低的銷量也為東風裕隆納智捷的經銷商們帶來了切膚之痛,在庫存高企、盈利無望的情況下,經銷商們寄希望於廠家下調銷量任務,加快返點流程,然而卻並未得到來自東風裕隆納智捷方面的積極回應。“我們現在就是用老賬壓新賬,只能吃老本。”一位經銷商負責人如是说。 在前有銷量低迷、后有經銷商施壓的“辭舊迎新”之際,東風裕隆納智捷方面卻表現出了難堪的沉默。對於經銷商“逼宮”問題如何處理,以及其2017年的車型投放計劃及銷量目標,記者多次聯繫東風裕隆納智捷方面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復。 “在品牌影響力不佳、産品更新緩慢的現狀下,低銷量所帶來的經銷商持續虧損,或將成為東風裕隆渠道拓展的新難題。” 汽車行業知名評論員顔景輝表示。而廠家方面若依舊堅持“不作為”,或將使得納智捷迎來一個更為尷尬的新年。 銷量幾近腰斬 2016年,東風裕隆納智捷推出2016款全新納智捷5、2016款大7 SUV、2016款優6 SUV及鋭3車型,然而新車型的投放卻並未為東風裕隆納智捷帶來水漲船高的銷量,而節節敗退。 事實上,結合2016年全國汽車市場大背景來看,東風裕隆納智捷本應搭上一趟銷量起飛的“快車”。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的2016年全年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乘用車市場全年累計銷售量達2325.13萬輛,同比增長18.4%;其中2016年SUV車型全年銷量達878.89萬輛,同比增長43.6%,占全年乘用車市場總銷量比重37.80%;轎車全年累計銷量達1146.4萬輛,同比增長5.4%,占全年乘用車市場總銷量比重49.30%。 然而,東風裕隆納智捷卻並沒有搭上這趟銷量快車。其旗下目前銷量最高的SUV車型納智捷優6 SUV,2016年1~11月總銷量僅為2.83萬輛,同比跌幅達34.71%;另一款被寄予厚望的SUV車型大7 SUV,也沒有實現東風裕隆納智捷的預期目標,1~11月整體銷量僅為0.12萬輛,同比跌幅高達67.72%。而轎車車型銷量則同樣慘淡,納智捷鋭3自9月上市以來,僅取得了0.33萬輛的整體銷量,除9月與10月銷量破千外,11月僅售出521輛,“新車效應”並未奏效。 談及東風裕隆納智捷銷量不佳的原因,業內普遍認為與其産品佈局不合理有關。目前,東風裕隆納智捷旗下共有6款車型,SUV車型、MPV車型及轎車車型各兩款。然而,在看似均衡的産品矩陣中,卻有着明顯的定位矛盾:MPV車型均為中高端産品,其中號稱豪華MPV的MASTER CEO,旗艦版售價高達41.8萬元;而反觀轎車産品納智捷鋭3,其價格區間卻僅為5.98萬~9.68萬元。對此,東風裕隆納智捷方面表示,此為其品牌一貫堅守的“全價值鏈差異化”戰略,為SUV+轎車+MPV三綫併進的産品佈局。然而,銷量數據表明了當下市場對此並不買賬,在2016年中國車市銷量大幅增長的背景下,東風裕隆納智捷自身的銷量“滑鐵盧”卻不曾結束。長此以往,東風裕隆納智捷距離其2016年初立下的“年銷售7萬輛”標的或將漸行漸遠。 “東風裕隆納智捷尚不是主流品牌,正在培養品牌力,在這之前更要提升産品力和服務力。”談及納智捷如今的發展困境,顔景輝如是说。事實上,制約東風裕隆納智捷發展的主要因素,除産品投放緩慢、産品佈局不均外,市場營銷不力、經銷商渠道薄弱等方面也在束縛着其前進的步伐。 廠家被指“不作為” 據汽車行業流通協會標準顯示,正常情況下的經銷商庫存標準應為1.5,但納智捷經銷商的庫存標準已達到了2~2.5。在承擔高庫存壓力的同時,經銷商卻難以打開市場突破口,這一庫存高企、銷量不佳的現狀,注定了東風裕隆納智捷經銷商難以笑對2017年。 “別提年終奬了,工資能正常發放就不錯。”一位東風裕隆納智捷經銷商4S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無獨有偶,在近期媒體的報導中也頻繁出現類似的说法:一位東風裕隆納智捷經銷商4S店的銷售經理聲稱,其經銷商4S店於2016年已虧損達近百萬元。“這對於我們這樣小品牌的經銷商來说,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月月虧,月月還得提車,資金鏈壓力非常大。”該銷售經理如是说。 “全國九成以上的經銷商都沒有完成廠家下發的銷售指標。”一家東風裕隆納智捷華中地區的經銷店總經理坦言。而在這一現實壓力下,已有不少經銷商選擇退網。早在2014年,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市場部副部長吳柏清就曾公開表示,2015年,東風裕隆納智捷汽車生活館(即經銷商4S店)將達到150家。然而,時至今日,東風裕隆納智捷的全國經銷商數量卻仍未突破100家。而伴隨着銷量不佳、品牌影響力難振的雙重打擊,經銷商盈利能力持續走低,或將致使東風裕隆納智捷走向“量利雙失”的惡性循環。 “經銷商盈利能力弱,則無法調動經銷商的積極性;而沒有經銷商的支持,東風裕隆納智捷也難以實現銷量回暖。”有業內人士表示。事實上,除難以實現盈利外,廠家方面的“不作為”,或也將成為壓垮東風裕隆納智捷經銷商的最后一根稻草。有經銷商表示,即便是在現今如此艱難的市場境況下,廠家依舊不願降低4S店的銷售指標,且拖延返點時間。而據其他媒體走訪得知,一些4S店投資人聲稱,早在2016年7月份,區域經銷商就向廠家提出過“控訴”,但是廠家並沒有及時進行政策調整,連返點都要拖上3個月乃至半年之久。“臨近年底以后,壓庫情況越來越嚴重,原本每月只能消化30~40輛的經銷店,硬是被廠家壓了100輛的庫存車。而壓庫的背后是經銷商日益惡化的資金鏈。長此以往,估計每年虧幾百萬元都不止。” 同時,在解決消費者投訴方面,東風裕隆納智捷方面也被指“行事拖沓不專業”,令遭遇“斷軸事件”的消費者無端消耗精力與時間。2016年10月,北京一東風裕隆納智捷優6 SUV車主遭遇了車庫斷軸事件,然而時至今日,東風裕隆納智捷方面仍無法提供詳細的“斷軸事件”原因報告。“目前,關於消費者斷軸車輛的第三方檢測質量報告還在售后部進行處理。斷軸原因有很多,比如不良駕駛習慣、顛簸路面行車燈,惡劣天氣原因等,均有隱患存在,或許統一在那個點就爆發,不太好判斷是否是由質量問題引起的。”東風裕隆納智捷方面如是说。 “東風裕隆納智捷之所以業績表現不佳,主要還是因為其自身品牌號召力低、産品力不足及渠道維護不力所致。”上述專家表示。從目前東風裕隆納智捷的産品投放速度及渠道、營銷升級策略來看,若不及時推出市場需要的新産品、改善經銷商生存現狀,2017年的發展口號或將仍是一紙空談。而東風裕隆執行副總經理陳力對外宣稱的“希望在2018年達到 20萬輛的銷量目標,甚至踏上30萬輛的台階”這一願景,也可能無限推遲。嚴董應該要大力支持經銷商點要拓 錢要花下去才有可能逆轉情勢不然那麼大的市場才90多個點要怎麼讓潛在客戶上門了解如果只想要省錢無破釜沉舟的決心那今年在新車型推出下能否突破4萬輛也難以樂觀
linjjandlinjj wrote:2016 1月還有7...(恕刪) ---------------------------------------簡單來看...就把在大陸的銷售量...換個角度去看...就是"陸客"來台的數量...就可以大概發現原因了..
Jojoba323 wrote:S5太慘了吧,我還...(恕刪) 2017/3 Luxgen China:U6/U7/M7/CEO/S5/S3/Total534/26/121/0/1/626/1,308U6/S5 應該是要換PSA引擎之前的清庫存所以才比較低.大陸市場很大(2017/3銷售近202萬輛車),但要經營品牌真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