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廠已妥善處理,謝謝大家關心與熱心建議!
Iamvictim wrote:
8/02上臉書”真U5車主群”詢問是否有其他車主有召回後發生類似的問題,想知道是如何解決的,馬上被認為是假車主沒幾個小時被踢出族群,留的言全被刪光。我可以理解車主群真的不想U5被汙名或一直認為這是有心人士的抹黑,不容許有其他異音。有拋出問題出來一定是納黑的人。
這在我樓中早已說過了,這品牌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會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樓主節哀...
Iamvictim wrote:
請假在保修廠等了三個小時,交車出來的是保養完畢,”您說的問題我們技師全都沒發現,檢查無異常,一切正常。”(所以是我不正常囉!) 這一直讓我很納悶,只要進納智捷的保修廠就會讓我覺得他們都是常人,車主都是非常人。交車一樣是用慣有的”再開開看”代替再見。問題依舊存在。
請假修車,再開開看,這也說過好多好多次了....
Iamvictim wrote:
去年12 月交車,六月召回之後,進出保養廠10次 車子留在廠裡共51天。
1. 這半年來進出保修廠幾乎在鬼打牆,毫無效益的處理車子的問題。我必須要說我相信專業,可是企業讓員工面對自家產品所產生出來的瑕疵跟問題, 然後不斷的透過教育訓練反覆告訴員工商品所呈現的這個狀態是沒問題的,出賣消費者對他們專業的信任,這是這家企業所要考慮是否用這樣的方式能夠永續經營,車主是不是要買這個單。
2. 我了解每個企業經營對於產品的不良率都會視為個案,納智捷的車子發生問題的個案比率是否也過高了點。
3. 個案! 我真的希望我是唯一的個案,也希望我是最後一個納智捷用這種方式對待的車主。
4. 對於發生的"各種”個案的車主,能負擔的我想可以棄車而逃,無法負擔棄車的呢? 這絕不在納智捷經營考慮範圍。如果納智捷高層看到這封信當成一回事,他們會積極的透過教育訓練改變對未來問題車主的話術。相反的,如果他們總公司還是持續用這種無為無能的態度,我相信未來碰到問題的車主還是會聽到同樣的說詞—“你的車子的問題跟網路其他的車子是不同的”。”我們交叉比較過同等級的車,彈跳抖震的程度是一樣的 你的車子表現得甚至更好” 。
5. 臉書及網路上的車主針對自己的車子發生問題分為納黑跟納粉兩派的筆鬥,對於一家想長久經營的企業,絕對不是件好事,而是不幸。
6. 這跟買房子一樣,誰不想住豪宅。可是當山邊的房子崩塌了,大部分的人指責的是屋主活該,誰叫你買房子在那邊,而不是究責建商為什麼沒作好水土保持,就可以通過各種執照蓋房子。這些的指責只是對屋主雪上加霜而已,甚至是縱容一個企業未來繼續如此對待消費者。
7. 第三方公正單位諮詢過了--「只提供車子器械上是否有嚴重問題(哪些?可上網查詢),沒在測量彈跳抖震感的,過於彈跳抖動以致跟當初買這輛車子的舒適度及平穩度完全不一致的問題,只能看車商是否有良心跟是否積極負責任幫車主解決他們車商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或願意幫車主恢復原來買車時的電腦軟體數據或願意更換一台健康的車子。」買您所愛、愛您所買的。想想這半年來的時間跟精神的耗費,及納智捷總公司所回覆的處理的方式。我真的無法繼續愛下去、跟據續挺下去。
8. 很想問納智捷的是召回完之後,所有我經常跑的路全都在一夜之間路面都變不平了。我開家人朋友其他車及保修廠廠內提供的代步車,這些路瞬間又變好變平了。這真是個重大發現!!!
一年車,這個進廠次數和留廠天數高得嚇人,福特都洗刷冤屈了,以後想修車就買納智捷吧
耐心看完整篇文,原廠人員各種幹話連篇,沒意外明天納廠高層又要開會了,然後樓主很快又要接到摸頭電話了,這文章是否會保存留下,就看樓主是要明哲保身還是要跟我一樣拿自己當案例警告後輩了,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