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所有新車上市時的自製率也會在6成以上,積極創造台灣汽車產業價值。

目前是七成,未來是六成,希望創造產業價值
到了2020年,目前創造的自製率如下:

五成,嚴董當年是希望由七成以上變成六成以上,現在更成功地變成了五成
達到了比嚴董目標還更進一步
我們知道裕隆主要是幫日產及納智捷生產汽車,裕隆的51趴是總和
日產自製率+納智捷自製率=51%
我們先看一下日產自製率:

是51%
所以我們大納智捷自製率=51%
多一趴不行,少一趴也不行
要維持這51%不容易,需要精算
因為變速箱等重要零件0關稅
成本降低,變相減少零件價值
才能將進口零件採用極大化,不超過49%
如果變速箱等0關稅或低關稅的零件課了跟進口車一樣的17.5關稅
進口零件價值立刻破表,超過五成
在這種情況下,要維持帳面上國產零件超過51%,勢必得增加國產零件採購
帳面上才能繼續維持這51%的恐怖平衡
所以裕隆為了將進口零件極大化,用心良苦,機關算盡
再看一看他廠表現


外銷中東已經混不太下去了
只好去轉戰外銷北非鳥地方
不然掙不到錢

自製率七成,用2002年,幾乎是裕隆20年前的自製率水準來造車
我們嚴董早在20年前就是這個自製率了
居然國瑞還拿這種自製率說嘴
不知國瑞何時可以達成我大納智捷2020年的自製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