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敗誰呢?】Infiniti 2007 G35和歐洲車相比,產品表現到底如何?

【該敗誰呢?】Infiniti 2007 G35和歐洲車相比,產品表現到底如何?
【本文所有圖片,皆引用自Nissan-Infiniti全球資訊網站,特此聲明!】

最近真的是手癢,接連po出Ford Focus TDCi、Renault RS225、Subaru Forester 2.5XT等試車文章,說真的,我的PM信箱總是常常塞了一大堆信件,內容都是愛車人士互相交流的訊息,包括買車、養車、零配件等…雖然現在已經不在汽車媒體界工作,但是我覺得相當之充實,因為Mobile01自從開了這個【小惡魔的動力研究室】討論區之後,我發現版上的前輩大大真是臥虎藏龍,每每拋出拙作(磚),就能引出許多資深前輩的豐富訊息(玉),我個人還覺得滿榮幸的,但是我個人覺得最棒的是,Mobile01上好像也因此出現了一些汽車公司的廣告Banner,如果說這樣的作法能替辛苦經營的01與蔣大帶來一些Income,就算有一些大大覺得我是在為特定的汽車廠商作多,我其實也不在乎,對我來說,分享的意義遠大於炒作,而且雖然坊間汽車雜誌如此之多,但是能夠像這樣針對單一車款做較深入介紹的園地其實不好找,我還希望有更多版上的資深玩車大大能夠一起加入po文、幫蔣大多拉些廣告Banner商機呢!

說到這個,前幾天有一位Ferry大大就來信問我購車的意見,特別提到對於2007年式Infiniti G的高度興趣,也想了解這款車和BMW 3 Series、Audi A4、甚至Lexus IS Series之間的優劣;由於它自己現在是開Audi A4 3.0,長久以來也是接觸歐洲車比較多,但是看到現在街上有非常多的Lexus New IS亂竄,再加上國外汽車媒體(特別是美國的)對於這款2007年式Infiniti G35的評價都很不錯,不禁讓他興起了換車的敗家念頭。我先前就已經耳聞「裕隆」有帶一小批媒體到舊金山去試駕這款新車,於是就跟他們打聽評價如何,結果大家都很正面,而且他們特別提到一件事情,那就是〝Sports Sedan—跑房車〞的概念現在在日本車上已經有截然不同的詮釋了!這倒是引發我跟各位大大一起討論的興趣,所以趕忙做足功課,先讓大家了解一下Infiniti這款新車到底是有啥特別!

【該敗誰呢?】Infiniti 2007 G35和歐洲車相比,產品表現到底如何?
2007年式全新大改款的G35,看起來優雅中更顯殺氣!

【該敗誰呢?】Infiniti 2007 G35和歐洲車相比,產品表現到底如何?
2006年式的舊款車,線條相比就明顯剛硬甚多...

【該敗誰呢?】Infiniti 2007 G35和歐洲車相比,產品表現到底如何?
果真江山代有人才出,看看2003年式的G35,不免覺得有點兒復古...

從數據上顯示,Infiniti G車系真可說是這個源自於Nissan的豪華品牌所倚賴的重量級車款,因為在整個Infiniti的車系組成中,G系列承擔的乃是所謂的入門車款重任,簡單地說就是這個品牌銷售的命脈(景況就完全等同於3 Series之於BMW!),所以,培養品牌忠誠度、提供使用後向上換購的興趣、拓展銷售量等等重責大任就落在它的身上。結果G系列果真不辱使命,讓Infiniti這個品牌去年在美國的總銷售量超過13萬輛,創下了Infiniti的新高!G系列為何成功?我個人認為是在產品設計概念上走〝高級化〞與〝性能化〞而創造出來的,較老資格的玩家應該都還記得90年代間,Infiniti為了迅速擴張產品線以提高市佔率,甚至還推出過I系列與J系列,老實說,產品本質實在不怎麼靈光,要說高級、其實不夠高級、要談性能、也談不上有啥性能,要比花俏、那更是比不過牛家軍的〝L兵團〞,光是掛上Infiniti的Logo、換個水箱罩,就要買家多掏出超過Nissan品牌同型車近30%的價差,我想沒人喜歡被當盤子耍,賣得不好自然可以預期。

但是從上一代G系列開始,則是主打與日規版Nissan Skyline系出同門的血緣,這Skyline在日本可是非常受到買家歡迎的優質產品,頂級車款GT-R更是玩家夢寐以求的性能悍車、至今也堅持只推出右駕版本,在這樣的產品包裝下,G系列當然很容易成功地塑造出Performance Sports Sedan的形象,而且從它自2002年初上市以來,也接續引領出FX、M、Q等新世代大哥們的家族風貌,所以對於Infiniti來說,G系列的重要性自是不言可喻!現在在2007年式新車之上,我們可以看到像是更為進化的L型車頭燈(不消說,當然是HID設計)與相互呼應的L型尾燈組(也是最搶眼的LED四圓燈設計),就足以讓新車在街頭上的辨識度一流,此外,採取由寬而窄再變寬的雙弧線式車頭水箱罩,則彷彿重現了日本武士刀的那種鋒利與冷冽,就我查閱2007年式Infiniti G35的資料顯示,這全新一代的大改款外觀造型與風格,應該也會再度點出在未來數年間Infiniti各款新車的大小改款方向與特徵!

【該敗誰呢?】Infiniti 2007 G35和歐洲車相比,產品表現到底如何?
新年式車款的車尾造型更漂亮了,L型尾燈也更能與尾廂蓋融為一體!

【該敗誰呢?】Infiniti 2007 G35和歐洲車相比,產品表現到底如何?
2006年式的G35,尾燈已經點出了L的設計哲學....

【該敗誰呢?】Infiniti 2007 G35和歐洲車相比,產品表現到底如何?
這是2006年式的G35 Coupe,街上還滿常見的,排氣聲十足渾厚,希望大改款看起來更棒!

全新G35的車身尺碼長/寬/高/軸距等數字分別為4750mm//1755mm/1475mm/2850mm,仔細比對上一代車款,其實可以發現幾乎是沒有變動,但是根據Infiniti的原廠資料顯示,新車最大的改進是在整車剛性提升達到20%的水準,與車體剛性息息相關的雷射點焊數大幅提高16%,雷射連續焊接長度(可以更完美地增強車體結構組件之間的緊密連結!)更由上一代G35的2600mm增加到8600mm!想到這個心裡就爽,因為這些地方乃是車輛動態操控穩定性的兩大內功心法,看來Infiniti對於將G35塑造成跑房車的企圖相當明顯,而且如果跟來自歐洲的BMW 3 Series、Audi A4、或是同國籍的Lexus IS250跑房車對手相比,又可以發現G35的尺碼明顯巨大不少,其實根本已經上衝到逼近BMW 5 Series與Lexus GS的大小,這對於喜歡買〝大車〞的台灣多金汽車買家來說,能夠上下搶攻中大型房車與小型跑房車兩個不同尺碼級距的新G35,應該算是一個利多吧!但是不要看G35的車身尺碼數據較大,透過FM前中置底盤(Front-Mid Ship,即引擎位在前輪軸之後!)的規劃,讓它顯現出長車頭、短車尾的古典架式,再加上車身線條變得更為圓潤,其實耳聞試駕過的媒體說並不會覺得有任何的笨重,反倒呈現出十足俐落的動感架式,因為原廠有特別強調,新款G35在高速巡航時,車身前後配重比是53:47,但是在加速時,卻可以因著FM的設計而讓重心瞬間變成50:50,聽起來還真是神奇呢!

然而從紙上資料來看,2007年式G35最讓我好奇的地方就是它的動力系統。內行的Nissan品牌車主都知道,Nissan的VQ系列引擎在歐美地區可說是非常知名,組裝細密緊緻不說、運轉平順度更是相當棒、而且在壓榨馬力的功力上也頗可觀,最棒的一點是,居然也還能兼顧了環保的訴求,也難怪這具動力系統會拿下一大堆〝最佳引擎〞之類的大小獎項;新一代G35依然是沿用了這個VQ系列的動力心臟,但是日本Nissan原廠特別重新開發這個系列、並以VQHR來命名,聽說這HR就是High Response、High Revolution的縮寫,日本原廠所推出的2.5升與3.5升兩款V6引擎,就率先把3.5升的VQ35HR提供給Infiniti新G35搭載使用。這顆心臟最嚇人的地方,應該就是在經過諸多零件的重新設計與搭配之後,讓最大馬力從過去的260hp暴增到311hp,進步幅度逼近20%,而且聽說這具引擎的紅線區居然是設定在7500轉之遙!至於扭力部分則是僅有微幅變動,達到36.5公斤米的輸出。

說真的,撇開Ferrari等超高性能跑車不談,一般般的量產車能夠把轉速紅線區拉到7500轉,不是沒有、但是實在是不多,而且從2000轉開始一直到7000轉都能夠湧現90%的峰值扭力,想來起步加速與再加速力道應該很讚,Infiniti原廠顯然也是相當得意,畢竟就引擎的容積效率與高轉速運作的精密要求程度,新G35車上的VQHR引擎的確是頗讓人期待,也更令人神往這樣一款FM前中置引擎、後輪驅動設定的高性能跑房車,開起來究竟會是如何的感受?而且就數據上的表現而言,老實說,預估同價位(我猜應該會鎖在200萬元之內吧?)的歐洲以及日本競爭〝對手〞,還真沒有一款車能夠作為它的對手,因為新款G35的性能C/P值實在是太高啦!

【該敗誰呢?】Infiniti 2007 G35和歐洲車相比,產品表現到底如何?
這是2006年式G35的引擎,2007新車依然以它為修改藍本,但是馬力數據暴增甚多!

另外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新G35的5速手/自排變速箱也經過全新的調校,因應動力系統輸出的巨幅變化,在換檔曲線配佈方面變得更為積極,反應也更快,配置在方向盤兩側後方的換檔扳片還是鎂合金打造的勒!最特別的一點就是它新增了一個〝退檔補油〞功能,乍聽之下可能比較難想像,但是玩手排車的大大們如果有操作過〝Double Clutch〞動作、或是您擁有VAG集團旗下任何一款配置DSG無離合器手排的車車的大大,應該就會理解我這裡要表達的意思,簡而言之,就是讓換(降)檔頓挫變得更小、轉速銜接更為平順、加速力道也就更能一氣呵成囉!

【該敗誰呢?】Infiniti 2007 G35和歐洲車相比,產品表現到底如何?
2007 Infiniti G35黑色的內裝,充滿了神祕的色彩,線條也柔順許多,兩側圓拱的設計十分獨特。

【該敗誰呢?】Infiniti 2007 G35和歐洲車相比,產品表現到底如何?
和上圖相比,2006年式車款的內裝設計就沒那麼出色,偏多的直線條,好像跟跑房車不太搭!

【該敗誰呢?】Infiniti 2007 G35和歐洲車相比,產品表現到底如何?
這是2007 Infiniti G35的中控台特寫,我很好奇那組多功能螢幕的操控感受會如何?

至於在內裝設計方面,看到G35的雙環式儀表板,心中馬上揚昇起高昂的戰鬥指數,日本車最拿手的精緻豪華氛圍與匠心獨運工藝更是俯拾皆是,像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項規劃:方向盤與儀表板連動調整,這對於各種不同身材駕駛者取讀行車資訊的便利性絕對大有助益;此外,我是覺得新車比以前的舊款車更具有科技質感,而且高級豪華氛圍進步多多,尤其是中控台最上方的大螢幕,操作控鍵居然是設計成〝瀑布式〞的由平面到立體規劃,看起來炫度十足,就是不知道實際操作時會不會不習慣?而喜歡邊開車邊享受音樂的大大們應該也會感到興奮,因為原廠的規格顯示,這款車上的BOSE音響系統相當高檔,不僅在中肘枕內配置了三組AUX-In插座,而且在前座車門的三音路環場喇叭尺寸達到10吋,據說這是全球同級量產車中的首創,全車更擁有包括重低音在內的10支喇叭,總之,我雖然不太懂音響,但是看起來G35在這方面下的功夫的確是頗有可觀之處呢!

以上大概就是我對於2007 Infiniti G35這款新車的介紹,不敢說是勸敗啦,開都沒開過、哪有資格勸敗?只希望對於有興趣的前輩大大們有一些參考作用,我聽說「裕隆」對於這款車有非常強烈的企圖心,因為它看起來真的很漂亮,而且還有超級強勁的動力與優異的底盤結構,再加上一大堆炫目的科技配備,倘若輔以漂亮的價格,那恐怕市場上很多競爭對手的臉色會相當難看…嗯,聽說同業說這款車11月15日就會搶鮮上市,且讓我想辦法再去不要臉地懇求過去的老戰友,趁著國內試駕時讓我快速〝聞香〞一下,再來與諸位大大們分享啦!

【該敗誰呢?】Infiniti 2007 G35和歐洲車相比,產品表現到底如何?
最後再看一眼G35的帥勁模樣吧,希望能夠很快試到新車,再跟各位大大來分享!

MURPHY LOVE MOBILE01
這顆新的VQ根本來VQ35不知道差在哪邊?
結構上不知道是否有改變
如果只是電腦調整
不知道舊的VQ35可不可以也來個動力提昇?

不是電腦調整
是重新設計...整顆引擎幾乎都有修改
如果只調整電腦 是不會改變型號的..
sierra01 wrote:
這顆新的VQ根本來V...(恕刪)


沒辦法哩,新的VQ35HR引擎能夠催到311匹,引擎本體有80%零件重新開發設計,
特別強化高轉速輸出,而且引擎更輕量化、高效率、低污染,原本的VQ35系差很多喔~~
sierra01 wrote:
這顆新的VQ根本來VQ35不知道差在哪邊?(恕刪)


就我所知道,
這具新引擎可不只是型號更改而已,
包括材質、潤滑系統、進排氣系統等都有重新調校,
原廠提出了更新80%的數據,
我個人猜想應該不只是修改電腦與供油程式而已...
MURPHY LOVE MOBILE01
VQ35HR在整體上來說跟原本的VQ35DE有80%以上的差異性...
這不是普通改改ECU就能解決的...
Car #1: 2011 Hyundai Sonata 2.0T Limited Car #2: 2012 Ford Edge SEL + 205A
墨菲哥,期待有機會看到您的試車心得啦~~~
墨菲 wrote:
就我所知道,
這具新引擎可不只是型號更改而已,
包括材質、潤滑系統、進排氣系統等都有重新調校,
原廠提出了更新80%的數據,
我個人猜想應該不只是修改電腦與供油程式而已.....(恕刪)


恩,我之前得到的訊息也是這樣
汽缸頭材質更換 還有活塞和活塞環
看來不只是這樣而已

看來舊的VQ35要提升馬力 只能外掛增壓了吧
可惜售價實在不親切
國外G35新版維持舊板售價完全沒調整
所以國內應該照舊售價183 然後扣除關稅貨物稅的價差大約5%
174是合理值但是卻漲到192
美國G35 本來就跟IS250價錢差不多
新的售價看得出裕隆實在太黑了....
真的很好奇 普通自排的退檔補油做的如何 這好像是第一次聽到有車廠想把這項功能加進來 真的非常符合他們想要讓車子有運動化的一大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