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hero wrote:汽油引擎交通工具唯一缺點;台北市是盆地地形汙染物不易散去。 唯一缺點...你把噪音 廢熱 油汙放到哪去了...光看個等紅燈全部改成電動車噪音能降低多少?臭得要死又髒的柴油車以為快失火的二行程車吵得要死的高轉速機車真是夠了----回歸正題---這次自行車專用道還附帶擴大人行道這完全是一個長遠而且正確的策略道路長期被這些汽機車霸凌太久了霸凌成習慣 連帶觀念改變行人禮讓 讓道汽機車XDDDDDDDDDDD有沒有搞清楚誰的路權最大說句難聽的出了台北市行人真的無路可走
不可能!搭大眾運輸成本比私人交通工具低就有可能。台北市經濟命脈如果獨立自主就可以!汽機車是補足大眾運輸不足。Slash50 wrote:贊同+1需要時間改變多使用大眾運輸習慣!!台灣汽車機車太多了...
全世界先進國家的擁擠大城比如上海 東京 香港有哪一個國家以腳踏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要說讚成 我個人贊成自行車道阿問題是可行性呢?要蓋自行車道一定要先在內湖 復興北這幾個地方蓋嗎?腳踏車的速度本來就比較慢蓋自行車道可以舒緩交通? 到底是哪一個智障想出來的?全台北市 最適合的地方目前應該是北投要搞自行車道應該從不影響交通的地方開始蓋起不影響交通的地方 你盡量蓋 拼命蓋騎自行車的人會變多這時候在來蓋內湖 復興北 才會比較OK
wenhero wrote:純電瓶電動機車、腳踏車、汽車有比較省能源嗎,碳排放量低嗎?如果從能源轉換角度,電動車化學能轉換成熱能、再機械動能、再轉換成電能、台電輸配電損失、轉換成電池電位能。每一層能源轉換就有損失與轉換效率問題。汽油引擎交通工具,化學能轉換成熱能、再機械動能。你就知道電動機車、腳踏車不好之處。還沒講到電動交通工具使用電瓶量更大,報廢回收問題。 正確觀念。可惜,多數人不會去思考更深層的問題,但我還是支持發展自行車多元化運輸方式,而電動車在走走停停的市區也不一定是劣勢,實際情況還是要以能源、污染...等的綜合life cycle評比才能找出比較適切的發展方向。
Eddychiu wrote:這政策是對的,對都市發展也是對的但台灣人懶慣了,這還需要慢慢調適 台灣人很少會去計算那些政府幫你負擔的外部成本,支持騎單車的路權,台北市本來就塞不下那麼多汽機車,現在不改善之後汽機車管制還有得瞧。
贊同啊!許多短視的人只看到“當下”卻不知道這些規劃是為了改變以後的市區交通生態*就像當初蓋捷運也一堆人在那該…因為工作關係會接觸到媒體記者,我所知的一堆記者就在那靠北腳踏車道佔車道怎樣怎樣,我很想反駁他但想想你們都在台灣當記者了程度還能多高?所以還是笑笑的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