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萬很容易賺嗎? 一般上班族能買得起總價1000萬以跳的公寓?


adan1689 wrote:
沒錯 ~ 拿 1...(恕刪)


現在有些仲介不知道該怎說,很...之前穿的很輕便(短褲+拖鞋)騎車去北縣某間陰森店,跟業務表示要找多少錢左右的電梯華廈,結果那個業務一邊聽我們的條件,一邊態度就很諷刺的用台語說"水啦!難度真高"

我沒有要找豪宅也沒有要買新屋,他的態度令我印象深刻,後來果然也沒打電話帶看,大概看我們年輕口袋不深吧!!!還有一間X信感覺假日是婆婆媽媽兼差的也是,看了權狀不會換算成坪數...^|||看屋明明就有漏水痕跡還說是什麼天花板的殘膠,推薦給我們的case都是一堆921貼標的,後來也沒打電話帶看

雖然我們口袋的確是不深啦!但是還是買到了,真想找一天去他們門口假裝看屋,把這幾位仲介引出來後再告訴他我們已經買到了!!!

satck371 wrote:
學徒不是不好是你有要...(恕刪)


有這樣的勇力, 這樣的想法非常好.

不是每個人都有本事投資股票, 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當老板.
最重要是要看清自己的本領.
我相信, 也有不少學徒也有你朋友的經歷, 但最後是失敗的.
別人的成功可以參考, 但每個人都有自己成功的方法.

如果很會讀書的, 一樣可以讀出春天. 但那要讀到最好, 也要讀得夠久.
有的人小學會讀, 國中一般, 大學就死掉了.


如果不會讀書的, 一樣可以有其他的方式. 但要遇到對的行業.

所以最難的是了解自己的本質及本事, 去發揚光大. 但就是太多人看不清自己.



房子一直就不是單純的商品

由於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使用金錢交易
但就是這制度讓現金有貶值或昇值的可能
人们反而為求自保
(怕之前的努力因為別人的金融遊戲而灰飛煙滅)
就找一樣東西保護自己
結果由於價值是群眾的認知
當大家認為某樣東西保值 就會用各種方式來擁有
最後反而又行成了另一個金融遊戲

幾十年前就已經有人發起無殼蝸牛的運動
當年一坪才多少
現在的情況一點都沒改善!!
連國宅都已經失去當年蓋國宅的意義....
偷工減料
抽籤時的心態 跟現在抽股票的心態一樣

以現在馬政府消極的心態面對這已混亂的市場
和中國人對土地的集體認定
金融市場與土地掛勾太深(貸款以土地房子當抵壓品).
除非政府和大眾願意面對金融風暴
短期是不可能改變的

所以若想住在台北市就租屋吧!!
(花一點錢就可以住了 -屋主花上千萬買 我们只要花數萬就能住)
若想住自己的房子 還是加油多賺錢吧!
世界已經是這樣 人力已無法改變 只能也加入!!
感覺這幾年還是靠房地產增加身價最快
我家SARS後一年買了高雄透天650萬
到現在應該增值個100-200萬有吧
其實也不是真的增值
而是當時SARS後房價跌很多
加上某些原因建設公司低價甩賣

同期我朋友買了大安區
是商用大樓某一層改建
隔成了好幾戶住家
當時買了900吧(一坪快40)
現在卻倍增了
賺了快1000萬
這時代靠薪水除非運氣好
真的很難啊
chang33 wrote:
個人的一些結論:
1. 收入真的不錯的人(如:每年上百萬分紅的電子新貴)
...(恕刪)


也不可能每年都能有百萬分紅吧

upurs wrote:
這時代靠薪水除非運氣好


靠薪水絕對不可能, 靠分紅才可能

分紅不是人人有, 現在的電子新貴也沒分紅了

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會有幾次房地產(or 股票)大漲(or 大跌)

第一次沒賺到是因為不懂沒本錢

第二次你有本錢了, 沒賺到是因為你沒學習第一次的經驗

第三次還沒賺到是因為你根本就少那根筋

....................

話說去年尾今年初
台北房價已經漲了 , 張大教授也bala bala............ , 一堆網民也大很用租不要買等他下跌
道如今房價有跌媽? 反而從台北往南燒(每次都這樣)

當時為我兒子在台南買房約800W成交
隔壁附近..當時6xx萬買的, 最近因為工作因素以800w賣出
最近幫我家做鐵窗的老闆一直跟我們說 '你們用8xx萬買這房子 , 漂亮! 水 ! '

靠薪水能100~200W 一年就賺到嗎?不多吧, 更何況是淨賺

如果不想在下一次房地產大漲中缺席
就好好做做功課, 觀察這次大漲上來時的現象吧




cyorama wrote:
靠薪水絕對不可能, ...(恕刪)


三重重劃區... 有人2年前金融海嘯時買900萬,現在市價已可以賣到1100左右

前提是你有錢買敢買又會漲價啊

豪哥大 wrote:
...(恕刪)
~~話說我主管以前住日本靜岡在東京上班
每天都搭新幹線通勤
東京的房子他也買不起~~


靜岡到東京新幹線票價3260円
來回*2
一個月22工作天
3260*2*22=143,440円


隨便租個公寓也不用這麼高的花費吧?!

我個人覺得不可能這麼通勤
一般上班族/1000萬/台北市的房子/

全台灣有多少一般上班族啊?是不是要讓每個一般上班族都能買得起台北市的房子,房價才叫何理呢?

所謂的上班族領得應該是薪水,很多人都覺得自己領的薪水不低。

但是社會上有另一塊族群是不領薪水的生意人,還有得是不用繳所得稅但年收入可能是你幾十倍的投資者!

覺得這些平常沒有穿西裝打領的高收入非上班族很少嗎? 在加上原本家有恆產和幾條回流鮭魚~

台北市的房子就是那些人買的,尤其是好的房子。

若不是在一定規模公司上班的高階主管或專業人士,真的可以好好想想自己的薪水真的不錯嗎?

況且板上很多朋友也討論過何必一定要一開始就拚進台北市;碰得頭破血流的...

人生的路有很多條嘛。

如果說你認為能住在台北市才能代表成功,那麼可以當成目標好好努力。

如果說你認為能住在台北市人生才能真正的幸福快樂,我覺得價值觀偏了些。

如果只是順應潮流抱怨一下所謂的高房價,務實一點會比較好。


不遷怒 不二過 wrote:
我朋友一個月收入十二萬
他還是覺得背一千萬貸款是很恐怖的事情
而我認為他是明智的
花錢這種事  千萬別給自己開 
在剛剛好的情況下 要撐二十年這種支票
一點風浪來 就整個完蛋了


這種生活,求的安穩是沒錯,但是機會來時,若不把握那就會失去賺錢的時機

我也是有個朋友,夫妻倆月收入約10萬

幾年前嗅到這波房價漲價,大膽買進不動產

一個月房貸約10萬.不過房子有隔套房出租

當初,我們眾朋友也覺得不可思議,覺得很恐怖

但現在才知道,有錢人之所以會有錢,沒錢的還是沒錢,那真的是有原因的
心一動念,便已千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