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thyst_love wrote:
不用打壓啦
很簡單 把空軍總部那塊地方蓋國宅 一坪30萬就好 那麼大一塊 可以蓋個幾千戶吧 投資客也搞不到它
保證市場反應好
大安區的成功國宅,現在一坪要五六十萬吧?信義區勤工國宅,一坪要六七十萬吧?信義新城,一坪也是要六七十萬吧?
仁愛路的空軍總部如果改建國宅,其地點比上述各國宅還好,且又是新房子、精華學區,我想一坪百萬也不會讓人訝異。(空軍總部與帝寶那段的仁愛路,算是仁愛路精華中的精華地段。整條仁愛路裡,就屬這段最寬,林蔭寬度達100公尺,是台北市林蔭大道裡面,最寬的一段。其他路段的仁愛路,林蔭寬度則不到100米)。
如果我買到空總帝寶級、30萬一坪的仁愛路國宅,我一定轉手一坪80萬賣出。隔壁地點條件一樣的帝寶一坪一百多萬,那我打個對折賣出算便宜吧?
什麼?五年內不准買賣?那好,擺個五年,搞不好可以賣個200萬一坪,賺更多。
台北市中心精華地有多少國宅?復興北路、民生東路、光復北路、大安區等等,哪裡沒有國宅?目前這些國宅的轉手價漲到多少錢?空軍總部蓋國宅?哈!只是讓一些抽到籤的人中樂透罷了。
全台灣低收入戶有多少?不到總人口數的2%,其中較富庶的台北,能有多少戶?蓋國宅,真的是為了解決這些亟需幫助低收入戶的民生問題、還是只是為了搞個議題,讓一些人有如買張彩券、搏個中樂透的發財機會?
piccololin wrote:
如果台北市有地方可以一次蓋2萬戶出來
應該就會有稀釋房價的作用了吧?
上次不是有人算了一下,松山機場搬走可以多出將近3萬戶出來
如果是這麼大量的話,一間30坪的賣1000萬,北市的房價肯定崩盤的
台北市的低收入戶,也不到兩萬戶。松山機場蓋個三萬戶的房子出來,這好處要給誰?
30坪賣1000萬?哈!拿得出、背得起1000萬元買房的人,就不叫【低收入戶】了!
一堆根本不是低收入戶的人,一天到晚老是想著天上快掉下便宜的五花肉下來,老是想著透過政府的力量,給這些非低收入戶的人啥好處撈撈,這是啥想法?
政府連這一萬多戶的低收入者,都還沒有辦法完全照顧好,遑論用政府力量去“照顧”一些根本非低收入者、卻成天老想著精華區房子便宜賣他的人。
真弱勢族群的照顧,政府該做得更好些。至於假弱勢、只想用便宜的代價,滿足其私慾者,則政府不太需要理會這些人。
苦行僧001號 wrote:
過去台灣有經濟奇蹟,...(恕刪)
打壓房價?到底是打那個?
真的買不起房子的人,除了少部份不爽買外
再來的就是真的買不起的
而這些人,通常也都只能買中低價位的房子
消息一放出來
一堆只能買中低價位的都縮手
期待看會不會真的搞的房價下修
結果賣中低價位房子的也都停了下來
因為買他們房子的買方不見了
造成了中低收入者真要賣房求現時,卻沒有買方
可是呢?
中高價位房子的買方一樣買進不手軟
你們叫你們的,他們買他們的
天價預售屋一樣幾天內完售
沒錢的人想搞些玩意讓有錢人倒霉好上下其手
結果
有錢的人沒有倒霉到,但是反變成了沒錢人互砍
還有一堆故意放消息的人
用這個大家觀望的時間大砍沒錢但急需用錢卻賣不掉房子的屋主
最後慘的人依然是沒錢的屋主
很多的人都在看,也都在笑
看你們如何自已把自已給砍死
等你們砍死光了後,他們再進去收屍!
如果你也是互砍團的一員
不妨左右看一看
你砍到的是那一個?
是不是當初和你一起叫窮只不過現在先拼下去的人?
套句有位版友說的話
"收入不高的人,何必砍收入不高的人呢?"
苦行僧001號 wrote:
過去台灣有經濟奇蹟,主因是「廉價的人力成本」+「廉價的土地成本」+「寬鬆的環保法令」+「不健全的投資環境」+「低估的台幣匯率」+「中國、越南等地鎖國」等等。,...(恕刪)
我覺得台灣是外銷產業國家 只有低匯率 高利率下 產業才能汰弱留強 加速占領開拓市場
過去台灣經營環境遠比你說得還要糟糕
或許還沒有人跑過銀行利息是月息分二分半的日子 民間的甚至都是十幾分重利 更別提還要找到保人
中小企業主大家還不是這樣走過來
台灣之所以保持優勢
只是當年我們政府 看清問題 開放比別人早
現在台灣這麼慘 也是搞不清楚問題
台灣奇蹟老實說沒你說的那樣複雜啦 相信很多人也都是一路這樣走過來
當年不逼著企業快速轉型 到現在台灣也只能做蔬菜水果罐頭加工而已
stephen02 wrote:
"收入不高的人,何必砍收入不高的人呢?"...(恕刪)
現在台北應該蠻多件開始申請都更 如果沒意外的話 到時應該每單位體積內還會有更多人擠進來做台北人
至於買得起還是買不起 那就另當別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