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先生 wrote:
也有一堆學者對大陸所謂四萬億內需提出批評
我不是說沒有討論的空間
而是說如果你覺得這個方案不好,請提出你認為好的方案,這才是正面的競爭
如果只是因為你覺得方案不好所以反對,那麼反對之後呢?
辯論老半天口水擦乾淨各自回家睡覺第二天發現太陽依舊從東邊升起一切就像沒發生過?
馬政府上台後大多數官員都是學者專家出身,各個都能在專業領域說得一嘴頭頭是道
但是表現出來的行政、規劃、執行、應變,像是高學歷人腦該有的能力嗎?
電視上帶頭評論的名嘴們,哪個是真的有專業?
遇到政治事件就化身政治專家,遇到經濟事件就變身經濟專家,幾個離譜的還兼任靈異專家、外星人專家
嚴格的說,這些人只能算是演員,只是戲台背景是評論節目
愛因斯坦說過:專家不過是訓練有素的狗、民主不是一群只會投票的驢
糟糕的是,剛好都在台灣出現了~~
錯誤政策比貪污更可怕,那是因為你可以明確知道政策是錯誤的(例如最近修法而爭議很大的個資法、速審法)
可是有些政策是根本無法預期的,因為沒有正確解答,只有最佳or最接近的結果
例如:低利率好不好,這個是沒有正確解答的問題,因為是一體兩面的造成某些行業有利某些行業有害
不管是降低利率或是提高利率,造成的影響只能猜測與推估
因為只有神才知道那個沒有選擇的「如果當初....」會不會比較好
事後再來討論這種沒有正解的問題,任何人都無法真正公平公正的去評斷對或錯
只能去計較政策措施有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效果
1.產業面:央行升息,美國沒升息,新台幣就升值,外銷產業會受影響,升息一塊好了(32-->31)
對於電子廠商而言,本來一百萬美元的貨可以賺3200萬台幣一下子就變成3100萬台幣,
少了一百萬(3.3%),影響很小嗎?我們看一下廣達的毛利是多少,4.8%,這還是繳稅前的喔,
http://tw.stock.yahoo.com/d/s/company_2382.html
林百里投進機器人工,作一百塊生意只能賺4.8塊,
升息導致台幣升值一塊,他的利潤就被吃掉3,3塊了,剩下1.5塊還要繳稅勒~
2.股市:最近一年股市為何會漲,還不是降息降很低,存戶把錢放在銀行不划算,不如拿出來買股票買房子,
股票漲了,房價也漲了,你要升息,那要不要股票跌?不要?那怎麼辦?
不可能在升息的情形下股票不跌的,到時你要不要幹樵政府?
3.房市:升息受影響的除了投資客外,還有幾百萬房貸戶,他們每個月都要多支出幾千塊的成本,
投資客會不會因此壓低房價?不知道,如果還是有人買單,只要成交賺各幾十萬,一個月多支出幾千塊,
根本不痛不養~
4.通膨:通膨通常是股市上漲伴隨的現象,但只要股市天天漲,沒有人會在乎物價是漲多少,
股市不賺錢,一餐50塊都嫌貴,股市賺錢,一餐500塊都花得下去~
小結:我認為你的建議(升息)是在一家瓷器店裡打老鼠,為了打老鼠(投資客)不惜把所有的瓷器(出口廠商,股市,房貸戶)都打爛,可能最後是有打到老鼠,但其他瓷器也都爛掉了~
利率有那麼簡單嗎?
那麼簡單的話,人人都可以當央行總裁勒~
小虎先生 wrote:
當然有看法,
1.升息,回收部分氾爛銀根,避免通膨過高,且宣示政府反對炒房的決心不只有口水
2.台幣應反應美元貶值造成的原物料漲價,台幣升值,降低進口物資漲價對通膨壓力
要求重新檢討過低利率匯率,意思就是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