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辦都更分回比建商只要求22.08%, 但為何私辦都更就要分更多?

我只能說都更本來就是一場漫長的路

只是王家一開始就的表態是要談..要更好的條件..

最後變成..雙方沒有台階下..

麻煩你上網多爬爬文,,,如果不同意更要積極參加才對,不要像王家一直聲稱對祖厝的感情卻用消極的態度是一樣

lulalla wrote:
私人都更,遇到一個王家就虧死你,風險比公辦的大多了。


建商在營建成本裡,有一項是"風險成本"

我覺得在私人都更裡,這一項可能會佔很大
公辦都更建商不用花人力物力金錢與時間去搞定人的問題,也不用花錢去補貼搬遷費,上述這些問題政府都已經幫建商搞定,所以採用公開招標的方式看哪一家拿得最少就交給哪一家做.
首先地段好,基地面積又大
地主就一個, 單純的很, 沒有補貼什麼有的沒的

15%的利潤...以投入資金到回收(等於是開工到完工)
大概2-3年吧

一般的都更案大多8年抗戰, 資金投入長
毛利率自然要往上加

要我寧可賺少一點, 但風險低些
虎斑貓

lienly2 wrote:
22.08%分回比, 還能有15%獲利, 可見都更建商賺很大!

搶公辦都更 9個建商殺紅眼.
台北市最大的一塊公辦都市更新案, 南海路的首例「公辦都更」案,在9家廠商通過資格審查,並參加第二階段綜合評選角逐後,由潤泰創新以共同負擔比率的22.08%,低於公告的31.5%,經評選為最優申請人。

僅有22.08%,幾乎打破歷年來都更紀錄、潤泰獲利空間大約僅15%. 顯然建商普遍面臨「土地荒」,搶地搶都更案搶到幾乎殺紅了眼,使都更也淪為紅海廝殺戰場。

南海路「公辦都更」案,位於重慶南路2段、泉州街、南海路與泉州街9巷圍起的街廓,土地一千七百坪,鄰歷史博物館與植物園。土地大部分屬北市府、教育部所有,預計106年完工, 更新後權利價值約90億元. 另有一對母子所屬2戶土地,面積約230平方公尺。北市府可分回公營出租住宅196戶,價值約新台幣40億元。教育部將取得國際學舍225戶(價值25億元)。..(恕刪)


1. 資金是有成本的..少掉整合與不確定性的部份...風險大大降低..自然報酬要求不高
2. 或許你覺得少..但是這個案子因是公有地, 只要官方同意土地拿去抵押, 潤泰連建築自有資金一塊都不用 出...


cindy_y wrote:
建商在營建成本裡,有一項是"風險成本"

我覺得在私人都更裡,這一項可能會佔很大


既然這樣,大家都來公辦都更就好囉,大家都有錢賺!

59478 wrote:
是啊~你看文林苑~~...(恕刪)

為什麼 大家都一直在管 什麼一戶換一戶
分幾% 的問題

難道沒人講 這個案子總共工程管理費多少
建商可以分到 多少坪房子 是那些樓層嗎?
如果 將來每坪賣多少 建商可賺多少

每個地方的地價 房價不同
怎麼大家都不好好討論
只講一些非量化的 語言
WOWO88 wrote:
為什麼 大家都一直在管 什麼一戶換一戶
分幾% 的問題

難道沒人講 這個案子總共工程管理費多少
建商可以分到 多少坪房子 是那些樓層嗎?
如果 將來每坪賣多少 建商可賺多少

每個地方的地價 房價不同
怎麼大家都不好好討論
只講一些非量化的 語言



10幾年前,
我家,40坪地,拿到210坪的建坪(含公設)
獅子大開口的雜貨店,20坪地,拿到180坪的建坪(含公設)

這是當初我爸被騙簽同意書(同意書騙我爸是出席簽到書)的條件,因為我爸去開會就簽了,建商就先丟條件給我爸,
同一個Block裡,人家沒簽的的條件,硬是高了很多,怎麼說?
同一個Block裡,地價差那麼多嗎????


建商吃相難看,無所不用其及,用騙的,用恐嚇的,
聽說那家建商倒了~~
因為他們建商裡,幾個小姐合資買一塊土地,後來法拍被投資客買到.


這幾年,都更新聞比較多了,老爸偶而也會聽聽我的建議了.

上回文林苑新聞出來,我跟我爸說,你看人家用法律來強迫你拆,條件建商講了算,
我爸回我說,我不同意你給我拆,我就開車潑汽油去撞總統府,我只能傻掉.



59478 wrote:
10幾年前,
我家,40坪地,拿到210坪的建坪(含公設)
獅子大開口的雜貨店,20坪地,拿到180坪的建坪(含公設)


會不會 雜貨店是一樓 你們是 2 3 樓 ?
或雜貨電是角間
哈哈

如果客觀條件一樣就怪了
WOWO88 wrote:
會不會 雜貨店是一樓 你們是 2 3 樓 ?
或雜貨電是角間
哈哈

如果客觀條件一樣就怪了


我家是透天1/2/3樓,中間棟
雜貨店是公寓5層樓的1/2/3樓,角間沒錯

角間也沒那麼誇張,
連棟的透天,正隔壁有簽同意書跟沒簽同意書的的條件就差很多.
建商幾個小姐都合資來插一腳,他們也是連棟的中間棟,條件也是好的誇張!
根本就是先騙到同意書的,都很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