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辦都更分回比建商只要求22.08%, 但為何私辦都更就要分更多?

22.08%分回比, 還能有15%獲利, 可見都更建商賺很大!

搶公辦都更 9個建商殺紅眼.
台北市最大的一塊公辦都市更新案, 南海路的首例「公辦都更」案,在9家廠商通過資格審查,並參加第二階段綜合評選角逐後,由潤泰創新以共同負擔比率的22.08%,低於公告的31.5%,經評選為最優申請人。

僅有22.08%,幾乎打破歷年來都更紀錄、潤泰獲利空間大約僅15%. 顯然建商普遍面臨「土地荒」,搶地搶都更案搶到幾乎殺紅了眼,使都更也淪為紅海廝殺戰場。

南海路「公辦都更」案,位於重慶南路2段、泉州街、南海路與泉州街9巷圍起的街廓,土地一千七百坪,鄰歷史博物館與植物園。土地大部分屬北市府、教育部所有,預計106年完工, 更新後權利價值約90億元. 另有一對母子所屬2戶土地,面積約230平方公尺。北市府可分回公營出租住宅196戶,價值約新台幣40億元。教育部將取得國際學舍225戶(價值25億元)。


文章關鍵字
這塊地地段很好,不比一品苑差,又是一級學區,以後出租肯定搶破頭!

不過到時真的出租而不是標售的話,應該都是無自用住宅的低收入群,各校入學學生恐怕有上千人,不知周遭的名校,會不會就這樣砸掉口碑?




lienly2 wrote:
22.08%分回比, 還能有15%獲利, 可見都更建商賺很大!


是啊~
你看文林苑~~
原住戶只能分回不到60%,建商吃像難看~
公辦都更只有一隻地主,政府說了算,
時程金額都好掌握,又不用給房租搬家費。

私人都更,遇到一個王家就虧死你,風險比公辦的大多了。
lienly2 wrote:
22.08%分回比,...(恕刪)


國宅與高級住宅~ 看起來會是一樣嗎~

建商也不是笨蛋 且公家的東西只求有,不求好,很好塘塞

且公家單位的素地~沒有啥拆屋補償,租屋補貼一些阿撒布魯的~


lulalla wrote:
公辦都更只有一隻地主,政府說了算


是的~基本上算賺工錢

能蓋與不能蓋都是地主(市政府)說的算,建商有多少空間
lulalla wrote:
私人都更,遇到一個王家就虧死你,風險比公辦的大多了。


回收22%,還能賺15%,你說文林苑拿了40%,會虧?


沒整合成功就拆房,建商吃像難看是事實!
都更就是惡法!
全都是建商說了算,要怎麼玩你,就怎麼玩你!
我家在談都更,算下來只拿3x%!


還一直恐嚇說,不簽,到時候只能拿錢走人!
價錢哩? 他們說了算!

59478 wrote:
回收22%,還能賺1...(恕刪)


王家案在都更流程應該算整合完成喔

不然王家怎麼打官司1~3審都輸??

不過後來要改的條例變成要拆完才能發建照 要拆要經過法院判決(其實現在王家也是經過法院判要拆)

這樣只是建商會晚點再來拆


==
不過都更條例對我來說真的是惡法啊

因為只有台北地區才有機會都更 甚至靠馬路、容積率高的地方才有都更機會

那未來巷子後面容積率低的地方 豈不是永遠沒機會都更?

這就是因為人民自辦沒有錢 政府才會找建商 但建商是財團 一定要有獲利才肯做

加上近幾年 房價不斷高漲 大家對建商印象都不是很好

王家這案 真的應該只能說對建商的反撲吧!

這是國王的簽名檔

59478 wrote:
回收22%,還能賺1...(恕刪)


建議你們比照這個公辦都更,自己先整合好,再給建商招標,幾家競爭下來,拿到的一定能比現在好。

範例已經給你了!還傻傻的等建商來整合,白花花的錢給別人賺,這樣能怪誰?




sutzu wrote:
王家案在都更流程應該算整合完成喔

不然王家怎麼打官司1~3審都輸??

不過後來要改的條例變成要拆完才能發建照 要拆要經過法院判決(其實現在王家也是經過法院判要拆)

這樣只是建商會晚點再來拆



整合完成,是指100%同意,別人能,為何樂揚不能?

判輸,是因為有惡法依据!



有興趣,你可以Google 一下, 樂揚+松山!
lelotw wrote:
建議你們比照這個公辦都更,自己先整合好,再給建商招標,幾家競爭下來,拿到的一定能比現在好。

範例已經給你了!還傻傻的等建商來整合,白花花的錢給別人賺,這樣能怪誰?


房子不是我的,是我爸媽的,我爸媽不聽我的意見.

Block裡有投資客,有獅子大開口的雜貨店,有不缺錢的老兵(聽說走了),有...xxx,很難..
以前我爸媽有被騙過簽同意書,建商把同意書騙說出席簽到給我爸媽簽,但也10年有了吧!? 也是沒成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