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舊區確實是擁擠,但也有他的味道,不然幹嘛要開發新市鎮?就是要給你有規劃的大路和住宅,不過我想又有人要抱怨為啥新區到處都紅線了,怎樣都被嫌啊
其實整個台北市,或者說全台灣大部分的都市...都不怎麼樣宜人居


全台灣的城市都不宜人居?
太平洋沒加蓋哦
我覺得樓主點出不少問題
而這些問題,都和藝術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從小我們的美術課常常是被拿來做補課的用途
而主政的人亦沒有藝術及文化的修養
所以街道及建築,建設與景觀沒有一致性也就不奇怪

反而國人大多已經習慣到麻痺了
不覺得是問題


地球很危險不適合你居住,快離開吧,此地不宜久留....
淡水最受不了的是他的天氣
實在是太濕了
又冷又濕很不舒服
夏天也沒多好
又熱又濕

不過生活機能已經比以前好很多了
越來越多的店家進駐
光天氣整個臺北都打槍了,你們在下雨,我在台中騎腳踏車,哈哈哈哈哈
不適合居住就趕快離開,這樣淡水就沒那麼擁擠了。
艾莉絲. wrote:
在淡水,很難找到一個有完整人行道的區域

淡江大學那一帶周圍跟本沒有人行道可言,人車爭道,擁擠不堪

其餘淡水的主要市區也是一樣,好一點的有騎樓,剩下的區域,跟本沒有所謂的人行道,水溝蓋邊緣盡是檳榔渣,痰...(恕刪)

阿那附近就是路小呀
不然樓主你到說說有什麼辦法可以增加人行道又維持交通順暢

而且就算有規劃比較多人行道我也不認為會選擇用走路來代步
淡水的地形都是丘陵上下起伏,有時候像在爬山
很多淡江大學的學生要到捷運站還是寧願搭公車也懶得走路
那距離也滿近的、路上車也不多
但還是有人嫌麻煩
good point, 好文
若淡水只是人文環境問題, 那就還好, 不是永不可改變,
只要人民自身文化水準跟上 市政規劃正確 執行力夠 長遠看是有改變機會

若是天然環境問, 如氣候, 就很難了, 樓主可以在天然環境面也comment一下
過去令人擔心的寒冷, 海風對建築結構影響等問題 or others
poteyu wrote:
光天氣整個臺北都打槍了,你們在下雨,我在台中騎腳踏車,哈哈哈哈哈...(恕刪)


哈哈哈哈哈

我可不希望我或我的家人哪天晚上出去吃個路邊攤,只是看了旁邊一眼就被砍死

或是去看個夜景被小混混姦殺

根本樂勝


哈哈哈哈哈哈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