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握有一手好牌鐵支,同花順,一條龍幹麻要留下來不出喊PASS

因為打了只贏得了檯面上的錢

PASS以後外圍金額較高

目前內地那邊正慢慢出鐵支,同花順了

回報您

習平平 wrote:
所以???
都不更新???
發生大地震一次通通毀光光???...(恕刪)

嚴格來說,921之前蓋的房子耐震能力都有疑慮!更何況當時921台北倒的都是高樓,而非老舊公寓。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資料其中「臺北盆地效應對建築的影響」內文說到:根據地震觀測站的資料分析,臺北盆地外緣的陽明山、新店等山區,地表震動週期為0.3秒~0.5秒,盆地內的地表震動週期為1.2秒~1.6秒。造成週期差異的原因,在於盆地內鬆軟深厚的沉積層,使長週期的震波顯著放大,形成盆地效應。 臺北盆地內,樓高12層~16層的建築,自然振動週期正好介於1.2秒~1.6秒之範圍,容易與盆地效應形成共振。
...至於顯著的地標臺北101大樓,大樓基樁貫穿沉積層至堅硬的地盤上,而且大樓的自然振動週期約為6.8秒,所以不會與盆地效應形成共振。

如果政府有心,應先就921之前蓋的房子包含12層~16層大樓都給予屋況安全鑑定,就不同結果給予不同的都更補助或是房屋結構補強才是。
而非只叫百姓都更老房來防震,不都更的或無法都更的人該怎麼辦?

若說老房不防震應要都更,那關係到天母北投幾十萬居民安全身家財產的保障的消防隊(含氯離子過高),更應該要打掉重建才是!
柱子爆裂

鋼筋裸露

樓板全龜裂

其實之前有補強過1次
唉~畢竟是含氯離子過高,隨著時間就....



可是市府認為經鑑定補強就好,不需重蓋(2007年建築師公會等相關單位進行鑑定檢測,初步認定目前使用無虞,房屋主體安全結構並無虞)

民國98年9月又再次整修!不知是只整修外觀?還是結構也會補強?

民國98年9月22日,似乎只是拉皮換膚,表面好看點



要是政府為了民眾安全有心防震,應先就921之前蓋的房子都給予屋況安全鑑定,就不同結果給予不同的都更獎勵或是房屋結構補強防震才是。(簡易調查→初步評估→詳細評估與補強設計→審查→補強施工。評估及設計過程皆經由學者專家學者進行審查)
而非只單靠都更方案,推行超不易又受惠者極少,對整個大台北防震災害幫助極有限!

話說回主題:
都更到處在談,成案動工的真的少之又少只在媒體看過,不過都更議題確實讓老舊公寓價格大漲!
台灣都更成功的案件少之又少,憑什麼拿來弄高房價?
都更應該是區域行的大規模都更
才可以連巷道街訪全部更新
才會能稱為都市更新

現在的都更
說實話
是老舊房屋重建
有了更新的房子和更新的房價
其他周邊還是全部不變

這算哪門子的都更

jabirlee wrote:
都更應該是區域行的大...(恕刪)

不止如此
容積增加,戶數變多,人口也變多
如果沒有全盤考量
亦有可能造成塞車、公園休閒等活動空間更擁擠、學校亦會出現爆滿及學區排擠問題!
這些公部門應該要規劃考量的問題似乎都欠缺!

jabirlee wrote:
都更應該是區域行的大規模都更
才可以連巷道街訪全部更新
才會能稱為都市更新
現在的都更
說實話
是老舊房屋重建
有了更新的房子和更新的房價
其他周邊還是全部不變
這算哪門子的都更

你可以去看一下都市更新條例的定義,


台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
第 十二 條 經主管機關劃定應實施更新之地區,其更新單元劃定基準應符合下列規定之一:
一、為完整之計畫街廓者。
二、街廓內面積在二千平方公尺以上者。
三、街廓內鄰接二條以上之計畫道路,面積大於該街廓四分之一,且在一千平方公尺以上者。
四、街廓內相鄰土地業已建築完成,無法合併更新,且無礙建築設計及市容觀瞻並為一次更新完成,其面積在一千平方公尺以上者。但其面積在五百平方公尺以上,經敘明理由,提經審議會審議通過者。
五、跨街廓更新單元之劃設,其中應至少有一街廓符合第一款至第四款規定之一,並採整體開發,且不影響各街廓內相鄰土地之開發者。
前項所稱街廓,係以基地四週面臨計畫道路為原則,如因基地鄰接永久性空地、公園、廣場、堤防、河川等,其鄰接部分邊界得視為街廓邊界。


在台灣,都市更新就是一個街廓以內為主,
單元是以一塊連續的土地為主,鮮少有跨越巷道的。

要跨越一堆巷道整片推光光,在台灣走市地重劃比較可行,
走都市更新的可行性比較小。
lulalla wrote:
你可以去看一下都市更...(恕刪)

在張副市長未當副市長前有去聽張教授的新書座談會
會中就有人提出類似的問題!
當時的張教授回答大概是說:跨街廓更新單元之劃設因牽扯的問題複雜難以推行,所以才推現今較小範圍的都市更新(基地規模需達完整街廓或2000 平方公尺以上)

後來又附帶推1000平方公尺以上較小的都市更新,如今看來還是大了點推行不易,於是再加碼推更小範圍(500平方公尺)
不知以後會不會推更小範圍的都市更(原地重建)?
只房子蓋新的,都市真的就會更新嗎?
那請問捷運有沒有造成高房價?所以不都更、不蓋捷運?

lulalla wrote:
在台灣,都市更新就是一個街廓以內為主,
單元是以一塊連續的土地為主,鮮少有跨越巷道的。
要跨越一堆巷道整片推光光,在台灣走市地重劃比較可行,
走都市更新的可行性比較小。...(恕刪)


k.k2001 wrote:
後來又附帶推1000平方公尺以上較小的都市更新,
如今看來還是大了點推行不易,於是再加碼推更小範圍(500平方公尺)
不知以後會不會推更小範圍的都市更(原地重建)?
只房子蓋新的,都市真的就會更新嗎?...(恕刪)


抱歉lulalla大大
我是沒有去研究都市更新條例
另外現在的問題就是
大的推動不易
小的又是房屋更新而已
但小街廓的房屋更新就是都市更新嗎

都市更新本就是要全盤區域性的整體考量
但是眼前看到的都市更新例子
哪一例不是翻新房子而已(如果有不是的請跟我說...小的孤陋寡聞)
都市不是只有小規模街廓而已


但我承認大規模真的很難
理想跟現實的拔河只有小街廓可行...唉
教授有說過, 那些小基地的都更也不錯, 至少不會像大基地一樣通通蓋水泥森林.
小有小的美, 大有大的美.

jabirlee wrote:
抱歉lulalla大...(恕刪)
忍忍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