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台北市會想買車位嗎?


ldj wrote:
不少人都覺得,車位買...(恕刪)


我在去年已經入手2個車位等漲價了!
國民黨的惡,都是從民進黨嘴中聽到;  民進黨的惡,卻是親身經歷體會到的。

*~艾力克斯~* wrote:
我在去年已經入手2...(恕刪)

腳踏車位?不錯
歹徒
人的生活是為了過的更好,不管是租的還是買的,都是為了避免亂停被托吊,或是下班回來已經

很累很煩了還要一直繞圈圈找車位,就樓主的觀察,車輛有愈來愈多的情況,說實在,如果有一

個自已的車位(買的),也可以不怕日後停車場收掉,或是趁機亂漲價,您說是吧.
有一個(甚至多個)自宅地下室停車位(別拿那種颱風會淹水的來抬槓),
不用曬太陽,不怕刮風下雨,走沒幾步,有電梯.多爽 !
其實說穿了,還不是錢的問題嗎?
買車很容易,所以數量會持續維持著(跟房子不一樣)
空地或是路邊停車場只有越來越少(因為很多露天停車場是養地的不二方法,可能幾年後它就變成建築物)

除非你家附近有一個超大的公有停車場,或是大型賣場,不然停車位的需求一定是增加的
(因為公有地停車便宜、大賣場停免費的很多 有些車輛常常都這樣 除非像中永和的大賣場會發卡限消費)

如果你家附近是純住宅區,那建議你買車位比較划算,且車位不會跌價,沒有房屋稅
也比較不會有租屋的那種趕不走人的糾紛,維護成本很低很低

租人也好自用也好,也比較不會有被課稅的問題
(所以反算年報酬率只要有2趴以上 譬如 (200萬車位*0.02)/ 12個月 =3300元 )
都可以買 但是大部分是要用現金買 銀行不貸

前提是 真的附近是住宅區 且沒什麼大素地可以被蓋成停車場

還有一個特色 我真的沒有聽說過台北市有停車位有跌價的....

llwch wrote:
除非你家附近有一個超大的公有停車場,或是大型賣場,不然停車位的需求一定是增加的
(因為公有地停車便宜、大賣場停免費的很多 有些車輛常常都這樣 除非像中永和的大賣場會發卡限消費)

如果你家附近是純住宅區,那建議你買車位比較划算,且車位不會跌價,沒有房屋稅
也比較不會有租屋的那種趕不走人的糾紛,維護成本很低很低

租人也好自用也好,也比較不會有被課稅的問題
(所以反算年報酬率只要有2趴以上 譬如 (200萬車位*0.02)/ 12個月 =3300元 )
都可以買 但是大部分是要用現金買 銀行不貸

前提是 真的附近是住宅區 且沒什麼大素地可以被蓋成停車場

還有一個特色 我真的沒有聽說過台北市有停車位有跌價的....


這個分析真的很中肯,這也是我自己的觀察,如果是純住宅區,車位長久下來應該會越來越少。除非大幅度的都更(把公寓改建為有地下停車場的住宅大樓,把原本公寓的停車需求趕到地下),不然台北市的住宅區,車位要增加的幅度其實滿有限的。

我自己覺得糾結的點是,住家附近有停車需求、但也有大型公有停車場 (國小地下室300個以上的位置,但月票基本上每次出售都是額滿的,要排隊搶)。現在的狀況家中社區的停車位也不算難租,而且社區住戶承租還相當便宜 (2500/月)。或許我只是杞人憂天,不想每年都還要擔心車位是不是一定租的到,才有自購車位的念頭。

貸款的部份倒是還好,車位本身不能貸,但是車位總價低,房屋增貸、或是信貸其實都可以貸的到。只是這樣一來如果是算2%的年報酬率,租金全部拿去付利息還要自己再補一點。

台北市停車位沒聽過有跌價沒錯,但好像要大幅漲價也不太可能...就自用來說還ok,花點錢買方便、買安心。投資的話除非真的沒有其它更好的標的,否則算起來好像也不太划算 (200萬丟定存股,每年基本上也有個5%的股利)。

ldj wrote:
這個分析真的很中肯...(恕刪)




你拼的要死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可以舒服一點過日子??

想想

租車位還要去別的地方拿車

下雨之時,還要淋雨走一大段路

就只為了那個高了一點點的報籌率?


如果花不起,那另當別論

如果花的起,這種的就別計算cp值了.............

如果是東湖的停車位......沒有300萬我不會賣出........
ldj wrote:
這個分析真的很中肯...(恕刪)


再補充一點
台灣建築 包含新成屋 很少是停車位足以供給給住戶的案例

只要是坪數較小的 一般都被指名是沒有停車位的低總價

像我們家樓下,是大家排隊等著有住戶釋出車位(內湖區),且有時候一戶又有多台車

比較跟定存不一樣的是 你要租 有錢也不一定租的到,

(除非人家行情價四千,我就是有錢任性 開六千要租....這種例外)

可是偏偏 大家都很有錢 不缺那六千...不是錢就可以解決的

或是真的一年停一天,也不釋出來的那種人很多
(我的停車位隔壁就有兩三個,他說 他們需要停 因為偶而會用到.....這就是無法用錢解決的)



這就是台北市的停車位的剛性需求.....定存股 股災 也是會有虧本的機率

可是停車位虧本是趨近於零(除非淹水,車位又是最底下那一層的)


不過停車位真的也有風水之分,遇到好的 拚死拚活也要買
否則會像我幾個朋友 常常都在抱怨 當初怎麼沒買車位,
搞到現在250萬也買不到自己住家下面的車位(松山區).....

llwch wrote:
再補充一點台灣建築...(恕刪)


近年來的新建案好像不是這樣哦!

前年看很多的新屋都是標配2-4個車位, 有的產權綁一起, 有的沒有.
產權分開的有些建商還規定某些大坪數的還要至少買三個車位, 要不然就不賣.
TC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