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2009年初,張教授 和 趙董 對房市的預測

mahom wrote:
建商一定放多、但做為教授因該是要跟市場變化去分析吧!!
不是一路要跌跌跌 結果房價還不是一直漲~~


可惜的是教授只會根據模型來分析
而這個模型的只看房價所得比、人口住宅比及供給、需求量
可能這個模型在歐美社會是正確的,但放在華人社會就大有問題
因為他忽略了在華人社會根深蒂固的觀念裏,住宅不僅僅提供居住的功能而已
因此用一戶只購買一間住宅的看法來推論住宅的供過於求是不正確的,特別是在台北地區
所以連張教授自己都有三間房子
更何況還有非常多行有餘力的人呢!
他一再說國人所得沒增加,這是沒錯,但這資料依據的是所得稅的統計,而這大部份只統計到一般上班族而已
沒報稅或做節稅或受領國外薪資的、在國外銀行開戶的全都沒有統計,但這一部份卻是房價上漲追價的最大買方!!
偏偏相信教授的大多是上班族中產階級知識份子,因此大家都覺得這樣的假設很正確
因此這波房價上漲也累積了中產階級許多民怨
但這又能怪誰呢
評估的模型假設就已與現實狀況不符,結果當然不會正確
就算是社會科學,但錯誤太多次,早已不具正確性,幹麻還要相信?就因為他的說法與自己的願望相同就簡單的相信嗎
應該還是要靠自己理性分析吧
就像股市一樣
當三大法人一再持續大買超,散戶為何要去放空?搭順風車不是更容易賺錢嗎?
國有地標售一再創新高,壽險公司一再的花大錢購買房產,土地公告地價一再上漲,身為小咖要怎麼做應該是很清楚的

台灣越來越開放,對金融的管制只有更加放鬆
這是趨勢!而趨勢從來不是我們這些人所能憾動的
當台幣升值,資金熱錢湧入後,股市及房市會是什麼樣子?
我只想說就算是看空,也要想一下如何避險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