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HaSue wrote:
PS:
還真的有人認為現在這個稅制改變是要打壓房價阿?
我記得新聞是說這個稅制要到後年才要實施
拿一個後年才要實施的稅制說要打現在的房價?
1、絕對有人因為仇富,而認為加稅可以打壓房價,讓富人賣屋時多繳稅,心裡會痛快些!
2、兩年後的政策,當然具有影響目前物價的功能。假使兩年後土地增值稅要增加十倍,試問:多少地主會急著在這兩年之內出售土地?短期供給量增加,自然會影響短期市場內的買方購入價格。但長期而言,則會回歸成本機制,以新稅賦的基礎,使得土地價格墊高。
dulinsu wrote:
賣家賣房的成本,會考量應繳的稅、房仲費用等成本。稅率加高、乃至房仲服務費加高,對於賣家而言,只是提高其計算成本而已。那麼,提高的成本誰來買單?下一個買家。
(賣家實拿金額 + 應繳政府稅賦 + 仲介服務費用 + 代書等各類費用)= 賣家賣的金額。括弧內任何一項金額增加,最後轉嫁買單的都是買家。
現在的問題,到底是大家買房子的門檻愈來愈高,還是政府稅收如何多收一點?稅愈來愈高,莫非買房就愈來愈容易?
大同宅女 wrote:
林向愷不是沒有為退休做準備,一九九三年淡水捷運未通車前,他以每坪二十二萬元買下淡水漁人碼頭附近一間面海的房子,打算作為退休的居所,四十坪共八八○萬元。這十七年來,大安區房價漲了兩倍,台大附近的中古屋行情也從當時的每坪三十多萬元,漲到現在的五、六十萬元,而他在淡水那戶遠離捷運的房子卻反倒跌了三成,每坪只剩十五萬元,若賣掉只能拿回六百萬元,僅買得起「基泰台大」的一間三坪廁所。
「我想要跟現在一樣的生活品質,除了去搶劫外,沒有別的辦法!」一位台大教授將淪為房產「新貧階級」,只因當年的買屋抉擇,現在要被逐出大安區、甚至台北市,「那種因為買不起,被一波波往外推的感覺很惡劣!」林向愷無奈至極,「政府眼中只有頂端與最底層,沒有為中產階級提出合理的房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