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房價高漲而機場捷運通車後松山機場真的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為何不在松山機場興建國宅而選擇林口?

yenbang wrote:
機場拆了變公園,機場周圍的房價會變多少?航道下面的房價會變多少?


依照你的想法,捷運和其它建設也不用了,因為

道路徵收了建捷運,捷運周圍的房價會變多少?捷運站附近的房價會變多少?

至少機場周圍是舊社區,不會有被財團壟斷土地,烘抬價格的問題.

漲價不是問題,問題在於被不合理的烘抬,區域性的壟斷.
dede0121 wrote:
機場捷運快蓋好了,以...(恕刪)

遲早這桃園機場一樣繼續飛國際線
松山機場飛國內線,國內線就是飛對岸.

此次發表小弟的拙見
只是覺得台北市的出租公寓真的太誇張了
如果你不是外縣市來台北打拼的年輕人所能想像的
如此糟糕的居住環境(30年以上的公寓,隔間成如同鴿舍的套房)
這樣他要租1萬多,只是因為他是精華地段?
精華地段例如民生社區的外圍或是樂利路的旁邊巷弄內
房東都不需要工作,只要負責收房租
他對社會有付出嗎?他對社會有貢獻嗎?
台北市會因為這種不事生產的人而進步嗎?
難道年輕人從外縣市來台北找工作混口飯吃,就一定要被房東剝削嗎?
重點是他有繳稅金嗎?
小弟只是希望政府能提供人民基本住的需求
跟國家租個房子有很難嗎?
好險
小弟現已經在所謂的新北市買了一間8百多萬的好窄
不然我還是被那些有錢的台北人看雖小

我從退伍之後就在台北工作,新莊,三重,汐止都住(租)過,最後還是租回台北市,租在六張犁也六年了,為什麼? 只要大家都想住台北市,房價就不會跌

現在的包租公,包租婆己經是既成事實,對社會有沒有貢獻是另一回事
想想三十年前會買在六張犁,也算是在偏遠地帶,因為社會經濟發展,你那時敢住(旁邊就是公墓) 你現在就有大家稱羡的台北市不動產
很多人也是辛苦一輩子,存了錢就買房,逐漸累積起來的,也不能一竿子就說別人是不勞而獲 我很多朋友的媽媽也是從年輕時家庭 手工藝做起來到現在有辦法收租啊

雖然我也即將搬離台北市了,但有機會(或$$)我還是會想搬回來 (當然是更好的地段)
世事本來就不公平,自己努力最實在,老了說不定一樣會有年輕人抱怨你坐享其成沒貢獻就當收租公
原PO的意見其實還不錯啊…雖然可行性不高。

首先,松山機場是可以廢的,國際線(含對岸)不用說都在桃園降,國內線桃園機場再擴建原有的國內航站即可,集中資源投資桃園機場才不會讓桃園機場的排名愈來愈難看。

前面有人舉東京羽田機場的例子,可是羽田在海邊(甚至開始填海了),不會影響東京發展;松山機場可是在市中心的,浪費土地不說,限高、噪音等都是大問題。

松山機場若廢掉,改建成高度住宅區,除了可以提高供給,也可以提供老舊住宅區居民暫住的地方,加速都市更新速度,都市更新後,供給又會更多,對房價也有抑制作用。台北縣也可朝此方向進行,更容易都更。如果整個大台北的住宅區都至少是七、八層的華廈,房價總不會這麼高了吧。

不過台灣太民主了,這種東西很難實現。
板主講的非常有道理,但我不理解的是,批評的聲音比我想像的多
這個觀點跟我認識的一位投資(前輩)高手講的是一模一樣(他目前是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長)
他在讀書的時候很認真的研究過台北市都市計畫,當時就有人提出松山機場遷移的問題
松山機場的腹地幾乎有市中心的1/5~1/6大,若是拿來興建國宅與大型公園,一定可以平抑台北市的房價
房價高漲有一部分是預期心理,大家都認為跌不下去,賣方自然就惜售,由其精華區的房子有集中於有錢人手上的現象,如果有錢人發現市中心將大幅開發國宅,他要拋售手中的"存貨"都來不及,還敢再買啊!
政府都只做壓抑需求端的事情,並沒有提出有效供給的政策,不是不能,是不為也! 政府應該去看看大陸的國十一條是如何做土地的有效供應!

再者,前面有些人提到松山機場的便利性,那也只不過對台北少數人方便而已,機場捷運若興建起來
搭捷運去中正機場也很方便。首都市中心設置機場是很不妥的,北京、香港、東京、上海浦東等機場都與市中心有一定的距離,那怎麼沒聽到人家政策在反對?台灣就是太方便,連那麼一點點不方便也都要反對到底
市中心最怕的是摔飛機,一旦發生一定是傷亡慘重。把航空資源集中在桃園,可再進一步繁榮桃園的商業活動,平衡城市發展

只租不售仍無法有效解決需求端問題,有土斯有財,這是國情問題。市中心的國宅不一定要很便宜,只需設定在合理價位,一定可以滿足大多數人需求,如果每坪以35~40可以買的到,以基本三房而言,1000~1200萬應該合理,那一定會大幅壓抑中古屋的售價,每坪80萬的公寓投資客,就是歷史套房了,誰還敢投機呢?
只租不售對於國庫收入有限,以目前的租金報酬那麼低,絕不是選項。而且市中心大幅供給增加還會進一步壓低房租價格,最後房市不會是人民心中的壓力,人民可安居樂業,內需消費與生育率等便可以提升。
國宅蓋在林口也是好笑,那裏本來需求就不大,房價也便宜,是要蓋來養蚊嗎?通車時間要30~60分鐘,不但沒有節能減碳,還會弄得林口房市崩盤,是錯誤的資源配置

另外更妙的觀點是,政府釋出大片國有地可以增加大量的財政收入,土地開發後的房屋稅、地價稅等可以抵減部份的健保、瓦斯、汽油等的漲價,政府有錢好辦事,小馬哥若能提出凍漲4年,你可以看看民眾支持率會有多高?前輩叫我跟小馬哥團隊反映,我是沒有管道,希望看到我文章的網友有管道的幫忙反映,或拿去給綠營的獻策,也是很歡迎

誰說台北市沒有地? 是缺乏有遠見、有魄力的政治家
台北市台北縣外來人口越來越增多
為什麼?
因為除了北中南幾個大型都會區以外
年輕人在自己的故鄉根本找不到工作
剔除一些個人的因素
離鄉背井一個人到台北打拼是現在大部分年輕人的唯一選項
小弟的公司目前大約有100多人其中大約有30人是非台北縣市的

年輕人隻身來到這個繁榮的大都市

住成了最大的問題(現在的私人企業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員工宿舍)

只好聽朋友介紹 看報紙 上網 或去看路邊的公布欄 來租房子

終於在大城市的邊緣 雜亂的巷弄 老舊的公寓 頂樓的鐵皮屋 找到了3坪大小的棲身之所

房東說1個月8000 還要押金2個月 要簽半年 水電自付

年輕人拿出出門前父母給他的幾萬塊的其中一半交給房東

房間裡有一間小浴室 一張書桌椅 一張單人床 一個帆布衣櫥

年輕人開始了他人生 的另一個階段

開始了一個月2萬2千元的工作
.
.
.
不管松山機場有沒有存在必要
我只知道即使它遷走..即使真的蓋平價住宅..
一坪只要25萬好了...
不用多久..馬上漲到行情價...
中華民國政府不是沒作過搶劫地主照顧佃農的事,有幾個人聽過那些老地主的抱怨?不過應垓都知道信義計劃區那些新地主有多爽吧?目前的大安區住了多少老台北老台灣人?
民智未開的獨權年代還可以這麼搞,現在還行?有人能接受被抄家產賤賣的?
大安公園這麼現成的地,以前也是一堆違章,現在還是可以改為國宅用地阿!旁邊兩側確實也是國宅跟軍宅
大安區比起松山區更是值錢,何必捨近求遠?
台北市公園多到不行,整個台北縣市的河濱都大到不行可以開吉普車橫衝直撞,綠地根本不缺

作學問作計劃講理論每個人都會,有沒有人可以光作不分任何一杯羹的?
最重要的是有沒有人願意散盡家財來無償推動?(集資買下機場讓政府去別的地方另蓋機場)
要作學問要作新學問,前人提過被選票打爛的根本不必再提,堅持只是流於個人意念

對岸的年青人越來越追求民主追求經濟,島內的年青人開始滿腦子想著要怎麼共產才能讓自己看起來不無能
這個話題如果說反對聲浪較多其實理由很簡單,人要過美滿日子沒有其它人反對,只要不要犧牲別人的利益來換取
etan wrote:
板主講的非常有道理,但我不理解的是,批評的聲音比我想像的多
這個觀點跟我認識的一位投資(前輩)高手講的是一模一樣(他目前是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長)
他在讀書的時候很認真的研究過台北市都市計畫,當時就有人提出松山機場遷移的問題
松山機場的腹地幾乎有市中心的1/5~1/6大,若是拿來興建國宅與大型公園,一定可以平抑台北市的房價
房價高漲有一部分是預期心理,大家都認為跌不下去,賣方自然就惜售,由其精華區的房子有集中於有錢人手上的現象,如果有錢人發現市中心將大幅開發國宅,他要拋售手中的"存貨"都來不及,還敢再買啊!
政府都只做壓抑需求端的事情,並沒有提出有效供給的政策,不是不能,是不為也! 政府應該去看看大陸的國十一條是如何做土地的有效供應!

再者,前面有些人提到松山機場的便利性,那也只不過對台北少數人方便而已,機場捷運若興建起來
搭捷運去中正機場也很方便。首都市中心設置機場是很不妥的,北京、香港、東京、上海浦東等機場都與市中心有一定的距離,那怎麼沒聽到人家政策在反對?台灣就是太方便,連那麼一點點不方便也都要反對到底
市中心最怕的是摔飛機,一旦發生一定是傷亡慘重。把航空資源集中在桃園,可再進一步繁榮桃園的商業活動,平衡城市發展

只租不售仍無法有效解決需求端問題,有土斯有財,這是國情問題。市中心的國宅不一定要很便宜,只需設定在合理價位,一定可以滿足大多數人需求,如果每坪以35~40可以買的到,以基本三房而言,1000~1200萬應該合理,那一定會大幅壓抑中古屋的售價,每坪80萬的公寓投資客,就是歷史套房了,誰還敢投機呢?
只租不售對於國庫收入有限,以目前的租金報酬那麼低,絕不是選項。而且市中心大幅供給增加還會進一步壓低房租價格,最後房市不會是人民心中的壓力,人民可安居樂業,內需消費與生育率等便可以提升。
國宅蓋在林口也是好笑,那裏本來需求就不大,房價也便宜,是要蓋來養蚊嗎?通車時間要30~60分鐘,不但沒有節能減碳,還會弄得林口房市崩盤,是錯誤的資源配置

另外更妙的觀點是,政府釋出大片國有地可以增加大量的財政收入,土地開發後的房屋稅、地價稅等可以抵減部份的健保、瓦斯、汽油等的漲價,政府有錢好辦事,小馬哥若能提出凍漲4年,你可以看看民眾支持率會有多高?前輩叫我跟小馬哥團隊反映,我是沒有管道,希望看到我文章的網友有管道的幫忙反映,或拿去給綠營的獻策,也是很歡迎

誰說台北市沒有地? 是缺乏有遠見、有魄力的政治家


松山機場面積約55萬坪。一個區域的開發,需要基本建設。扣除道路、機關(如警局、消防隊、市民活動中心、運動場等等)、學校、公園等面積,以可做為住宅用地的30萬坪計算,容積率300%,總計90萬坪。國宅的公設比40%,一家四口室內實坪以30坪計,須權狀50坪面積。

換言之,可釋出18,000戶的供給量,一家四口計算,可安置72,000人的居住需求。

每戶賣價1,000萬,政府收到的出售款為1,800億。扣除興建成本、道路等公共設施建設成本,恐怕還得虧錢,向國庫借款或編列預算支出。但假使政府把30萬坪的建地出售,每坪700萬售出,則可以進帳兩兆一千億,而無須負擔蓋樓的成本。

一去一來,進兩兆元的收入差異。所以,此時得看政府目前的財務狀況如何:

目前政府隱藏性負債十幾兆元,各社會福利政策面臨破產局面。健保大家都清楚,洞愈來愈大,只能一再提高保費,以填補虧損。國保也是如此,得漲保費。至於勞保,假使目前退休者都請領一次性勞退申請,則勞保將出現一兆多元的資金缺口。因此,明年勞保費除了要調漲之外,政府也大力鼓吹大家不要一次請領勞退金,而以勞保年金支領。說好聽點,是可以領多些。說實在一點,是政府根本沒錢支付勞退金。

政府財務狀況惡化,各大社會福利政策黑洞難填。此時還把口中的肥肉當廢棄物丟掉,可能性大概接近零。

以上只是政府層面的分析之一。

再論:假使政府真的願意如此幹,財團也一定會大力反對。以財團長期影響政治力的現況而言,可能性也接近於零。各大保險公司,押在不動產的資產大跌,屆時影響的,不會只是房地產市場而已。這除了財團的利益外,也關係到國家的財經安定與否的層面。銀行放出去的資金、保險公司投入不動產的資金,都會因此大受影響。

若不管以上問題,純居住問題來談:台北都會區的人口數接近700萬,而只有1%左右的7萬多人,得以進住此精華區。那麼,誰有權力入住?抽籤?排隊?富人可不可以排隊?還是只提供給低收入者?

提供給低收入者,似乎比較講得過去。700萬人裡面,讓最貧窮的7萬人進住。試問:這七萬人,即使用20萬一坪的低價,總價1,000萬的金額,低收入住拿得出來嗎?是否又要政府擔保,展延繳款?此外,外縣市的低收入者,是否也可以申請入住?如果不能,那為何獨獨圖利台北地區的貧戶?其他縣市的貧戶權益何在?

再者,如果讓最貧窮的1%進住,那麼剛好高於1%,也接近貧窮線的那些人,是否會出來抗爭?為何家庭收入30萬的可以住這種精華區,而家庭收入35萬、40萬的人就得住到外縣市的荒郊野外?

這1%的貧戶買進後,如果與其他買家私下期約j幾年後出售,賺個幾千萬,政府如何管?還是嚴令永遠不准出售?花錢買來的房子,只能做為子孫世襲屋?其他高於這1%收入的市民,會覺得公平嗎?

帝寶很多人買不起,但起碼去建國花市時,都可以看個幾眼。乾淨整齊的外觀,沒有違法的陽台外推、外掛窗型冷氣等等。但一些低房價的老社區,長什麼樣子,大家用想就想得出來。18,000戶的低收入國宅,過個二三十年,是否會成為都市黑暗的死角,大家各自想像即可。

只提供都會區1%人口數的住宅量,確得冒上如此代價,那個政治人物會去推動這種政策?

以上海為例:上海就算把國際機場遷移至遙遠的埔東海邊,但仍舊保留市區的虹橋機場整建翻新。即便上海闢出了浦東陸家嘴的腹地,上海市政府也不會把陸家嘴拿來蓋超大型廉價國民住宅,而是把陸家嘴這塊精華區,規劃為金融商業重點區域規劃建設,這是先進城市規劃的視野問題。

機場是否遷移,可以討論,這是台北想要成為世界先進城市的規劃議題之一。但假使城市建設,是淪為平一時之忿,而少了宏觀遠見的視野,那實非該城市市民之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