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辦都更分回比建商只要求22.08%, 但為何私辦都更就要分更多?


59478 wrote:
我家是透天1/2/3...(恕刪)

大致上
我覺的雜貨店吃虧
可以做生意的角間 若是三角窗 比較貴阿
只貴2倍算是少的

你 40坪分 210
他 20坪分 180 還不到2倍

至於員工分比較多
那是員工價阿 有不合理嗎
誰都不信,只信自己,別人的話什麼都不相信就算了,也不會去找相關資訊充實一下,這對父子還真像!
只不過一個是網路版的,撞總統府的戲碼改成在網路上演而已。





59478 wrote:
10幾年前,
我家,40坪地,拿到210坪的建坪(含公設)
獅子大開口的雜貨店,20坪地,拿到180坪的建坪(含公設)


這到最後應該是沒談成也沒蓋成吧~

所以也沒啥太大差別囉

如果覺得這樣是對的話~以後有機會也可以學學雜貨店那樣

蓋的成是你的,蓋不成~ 嘴巴說40坪換400坪也沒用

lienly2 wrote:
僅有22.08%,幾乎打破歷年來都更紀錄、潤泰獲利空間大約僅15%. 顯然建商普遍面臨「土地荒」,(恕刪)


尹博士這回幹出這種事,一定教北區建商恨得牙癢癢的
可見:
1. 都更中的不確定成本太高,而營造商的估算又有別於建商;當稀有的土地能被確認,一切好商量
2. 北市南區的房價,被預估還有一波漲幅...因為小弟不相信潤泰會做只賺15%的生意
WOWO88 wrote:
大致上
我覺的雜貨店吃虧
可以做生意的角間 若是三角窗 比較貴阿
只貴2倍算是少的

你 40坪分 210
他 20坪分 180 還不到2倍

至於員工分比較多
那是員工價阿 有不合理嗎



角間2倍,沒簽同意書的,條件跟角間差不多哦,
建商這樣子搞,倒了也是剛好而己!
lelotw wrote:
誰都不信,只信自己,別人的話什麼都不相信就算了,也不會去找相關資訊充實一下,這對父子還真像!
只不過一個是網路版的,撞總統府的戲碼改成在網路上演而已。



誰都不信,只信自己? 我那裡誰都不信?
那你有什麼正面的建議嗎?
自己整合是不可能的,我又沒錢,光我爸就不聽我的了,其他 "老長輩們" 又如何說服?

我家隔壁有要賣,土地40多坪,一坪開價400W, 上回報lienly大,不知道lienly大有沒有來看啊??

總統府那個,我只是覺得太誇張,我爸這樣講,一時間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他..
都更過程中,請問建商付了什麼成本?開會成本?跑腿成本?
土地不用成本,更不用利息.房子還沒蓋也沒建築成本,
在開工前,根本沒什麼資金成本的投入,抗戰8年資金投入長,誤導不少人了吧!




olivecat wrote:
一般的都更案大多8年抗戰, 資金投入長
毛利率自然要往上加

要我寧可賺少一點, 但風險低些

cu0303 wrote:
都更過程中,請問建商付了什麼成本?開會成本?跑腿成本?
土地不用成本,更不用利息.房子還沒蓋也沒建築成本,
在開工前,根本沒什麼資金成本的投入,抗戰8年資金投入長,誤導不少人了吧!

養人每天跑地主處喇勒,
開都更協調會分配改來改去重算,
請建築師畫圖設計變更,
跑公家單位來來去去爭取獎勵。

這些跟蓋房子比起來成本是不大,
弄個三四年下來,
哩哩摳摳加一加應該也要個五百萬左右。


TONY-17 wrote:
尹博士這回幹出這種事,一定教北區建商恨得牙癢癢的
可見:
1. 都更中的不確定成本太高,而營造商的估算又有別於建商;當稀有的土地能被確認,一切好商量
2. 北市南區的房價,被預估還有一波漲幅...因為小弟不相信潤泰會做只賺15%的生意

潤泰在植物園農委會旁邊有個建案,
標下這個都更案可以有綜合效果,
擴大營造規模來壓低成本,
而且蓋同一風格的建物,
可以創造整體感來拉高價值。

lulalla wrote:
潤泰在植物園農委會旁邊有個建案,
標下這個都更案可以有綜合效果,...(恕刪)


是不是一坪380萬那個?不過一個是豪宅,一個是出租國宅,風格一樣那還得了?
應該是可以保證風格不一樣吧?


59478 wrote:
478


不好意思想請教一下59478大大
你們家的土地是位在哪裡??
土地使用區是是什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