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人類社會哪裡不是這樣
這跟紅的藍的綠的都一樣

記得有一陣子高雄世家的反對黨大家
跟高雄縣長槓上 為的好像也是類似的事情
j99 wrote:
今天無意中看到一篇去...(恕刪)


這麼賺, 怎麼稅後EPS為才 0.93元
bis0815 wrote:
我以前幫朋友賣過花....(恕刪)


請問一下這 40% 獲利是指賣價扣掉進價 ,還是扣掉所有管銷人事成本費用後的數字 ?

ZephyrWu wrote:


請問一下這 40...(恕刪)


一般稱獲利
是指淨利

扣掉所有管銷人事成本費用後的數字

vcipsc wrote:
這個問題說來複雜,一...(恕刪)



同意

1. 建商賺多少與我無關, 重點是房價對我是不是有這個價值
2. 房價高別老是怪建商, 大安區松山區中古屋房價高跟建商沒有很直接的關係
3. 看別人賺錢多, 但是沒有看到人家所付出的或承擔的風險, 是不公平的
4. 如果覺得別人好賺, 那就自己也來搞吧, 沒辦法的話就只能怨自己能力不好或命不夠好. 就像看到明星分析師月入百萬, 這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吃的下的
5. 不管看空或看多, 努力賺錢比較實際
這很難說 好賺不代表穩賺和能賺到 .
一來 建商可以透過某些方式 改地目 或是 拿錢給人 ..已經有太多被抖出來
所以你們說養地要花錢 , 但是 變更地目 賺更多 .

房地產是高風險高報酬

有人說 沒有高風險 .
還是有 , 否則 那個行業 大老闆會三天兩頭出來喊話 ? 郭董 張董 老曹有常出來說景氣如何嗎 ?
可建 建商這麼好賺 但是風險高 ,
所以逼得大老闆一直出來喊話 , 還要發誓來 掛保證 , 這老闆好辛苦阿
怎會說 風險不高


至於好賺 為何不開一間
沒有很多錢 是無法當建商的 ,但是 地區小建商也很多 因為大家都知道 好賺
但是較容易倒的是小建商

但是風險來說 , 大建商 太多方式可以活..可以跟銀行施壓
某財團蓋得快速小火車不就是是自己判斷錯誤 要求銀行減低 利率 .. 但是問題點不在銀行 是自己本身有問題

再來請當政幫點小忙 ..
所以 小建商風險 >> 大建商

這個小主力被大主力吃是一樣的道理
就是食物鏈
人家也是拿錢在玩的

當初直銷的用意是為了破除中間剝削
但是結果呢 反而是把剝削內部化而已

所以資本社會或是改革開放的計畫經濟
堅持社會主義領導的都一樣
這就是人類社會
llinsh wrote:
人家也是拿錢在玩的...(恕刪)

拿銀行的錢在玩, 所以心臟會比較大顆.

joewang2003 wrote:
什麼叫"養", 就是...(恕刪)


養地不是一定成功的喔!不然幹嘛一堆人搶著當立委民意代表還要爭取連任?
要跟官員民意代表開釋,那成本不也是以億在算的?
台北市大直--「台北好好看」容積獎勵蓋豪宅案例
引用台北都會的燃燒地圖「台北市大直--「台北好好看」容積獎勵蓋豪宅案例」
內容:容積移轉得以「折繳代金」方式辦理,意即建商只要繳錢給政府,就可以蓋高樓。
舉例而言,原本可蓋20層的大樓可增加到28層(若加上各種獎勵容積甚至可以蓋到40層樓以上!)

原本可蓋20層的大樓容積率就比多數老住宅多2倍~4倍
「台北好好看」容積獎勵蓋豪宅案例可增加到28層,就可多2.8~5.6倍
若加上各種獎勵容積甚至可以蓋到40層樓以上!是不是比一般多4~8倍的容積率?

也就是一般住宅建蔽率為70%,容積率為225~500%,約可蓋4~10樓
這些容積獎勵蓋豪宅案例,如是40層樓,建蔽率為70%,容積可能是2000~2800%

蓋好的屋子,平均土地成本想必大幅降低,而屋子賣價依舊,甚至越高樓層的價格更好,真的是「好好」羨慕啊!

不過不知這樣的屋子,建商的投資風險和社會成本為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