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司羊 wrote:
大哥的見解 真的...(恕刪)
看你對豪宅的定義囉,如果是那種名氣很大,帝寶一類的,那毫無機會.
如果只是要求新大樓,你用1%回推,現在就可以租到.
當然,不是每一個屋主會租給你,
但是在人口減少,新成屋增加的地方
應該不難,一般而言,過去中高價位出租住宅,
比7,8年前約打了7折價格,尤其是租給老外的
過去租五萬多的,若不降價到四萬以下,
基本上要空一年以上,反而租兩萬的降價少,
因為出的起高租金的大幅減少,老外一則變窮了
一則高階主管到上海,留下低薪資的
至於國人,能租的起五萬以上租金,都跑去買了.
所以你用三萬以上租到理想房子,現在機會就很大.
四萬當然沒問題,只是要找對方向,有些屋主寧死不降的.
明年,滿街都會有求租不得的屋子.
新成屋,尤其是新大樓有管理費車位者,滿街都是.
老舊的反而難降價多少,尤其沒有管理費的.
泰山壓頂啦,只有四根空心柱子,一個不小心就:::棄了了.
然而,央行也不得不面對險境,解決危機,故央行必定”默默做”.
從此段看法PO(4日)出,直到昨日(7日),政府已經出檯了不少:實質動作
1:防建商低利養地 銀行收緊土地融資
2010/10/05
【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
2:央行打房 緊盯民營銀行房貸
2010/10/06
【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3:央行打炒地 壽險業成箭靶
2010/10/06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4:都更獎勵放寬 一棟建築也OK
2010/10/05
【經濟日報╱記者徐碧華/台北報導】
營建業大利多,政府決定鼓勵都市更新產業發展。屋齡超過20年的老舊建物重建不縮水,初步規劃獨棟2萬戶,將准予按原容積或原樓地板面積重建,若改為綠建築,還會給予容積獎勵。
其中,前面3項對房地產的殺傷力,眾人皆知.看來影響也一定存在,台北房市之火會澆熄不少.
那麼第4點,媒體解釋成:營建業大利多.這點,我持完全相反看法,相信政府用意絕對不是火上澆油,
而是擴大供給面,如果獨棟即可都更,還按照原容積或樓地板面積重建,台北市土地難覓,將轉變成
處處都是可建用地.並且這些可建用地多數是:低公設比.如此將為這幾年炒的火熱的新建案房價,
造成莫大壓力.尤其如果北市房市走空,殺傷力極大,雪上加霜.
淡江聲 wrote:
那麼第4點,媒體解釋成:營建業大利多.這點,我持完全相反看法,相信政府用意絕對不是火上澆油,
而是擴大供給面,如果獨棟即可都更,還按照原容積或樓地板面積重建,台北市土地難覓,將轉變成
處處都是可建用地.並且這些可建用地多數是:低公設比.如此將為這幾年炒的火熱的新建案房價,
造成莫大壓力.尤其如果北市房市走空,殺傷力極大,雪上加霜...(恕刪)
可是我有疑問?
1. 可建用地按照原容積或樓地板面積重建低公設比: 應會拿來與新建案高公設做比較, 拿來炒作一番
2. 都更增加, 但辦法通過, 經統合與重建再快也要一兩年, 中間仍有很大炒作空間
3. 都更量要多到全面供給增加要多少時間? 畢竟蓋房子要時間....不是調利率一瞬間就好.....
所以看來
一兩年甚至三五年仍不會反轉, 但有做頭之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