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民粹我們就來講民粹,
新店區人口在新北市有捷運的行政區裡只排到第五!
http://www.ca.ntpc.gov.tw/230;DATA_Population/List
要怎麼接也輪不到新店第一個要求,這樣還有意見嗎?
現在這個社會從網路上知道點皮毛就自以為了解很多可以當專家,
那人家交通運輸軌道運輸是唸假的?
一個小路人 wrote:
捷運公司和台北市都會...(恕刪)
一個小路人 wrote:
捷運公司和台北市都會回你:這是原始的設計
但難道原始設計,就代表是對的設計?
台北捷運的設計本來就錯誤連連
從木柵線火燒車 文湖線頻頻當機
甚至是軌道鋪設錯誤,導致淡水新店線一定得分家
在淡水線觀察就可得知,大部分的旅客都是往新店的居多,往象山反而寥寥無幾
但卻要多數往新店的轉車,這難道不是一開始設計路線時的錯誤?
既然轉個車不會怎麼樣,為什麼不是象山到台北車站來轉車,而要新店轉車?
如果說軌道配置就是這樣,甚至顏色一開始規劃就那樣,那是不是應該說一開始規劃就錯誤?
看過很多版本的路線圖,都是淡水新店一條線
但是最後卻選擇淡水新店不同線的路線,是不是一開始決策就錯誤?
依照目前營運模式來看,就算是決策錯誤也還有得彌補,幸好有蓋一條橫渡軌可以讓淡水新店得以直通
也還有松山台電的營運模式
都已經讓台北捷運有修正錯誤的機會,卻還要硬往當初"錯誤的原始設計"來走
根本該說捷運局不知變通 死腦筋 一整個公務員心態
一個小路人 wrote:
台北捷運越後面蓋的路線就越不捷運
真正的捷運幾乎都是早期蓋的路線
後面幾乎只剩美觀而已
一個小路人 wrote:
早期的捷運站站體都比較淺
最近的站越蓋越深,深到很多人寧可搭公車不想走下去
早期的路線多半很直
近期的路線越來越彎
一個小路人 wrote:
早期的路線開門速度很快,車一到站就開門,一關門就發車
現在的路線車到站都要拖個幾秒才會開門,關門後也要等好幾秒才會發車
所以像出入口這種越蓋越回去的例子不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