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你到底鬧夠了沒?
你要民粹我們就來講民粹,
新店區人口在新北市有捷運的行政區裡只排到第五!
http://www.ca.ntpc.gov.tw/230;DATA_Population/List

要怎麼接也輪不到新店第一個要求,這樣還有意見嗎?

現在這個社會從網路上知道點皮毛就自以為了解很多可以當專家,
那人家交通運輸軌道運輸是唸假的?
一個小路人 wrote:
捷運公司和台北市都會...(恕刪)

Biber wrote:
路人你到底鬧夠了沒?...(恕刪)


我家到目的地的設計才是正確的設計呀
lulalla wrote:
袋形軌是供臨時停放列...(恕刪)

1.袋形軌新蘆線沒設好像是當時政策因經費不足而刪掉~
2.如果依你的說法,捷運綠線除松山到新店外,區間車應可以延長到七張站~


一個小路人 wrote:
捷運公司和台北市都會...(恕刪)

1.淡水線這邊的人其實沒有那麼多人往新店,其實人潮大多只到公館或景美;如果能在中正紀念堂站去對面轉乘其實無差!
2.最怕的其實是在中正紀念堂站換車時,對面的班次來的是往台電大樓站的,那還要等下一班其實才暈倒!因為中正紀念堂站離台電大樓站其實才兩站,所以其實捷運綠線的區間車松山只到台電大樓的使用效率一定很差,不會比現在好多少!

a161622 wrote:
2.如果依你的說法,捷運綠線除松山到新店外,區間車應可以延長到七張站~

七張站的袋形軌是拿來給小碧潭支線使用的,所以說無解。
台北捷運越後面蓋的路線就越不捷運
真正的捷運幾乎都是早期蓋的路線
後面幾乎只剩美觀而已

早期的捷運站站體都比較淺
最近的站越蓋越深,深到很多人寧可搭公車不想走下去

早期的路線多半很直
近期的路線越來越彎

早期的路線開門速度很快,車一到站就開門,一關門就發車
現在的路線車到站都要拖個幾秒才會開門,關門後也要等好幾秒才會發車

所以像出入口這種越蓋越回去的例子不意外了
一個小路人 wrote:
捷運公司和台北市都會回你:這是原始的設計
但難道原始設計,就代表是對的設計?
台北捷運的設計本來就錯誤連連
從木柵線火燒車 文湖線頻頻當機
甚至是軌道鋪設錯誤,導致淡水新店線一定得分家
在淡水線觀察就可得知,大部分的旅客都是往新店的居多,往象山反而寥寥無幾
但卻要多數往新店的轉車,這難道不是一開始設計路線時的錯誤?
既然轉個車不會怎麼樣,為什麼不是象山到台北車站來轉車,而要新店轉車?
如果說軌道配置就是這樣,甚至顏色一開始規劃就那樣,那是不是應該說一開始規劃就錯誤?
看過很多版本的路線圖,都是淡水新店一條線
但是最後卻選擇淡水新店不同線的路線,是不是一開始決策就錯誤?
依照目前營運模式來看,就算是決策錯誤也還有得彌補,幸好有蓋一條橫渡軌可以讓淡水新店得以直通
也還有松山台電的營運模式
都已經讓台北捷運有修正錯誤的機會,卻還要硬往當初"錯誤的原始設計"來走
根本該說捷運局不知變通 死腦筋 一整個公務員心態

前面該說的都說過了,那麼我就來檢討你一整個的錯誤認知和錯誤堅持,甚至是錯誤的解讀
1.沒有一項交通設施是完美的,就連你最愛的台鐵也是如此,而且還比北捷嚴重
誤點是家常便飯、東部幹線排一堆無法站立的列車影響運能、平交道事故連連、出包就推給司機,死不認錯
光這幾點,我也可以認定台鐵就是一整個錯誤
再者,你所謂的正確又是哪種正確?要大家都同意你的言論才叫做正確?
這種搞專制的做法,請恕我無法苟同!
2.往象山寥寥無幾才是好事,這就代表不會有更多人來擠
達成疏解人潮的效益,何來錯誤之說?
依我看,你的論點完全和大家的希望、北捷的政策背道而馳,這才是錯誤的認定和結論
3.一開始的規劃是錯誤,那麼照你的理想去設計才是正確的嗎?
你不妨來辦個投票看看,有多少人是同意你的?
不過我想也沒必要,光是相關的回覆就一面倒的反對你的論點佔多數
更何況時空背景的差異你一直都忽略

4.請問規劃北捷路線時,你人在哪裡?有參與嗎?
核定路線時,你人在哪裡?有參與嗎?
審核通過可行性評估時,你人在哪裡?有參與嗎?
要開工之前,你人在哪裡?有參與嗎?
準備開公聽會時,你人又在哪裡?有參與嗎?
當你還可以振振有詞指控北捷死腦筋公務員心態時
你那個論點為何不早在北捷路線出來之前,先向北捷反映呢?

還是,你把這裡當作你馬後砲的地方,然後一律無視別人反對的點?
又或是你不知哪來的自信,只要在01不斷鼓吹你的論點,就可以推翻北捷現有的規劃、措施等,然後乖乖照你的論點來實行?

最後,你的解讀實在錯得令人無語,什麼叫做所有路線統統要繞進台北車站才是正確的?
把台北車站擠爆才是你的正確方針?才是為高鐵、台鐵著想的方針?
硬把象山拉到台北車站轉車,好利於你在地人的方便,這就是你所謂的正確方針?
若我是象山居民,肯定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甚至否定你那些不切實際的妄想

更會否定你只會拿你擅長用開車的論點,以政治語言的方式去強迫別人接受
這樣的論點請問還要占用多少網路資源?
反正說再多北捷也不會理你,台北市也不會理你,郝市長更不會理你
一個牽一髮動全身的還不一定公正且正確的論點,怎麼能說實行就實行呢?

一個小路人 wrote:
台北捷運越後面蓋的路線就越不捷運
真正的捷運幾乎都是早期蓋的路線
後面幾乎只剩美觀而已

所以你的美好南北大動脈、信義接松山想法,也是早期的
金大議員也已經放棄當初的想法不再堅持
到現在也只剩你一個人在那邊覺得才是正確的
你不覺得你這樣的堅持,是多麼的不識時務...?

一個小路人 wrote:
早期的捷運站站體都比較淺
最近的站越蓋越深,深到很多人寧可搭公車不想走下去
早期的路線多半很直
近期的路線越來越彎

請指出近期的路線哪裡越來越彎?不就是一個L型而已嗎?

再者,公車停的站那麼多比捷運更慢,光通勤族都不願意了
看來連高雄捷運都不適合你,台南公車路網比較適合你

一個小路人 wrote:
早期的路線開門速度很快,車一到站就開門,一關門就發車
現在的路線車到站都要拖個幾秒才會開門,關門後也要等好幾秒才會發車
所以像出入口這種越蓋越回去的例子不意外了

嘛,你長期待在台北車站的結論就只有這樣而已?
你要不要去別的站看看是否也是如此呢?

我很好奇,你究竟對台北捷運了解有多少,才會有這麼食古不化的想法
請給我你的電話、E-mail、LINE、FB...
然後約個時間,我帶你去搭遍台北捷運所有的車站,順道參觀北捷行控中心和公司,你看如何?

差點忘了
我要你出面回應的要求,要不要花點時間來回覆呢?
不要射後不理喔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54&t=4073421&p=4#52536678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54&t=4073421&p=5#52599589

最後的出入口議題,殊不知有些出入口都是迫於空間問題而不得不如此
既然你這麼雞婆,那乾脆請你自行來設計先進的出入口
記得把設計圖附上來,然後想辦法說服所有人唷~我隨時都等著你的回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