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這是不是不符合行情的都更條件?


a705209 wrote:
當建商提出用50萬買台北市一層樓就知道是誰肆無忌憚



Hi~
我住內湖,
据說,內湖路某個十字路口(內湖路上),1坪多的店面,
建商花1200萬買下(1坪多的地).


像我前面說的,
我家的地商三..
建商給的條件,,,
標準容積率,我們拿6成,
獎勵容積率,我們拿5成,
只算地皮,不算建坪..
改建好,地主由下往上拿,建商由上往下拿.



59478 wrote:
Hi~我住內湖,据說...

我家的地商三..
建商給的條件,,,
標準容積率,我們拿6成,
獎勵容積率,我們拿5成,
只算地皮,不算建坪..
改建好,地主由下往上拿,建商由上往下拿.

(恕刪)


我家在大同區商三,建商給的條件跟您提的一模一樣.
不過戶數多,很難.政府又不出來主導,只推給建商.住戶又不太信任建商,也不懂,所以囉!!
您那邊有談成嗎?
其實我個人並不反對都市更新,只是要人從不反對變成為反對而反對的理由太多,
如果政府肯盡責任的話,人民們應該怨言應該就會少一些,
其實我的偏見是真的覺得,社會是不公不義的,
都市更新的前提,就是一定要有土地,有土地就會有所有權人,
再另外加上建築物和其他等等,然後把舊的變新的,
用簡單的和單純的想法想,
為什麼,提供了土地讓建商蓋,建商的利潤豈有大於地主的理由?
我的土地要讓人家拿去賺錢,然後我就固定的在那邊握著"更新後的價值",
當然,或許分配的利潤大於建商,但是誰能確定你手中比建商多?
蓋房子要成本經費,而且這成本是共同分擔,這是很公平沒錯,
如果建商的成本估的正確穩定且合乎常理的話,照理說都更應該就會很順利,
會不順的就只剩下利益分配有紛爭,然後繼續不良循環。

這次的經驗讓我變的很怨天尤人
我不知道會拖多久,也不知道精神體力還可以撐多久,
行政院長吳敦義都說房地產是經濟的火車頭產業了,
人民就只好當軌道和枕木呀,不然這個火車頭怎麼跑,
阿九仔也是不太食人間煙火的半仙,
反正當官的上任後財產都是暴增, (P.S.我沒有任何政治立場,我對那些東西已經沒感覺了。)
打個比喻就是"女人生產的痛,男人永遠無法體會!"的那種感覺,
遇到這樣持續惡化的事,也讓我工作差點不保,因為每天都魂不守舍
僅此了,只能苦中作樂,等著政府火車頭從我的身上壓過去~~~

謝謝各位的關心與意見提供。



a705209 wrote:
其實我個人並不反對都...(恕刪)


其實不會撐太久 ,
建商也是有這兒沒魚改別窟的 ,
耗一段日子沒成果也會放棄 ,
胎死腹中後又是20年的等待

聽不太熟的朋友說 ,
通常去跟縣市配合談 ,
能成功的10件通常只有1件 ,
看來條件開多好多爛都沒差 ,
反正談不成
所以你也別煩心 ,
做場夢的比真都更的比例高多了

1/10算很高了.......

Joy-C wrote:
其實不會撐太久 ,建...(恕刪)
都更, 難難難....


ycwu823 wrote:
只能說樓主真是辛苦了...(恕刪)

badman5408 wrote:
我家在大同區商三,建...(恕刪)



當然沒有~~
談10幾年了~~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