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台北南港區,近來因都市更新,建商很“積極”的來跟我們討論,甚至都上法院討論了呢!

其實沒有反對都更,只是我們不想被愚弄而已,在此請教各位了,謝謝。
以下是該基地資料:
分區為住三,容積率225%,建蔽率45%
建築基地面積2,398.06平方公尺(約725.4坪)
建商開公聽會的資料上另有寫
設計建蔽率 44.97%
申請更新獎勵容積2,697.82平方公尺(50%)
申請停車獎勵容積840平方公尺(15.57%)
設計容積8,933.31平方公尺
總樓地板面積19,049.65平方公尺
地下四層,地上十五層
環境
約在板南線南港站和南港世貿站的中間,離南港軟體園區步行3分鐘,
該街為8米巷道,街口臨南港路一段,街底臨正在興建的20米道路。
由於這一帶舊違章建物占多數,且平均屋齡都在30年以上,而建商開的條件是:
◎有建物沒有土地的
(一)一樓部分:分回面積=實測面積 × 70 %
分回價值=分回面積 × 更新後1樓~5樓平均單價
(二)二樓以上,以實測面積為準,每坪補貼4萬元
◎有土地的
每1坪土地換1.7坪建坪
問題來了,既有部分土地也有建物,這是該怎麼換?
土地所有權約有9坪,換算後是9×1.7=15.3建坪。
一樓約40坪,分回面積是28坪,
二樓約35坪,補貼金可拿140萬,
綜述條件應該是可換得15.3+28=43.3坪含公設另加140萬的補貼金,
另外還說要捐出1坪土地作公共道路建設,這是什麼意思?
我爬文過後的感想,是不是這間建商開的很不合行情價?
條件說明又含糊不清,讓我懷疑到底是我太笨還是建商太賤。
因有其他的共有地主跟建商合謀,將我們“連談都還沒談”的住戶直接告上法院要求拆屋還地,目的當然就是壓低條件迫住戶答應,加上有該區大門姓地主黑白兩道背後撐腰,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該如何自力救濟,還有台灣人的不團結特性,前面的說後面是釘子戶,後面說前面是白癡,這樣的一來一往,實在很令人難以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