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存錢和死薪水(三不,不投資,不理財,沒有父母幫忙),台北市的2千萬的房子到底有多少人買的起?

網上很多人仇富,心態真要不得,老實說,小弟我去年要交所得稅超過100萬,開始時很不爽,覺得政府只拿薪資所得開刀,後來想想,有本領的人都有美國的身分,開曼的OBU,香港匯豐的帳戶,外加上海的房,深圳的二奶.

反思後發現自己格局太小,本領太小,該好好檢討自己,罵政府對我一點幫助也沒有. 心結一開,努力工作+玩股票,最近剛加薪超過10%,且四月股票也漲了不下200,正面思考吧!
版大跟我一樣 開一個只是想分大家分享討論的版 結果只是討打 大家只不過是想拉張板凳來湊熱鬧而已 這種文為炮火連天個3天 之後就沉下去了 50個回復 只會有2個是認真回答參予的

不過 投資有賺有賠又有風險 長久下來會賺錢的 都是在股市基金期貨打滾 教父級的人物
沒有0.01個巴菲特 也有0.03的阿土伯天分吧
現在的錢 能每個月存5萬的話 一年才60萬 還要存個34年 才能買的到 但是那個時候你的錢都不知道多小了
而每個月能賺4萬塊的台灣人呢 能有多少個
又有多少個賺得起4萬以上的人有健康的身體 能有3不 不早起 不用加班 不會被才裁員

如果不投資不理財又沒有父母靠 =只會存錢 =不能創業
除非中樂透 發票頭獎3張-贈與稅 路邊撿到支票 外星人送錢到你家 當某名人的老婆或老公 離婚又可以拿到一堆錢 還是家中小貓小狗放飼料的破碗是2000年前的古文物 這些沒建設性的想必又會多好幾個
肯定有人會砲我 甚至還多想幾個無厘頭的

建設性一點的就是 台北是這種靠投資客 政府 建商 吹起來的泡沫中有一天會破掉
到時候會倒的一定是銀行 當投資客 建商 都破產的時候 也沒錢還銀行了
這時候會有一堆土地法拍 賤賣 變現金 台灣人民造成恐慌性提款 怕政府救銀行 政府倒 倒光光
要不然放給銀行倒 多存一點錢的都一起賠進去了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 全台灣的人都不要在台北市買房子 讓供給者無限大 因為需求等於0
當投資客和建商都發現 手頭上的生財工具 只是在自相循環的時候 就是該死的時候了

因為吹泡泡的 也是最後搓破砲砲的人

我大膽的說 台灣平均薪資只有2萬7而已 現在大部分工作 正職都落在2萬5
而能賺3萬的 沒半師 也2手 或是很少加班的技術員
而台灣能賺4萬以上的 傳統產業 是在做甚麼的呢?
蛋糕2手/2手頭 麵包2手 連鎖店店長 經理 小型電子場工程師 有案子沒案子的攝影師
軍中被士官長/連長 狗幹得上士 每個月有8天的假 4天都被吃掉 連特休都是擺好看的
站SMT 包裝/測試技術員 還要每天工作至少12小時 一天能休幾天還不知道 在淡季的時候 只能等無薪假
車子賣沒幾台的機車行老闆(老舊機車行 只有一個老闆的那種)
菜市場隨車 那種阿比廣告搬高麗菜的工人 每天都凌晨起床


kobenein wrote:
這句話怪怪的
我不投資不理財每個月存3萬


這句話怪怪的
存錢不是理財的一部分是什麼?
就算有投資理財,還是相當困難。
其實類似問題我也常想到,也常懷疑現在的受薪階級要如何買的起台北市房子,不過建議樓主的標題可能需要稍微修改,譬如:

「 受薪階級光靠死薪水(三不:不是天上掉下禮物、不非法投資、不靠他人幫忙),台北市的2千萬的房子到底有多少人買的起?」

不是天上掉下禮物,例如樂透、撿到錢等等
不非法投資,指不靠內線交易、高利貸放款等非法投資等,可正當投資股票等,
不靠薪水之外的幫忙,例如不靠 父母、家人、老婆、岳父母、朋友等等的資助。


在這三不的條件下,不知道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讓一個受薪階級,正常生活(歷經單身階段獨居在外,每月需付一點錢給父母,成家後生兒育女、養家活口的階段,然後最後還能買的起2000萬的房子?(先不管付完貸款好了)

也許少數人有這能力,但我身邊還真的沒這種例子,請大家幫忙釋疑吧,實際上該怎麼做才能辦到呢?(假設從現在開始計算好了,該如何正常領薪水、投資、理財、負擔家計等,才辦得到?)....

suchemin wrote:
如題,台北市看的起得...(恕刪)



應該是比較沒有辦法的。2000萬的房子應該不是給首購族買的,有比較多的比例是給換屋及投資者買的,


應該比較少人一口氣買2000萬以上的房子,通常是先買差不多1000多的房子,之後再一買一賣去買貴一點、環境好一點的。


suchemin wrote:
如題,台北市看的起得...(恕刪)


三不,不投資,不理財,沒有父母幫忙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少宅在家裏,多出門參加一些社交活動,比如說教會活動之類。
版大的觀點也許就會改變啦。
雖說有限定三不,但應該還可以考慮交個富家女,拼30年免打拼的機會。
插個話,這讓人想起 郭台銘老大曾經在造訪南京中山陵時,看到國父建國大綱,提到的感想:「土地因政治改良,社會進步而增價者,利益當為全民共享。」....只是到目前為止,中華民國政府都沒做到罷了。

在民主社會,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選出「沒擁有台北市房產的候選人」來擔任相關首長、民意代表,如果真的這樣的話,保證問題立刻解決。

jacky123456789 wrote:
投資理財錢就一定會變...(恕刪)


叫你去投資理財又不是叫你去賭博,
還十賭九輸勒!
我只是沒花掉而以欸
而且我也沒限定一個月可以花多少要存多少
這樣可以算是有在理財??
螢幕花到 wrote:
這句話怪怪的
存錢不是理財的一部分是什麼?
I love Vancouver!

suchemin wrote:
如題,台北市看的起得...(恕刪)

你可學我
搬來台南住
這裡房子便宜
3房2廳2衛1平面車位也不到300萬
地點也還不錯
且我退伍後存了頭款20萬就買了
如今還沒40貸款也還清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