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ykimo wrote:政府的收入來源是誰? 有錢人 我極度不同意這一點,每年政府的歲收有8成以上是屬於薪資所得稅而來,政府每一次減稅最大受益者通常都是所謂的資本利得者,搞不好我繳的綜所稅比那些大老闆的綜所稅還多.............千萬不要不相信,因為這些大老闆請得起會計師,而會計師的工作就是如何用政府的所謂優惠減稅措施來合法逃稅.
kennyisman wrote:我極度不同意這一點,每年政府的歲收有8成以上是屬於薪資所得稅而來,政府每一次減稅最大受益者通常都是所謂的資本利得者,搞不好我繳的綜所稅比那些大老闆的綜所稅還多.............千萬不要不相信,因為這些大老闆請得起會計師,而會計師的工作就是如何用政府的所謂優惠減稅措施來合法逃稅. 你查一下總稅收就知道不是這回事。綜合所得稅總金額在三千五百億到四千億左右,總歲入在一兆三四千億,怎麼可能綜所稅會到歲入的八成?
出社會才兩年,貸款一千八百萬,那每個月至少都要繳個七、八萬房貸吧~太不可思議了~我覺得是唬爛的~若是自己繳絕對不可能,除非他是「自己創業的老闆」,不然一般年輕人的薪資,就算夫妻或男女朋友也繳不起~最可能的是父母支助買的,只是不好意思說,才說自己有貸款很多~
沒想到今天有這麼多人私底下pm因為講的都差不多我就一起回覆好了今天股市大跌 老實說 就算之後持續跌個幾天也不會對於台北房市有什麼大的變化(頂多議價空間一點點點加大一點)當然 也有人說 電子廠商好像已經有幾家即將開始或考慮放無薪假不過 要確定是大的經濟衰退或是金融風暴老實說 人都是要過了一陣子才會死心要過一段時間才會確認所以 短期真的不會有什麼影響如果真的房價有下去一點 我也建議如果你是自住或短期就有急迫需求 經濟壓力又可以負擔(或是你家裡環境小康以上)其實還是可以考慮在你覺得還算勉強合理的價位買下沒有人可以買到絕對的低點 也沒有人可以賣到絕對的高點不過如果你不急或是經濟壓力也很大的情況下在當下買不如租的環境下 現在租方一堆案子可以供大家選擇以大小來說 找間便宜的案子住下來也不是什麼難事(想想也有趣 日本房價漲不起來 租金卻維持高價 台灣卻剛好相反)不過依照上次金融風暴的經驗其實就算房市有下來老實說 對於大家也不見得是好事建商仲介代銷掛點 銀行也會受到影響最後還是全民買單只能寄望有哪個執政人士可以建立一個健全的房市透明制度至於希望短期股市的回檔 就希望靠房市多頭賺錢的人低頭個人覺得是真的有點過於天真了(有稍微點年紀的人應該知道 就算是房市跌到慘的時候 你看到全部媒體新聞也都是建商仲介喊的買進)(因為會有很多人都一直說都跌成這樣了不會更低了 試問會有哪個建商仲介會跟大家說會跌呀不要買唷)給大家參考一下囉
半點不由人 wrote:(有稍微點年紀的人應該知道 就算是房市跌到慘的時候 你看到全部媒體新聞也都是建商仲介喊的買進)(因為會有很多人都一直說都跌成這樣了不會更低了 試問會有哪個建商仲介會跟大家說會跌呀不要買唷)給大家參考一下囉 1995~2002年,真正房市低檔時,媒體完全沒有任何房市的新聞,也不會有談話型節目談房屋。當時唯一跟房市有關會上新聞的,就是大建商大財團倒閉或紓困的新聞。當時最風神的建商,是保守的冠德建設,從不養地買地,都簽一些市中心小面積建地地主,蓋小套房騙年輕人去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