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拉 wrote:
20 年前,板橋新埔...(恕刪)
我就是這個例子的B
而我姐姐是這個例子的A
首先所有事都有其經驗值及專業度
熟悉股票的人不會去存紅茶
再來
當人一輩子都沒接觸過投資
你跟他說理財型房貸可以買股票
甚至低報酬率的債券特別股等等
可以低風險套利...等等一大堆
結論是他會聽不懂....
因為他從來沒接觸過
最後去買了莫名其妙的投資型保單
幾乎沒利息的儲蓄險
奇怪的高風險基金
姐姐房貸是繳完了
一間房子自住一間出租
但是這樣的投報率=.=
她執業收入可能是我薪資兩倍
但是她卻沒太多現金可以運用
最後
我沒買房要住哪裡??
基本上只要手上股票質押去繳頭期款
每年的股利繳房貸...還有剩...
只是買了也沒要住不知道買了能幹嘛
收租投報率比股票差
可期待的就是房價漲..
但是房子周轉週期長我膽小很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