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HaSue wrote:
這樣的論述稍嫌粗淺,把這論述拆成下面來討論吧:
1.有錢人都住台北的哪裡?
2.有錢人都買哪一種類型的不動產?
豪宅?華廈?中古公寓?透天?
3.有錢人在台北買不動產的目的是?
→是自住還是投資置產?自住想必也無法住滿全台北市的房子吧!在自住的前提下,是不會買這麼多房子的話,會買這麼多房子,想必是投資囉!投資的話,想必是要把房子轉賣(這還會牽涉到投資的標的是哪一種不動產)
4.延續3.,要賣的話,是要賣給誰?這個『誰』是否出得起這種價格?如果出不起的話,要嘛這些有錢人就死都不賣,價格高高掛等著房子折舊(流動性等於零),要嘛就是降價出售,將價格降低到客群承受得起的程度。
房價的漲跌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問 這些房子最後是要賣給誰?這些買方買不買得起?
買得起,價格就有了支撐力,買不起,價格就會崩跌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認為目前的房市泡沫化的原因(甚至未來也是泡沫化),因為在資金行情一旦退潮之後,對於這樣的高價,最後一手的自住客很明顯支撐力道不足,即便有錢人都往台北擠好了,除非都拿來自住,不然拿來投資轉賣,最後也一定要面對購買力是否負擔得起的問題。
我是不太相信有錢人有多到可以把台北的房價繼續稱高個幾十年啦(我甚至認為不會超過六年)。當熱潮過了之後,價格就會從台北市外圍區域開始往內修正,那些被炒高而偏離實際價值的屋種(EX:中古公寓)也會開始修正,問題只在於是怎樣的區域跟怎樣的產品種類支撐力道比較高而已。
其實我一想到台北還有台商回來投資置產,心裡就很想笑.......這讓我相信他們真的是愛台灣的
,...(恕刪)
本來想精簡一下的,但這些論述好有趣,所以還是大部分留下了
我大膽假設一下
1.你年輕、沒錢,至少不是有錢人
2.你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甚至你沒買過房子
3.你個性患得患失,不容易下決定
4.除了薪水或存款,你沒其他投資工具,頂多有定期定額買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