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彭老的談話已引起買方縮手了

今天一天,有關待賣房子的簡訊及電話一直進來
偏偏傳進來的都不是認識的仲介
有時因為在忙沒有接到電話,
由來電顯示知道是熟識仲介店中的電話
回撥之後,卻不是認識的仲介call我

找到熟識的仲介後,聊了一下
仲介朋友才偷偷告訴我
最近行情突然急凍了
我問他是沒有賣方還是沒有買方(心中想是不是價高到大家都惜售了)
他回答說
雖然賣方不多,但還是有
但最近的買方經過彭老的二次談話後
突然都不見了
可能太缺買方了,
所以仲介變的比較勤快了。

我心中想,如果真的是這樣

那.............

那些超硬的賣方可以降一下價了吧!!!


希望啦!
文章關鍵字
看起來似乎不錯,希望能持續下去,給投資客一點教訓,錢沒那麼好賺的,幫樓主頂一下。


個人覺得短期內
1. 明年股市的預期, 2.通膨隱憂未除, 3. ECFA未簽前, 未來還有期待(好或壞不知)

加上, 最近一年下手的投資客, 寬限期都還未過

--- 有撐, 就是量縮吧

這兩三年,這種多空的拉鋸,有機會一直持續, 直到整個經濟環境明朗
或是 有突發的新經濟因素, 例如國外的某個資產泡沫破了....

買或不買, 賣或不賣, 這種心裡的拉鋸也會持續好一陣子

大家也還有得"熱烈閒聊"

如有謬誤, 歡迎指教
meowytw wrote:
個人覺得...(恕刪)


我始終覺的
這波房地產快速上揚20%~30%
基本上不是房地產的價值變高
只是單純的貨幣的快速走貶使房地產的價值相對變高而已
房地產依然還是原有的價值不變或只是微揚
但大家持有的貨幣已不是原有的價值了

也許目前的漲勢已到了反應貨幣價值的平衡點
所以價格會暫時的停了下來吧!

但貨幣會不會回到原來的價值呢?
如果不會
那,可憐的薪水族就又被別人偷走了一大部份的錢而不自知了!
在這個北部地區房市板看來看去,好像房價議題真的是每天
最有得吵的話題。
其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不管是看多或是看空的人,都會引用一些自己附近的狀況來
引述出多空走勢的推測、現象、論調。
比如:聽朋友說...聽某仲介說...鄰居說...等等的口吻。

但是從統計學的觀點來看,這些都是個案,只是整個母群體中的一個觀測值而已。

舉例而言,全國某年齡層孩童零用錢的多寡,
假設目前的真實情況是都會區的小孩零用錢較多,平均100/天;
而鄉村地區小孩零用錢較低,50/天。
有一天你在鄉村發現了兩、三位小孩跟你說他們的零用錢最近從每天50增加到每天100,然後說,這樣看來
是不是代表鄉村的孩童零用錢越來越多,甚至接近都市呢?

我想一般人都看得出來這個推論是錯的,因為真的要做出結論就是要用有效的抽樣方法去做一個統計。

對房市而言,近期內我本身是不太樂觀,因為這一波上漲幅度太快,很明顯的台灣的總體經濟環境並不足以
支持這樣的價格。只是可能是熱錢流竄、通膨隱憂,政府救市景氣剛有點回升時,擁有資金部位的投資客或是一般散戶對股市前景信心不夠而將資金轉換為不動產。
我想講的只是,這些以自己身邊為例的個案,並不足以反映真實狀況,何況房市非常受到區域性的影響,
同樣是信義區,吳興街跟松仁路就天差地遠;同樣是士林區,官邸跟社子島也是天壤之別。今天社子島的房仲
跟你說唉,價錢已經砍了,但很難成交。而官邸附近的房仲跟你說,這種天價成交量還是很大,可見房市熱透了。

彭老話也才說出沒幾天就出現效應,全台灣的房市受一個人的指使那也太可怕了。
還是要綜觀整個台灣的環境、經濟指標、區域公共建設和發展因素來看房市比較理性。







最近買方不再追高了
因為真的漲了很高,南部也是
上個月問一個建案,建商說已經出清
前2天經過竟然還在賣,無緣無故怎會多出來呀
原來是之前建商預期會在漲所以不賣
現在看到情況不對又丟出來賣,
可是買方也不敢追了
所以~再看看吧!
台北縣市的價錢漲到這邊,賣方又拼命開天價,買方想追也是力不從心吧
現在的價格也是多數決定在投資客手上,墊高的房價不會因為彭的話就跌,除非買方都消失,但目前沒有跡象

建商沒有倒閉,仲介沒有關店,法拍屋沒有增加,諸如此類,要降有機會,然成數應該是有限。事實上買得起的

真實買方多數已買後,剩下來無法追價的買方,假使縮手之後價格依然不動如山,接下來就好玩了
bbe022001 wrote:
我始終覺的這波房地產...(恕刪)


我也這樣覺得
貨幣貶值
倒楣的還是還沒將現金換成房子的人們
因為想要換到房子,又要在貼錢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