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聞

賣國有地引房價漲 吳揆急踩煞車

TVBS新聞 (2010-03-02)

台北的房價不斷高標,連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都說買不起!上午台北法院的法拍屋又創下歷史新高,敦化南路1段的25年中古屋,平均每坪91.5萬成交,跟3個月前附近每坪62萬的行情相比,整整漲了將近4成7,很多專家就把矛頭指向國有財產局,因為只要建商和財團搶標台北市的精華地之後,常會用「養地」手段來哄抬地價,周邊的房市立刻飆漲一輪,所以行政院長吳敦義下令財政部剎車,暫緩出脫台北的精華土地。

每隔一小時,就被對面復興國小的鐘聲吵一次,但這戶敦南SOGO旁的25年的法拍屋,完全不受影響,成了法拍屋王,因為一坪91.5萬被買下,創歷史新高。不動產研究員洪暉琚「它總共吸引了總共29封標單,也就是有29位人士進行搶標,因為它是在台北市『精華地區』。」

房價天天飆,時間推回3個月前,當時藝人廋澄慶以5590萬,買下90坪的中古屋,每坪62.11萬就讓人側目,上星期大安路又飆到每坪80.66萬,沒想到3月2日又創紀綠,一坪91.5萬,算一算,3個月房價飆升47.3%。

房價高,有人把問題指向國有財產局,因為精華地一旦被財團建商買走,不管蓋豪宅或是養地吵地皮,周邊房價就一直漲,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今年1月仁愛路2段1百多坪土地賣出後,附近的鴻禧大樓,一坪從80萬漲到110萬。

去年國有財產局賣了108億,今年變本加厲,又有700多億的土地要賣,為了防止炒作,吳院長願意踩剎車。吳敦義:「我請財政部就這個時候。」立委:「再重覆一次?」吳敦義:「請他暫停,對台北市精華區的國有非公用土地的標售。」

這一喊卡,台北市3月11日要出售的土地,包括讓建商流口水的信義路4段,底價3.56億的精華地,以及文教區連雲街,以及內湖和中山北路1段這幾筆,確定停止標售,政府急踩煞車,希望能讓不斷飆升的北市房價速度跟著減緩。

============================================================

才說不會再釋出台北市精華區國有地 今天又接著有大安區法拍屋成交價創新高
物以稀為貴 難道就永遠把國有地留著不賣嗎?
吳敦義其實錯了
與其完全不賣
為什麼不要全部一次釋出
多到所有的人建商、地主都買的到
價錢自然不會標高

說真的這不是政府的錯
完全是市場決定的走向
如果就是有這麼多有錢人
這麼多台商要回來置產
小老百姓能怎麼樣呢

不要住台北市就好了不是嗎?
文章關鍵字
政府如果有點LP的話 把這些國有財產地來蓋遊名收容所 焚化爐

房價看他還漲的起來嗎 打倒投資客 打倒財團

當資本經濟來到盡頭 貧富差距加大 底層的人少了希望 或許就要靠社會衝突靠著共產主義來重新分配財富

依照現在的經濟結構不就跟以前君王時代 貴族與平民 社會階級世襲著 代代相傳 底層的人永世不得超生

馬克思主義百年前就預言了 共產主義-資本主義-共產主義.......循環著
大家要小心!工商大老黃茂雄:房價差不多到頂、當心泡沫

http://www.nownews.com/2010/03/02/91-2575289.htm
對於吳揆宣布暫停國有北市精華國有地的標售,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黃茂雄2日則表示,目前看起來房地產的確是滿熱絡的,也應該到頂點差不多了,不過,「我隔行如隔山,也不敢做很多預測」,政府與業者應該坐下來談
這句話讓我很擔憂~他們會談出抑制房價的方法?小弟存疑
野馬GT500 wrote:
政府如果有點LP的話...(恕刪)


如果政府有一點LP的話,蓋國宅然後跟星加坡一樣,只賣房屋的使用權,土地還是政府所有

台北縣市裡面多蓋一點這種房子,保證平穩價格的功效,但現在是政府帶頭炒房地產(因為國庫要有收入)

繼續這樣惡性循環下去,看政府可以撐到甚麼時候,不過請政府撐到我的市井小民有機會脫產到國外以後

再來爆,因為我不想要這樣的爛政府爆了以後,帶著大家一起跳海
我是建議台北在炒高一點

讓市民一起痛苦 這樣才能產生強大的民怨壓

房價炒高最好配合稅率增加以及嚴格查稅 讓市民痛不欲生

這樣才會上街頭抗議鬧大阿

現在這樣還不夠高 市民只會上網打打嘴砲 偶爾抱怨 還是會繳房貸阿

等到大家都倒了 才會顯現出問題的嚴重性

這時候 政府才會開使補洞拉

請全力支持繼續炒 炒越高越好



bobshih wrote:
我是建議台北在炒高一...(恕刪)



政府補洞的錢那來??? 還不是納稅人辛苦錢?? 拿納稅人錢貼給建商,投機客..這國家還有救嗎?
得標國有地的建商

一、要限一年內開發建地(防止養地),

二、要使用自有資金,不能辦理土建融資!
哼!! 政客

吳揆(政府)根本就是一個被與論牽著走、只為選票的傢伙。
只知道討好民眾,卻沒有實質的政策與對應配套。

暫時禁止精華區國有財產局土地標售!!!!

暫時 (所以隨時可以解禁啊...)
精華區 (如何定義精華區/非精華區?)
國有財產局 (那非國有財產局勒? 前幾天國防部不是才說要賣地還債給中央嗎?)

治標不治本
以前發生了多少土地標售案是政府圖利財團的??辦到哪裡去了??
為何不嚴加管制金控與壽險業的土地開發(很多都是建商背景,拿我們的錢去炒樓、再賣給我們....)

產業失衡、大者恆大、M型社會只會更嚴重.......
前陣子有塊公有地賣出高價, 一坪600多萬,
報紙大篇幅報導, 一堆人痛罵政府是炒高房價的推手,
行政院長因此裁示最近暫緩賣地~

看到這種新聞實在令人覺得啼笑皆非, 也證明台灣有很多人都欠缺判斷能力,
這個土地是有供需的, 政府不賣地, 市場上土地供給更緊縮, 只會讓私有地更搶手賣價更高而已,
哪有壓低土地價格的效果?
再者, 政府賣地收入歸國庫, 基於為全民把關的原則, 當然是賣越高越好, 難道要賣很低圖利財團?
但有些人就是覺得:公有地賣高價 = 炒高房價, 覺得政府應該動用公權力壓低房價, 確保他可以用低價買到房子,
(K的OS:這種人就算大安區一坪跌到二十萬, 他也不敢買拉!怪東怪西就是不怪自己?!)
如果依照這種思維邏輯, 那乾脆宣布私人房屋買賣一坪不能超過30萬, 否則買賣無效好了~

況且, 市場上畸零地的價格通常會比整地高很多, 因為那是最後一塊拼圖阿, 拼全了建築基地才會完整,
所以一坪賣到600萬元會很奇怪嗎?人家財團評估過覺得划算就好, 我們也沒必要過度反應~

---------------------------------------以 下 為 新 聞 評 論----------------------------------

蘋論:政府賣地很對
2010年03月03日蘋果日報
國有財產局大賣土地,尤其台北市精華區每坪賣到600多萬元,引起爭議,吳敦義趕緊喊停。

去年行政院做的「民怨」民調,第一名就是房價太高,百姓買不起。

現在由政府主動炒高,擔憂將對民怨火上加油,也似乎與庶民經濟政策相牴觸。

這是很多人批評政府賣地的原因。

但從自由市場經濟的角度看,有需求就有供應,政府口袋裡裝著那麼多地做什麼呢?

現在財政吃緊,出售土地有何不可?

越貴越好造福全民

那些土地不賣,難道平民百姓就買得起房地產了嗎?

政府提高售價是為國庫著想,有什麼錯嗎?

如果為求平抑房地產,政府賣地賣得便宜,那才圖利建商哩。

賣得好價錢,是政府應該做的事,利益全民均沾。

要平抑房價,就賣出郊區的政府土地,與建商協議興建大量平價住宅,

再把高價出售精華區土地的收入,用來興建捷運通到郊區平價的社區,

而讓精華區的高價土地由建商興建豪宅,以增加都市的壯麗景觀。

其實,精華區的房地產無論如何是一般民眾買不起的,全世界大都會都是如此;

連自稱社會主義的中國上海、北京都如此,台北何能獨免?


台灣有很多人老用社會主義的角度看經濟問題,反對政府高價賣精華區的地,就是其一。

從公共利潤的角度看,政府賣地越貴越好,表示圖利全民,而非建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