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聞
賣國有地引房價漲 吳揆急踩煞車
TVBS新聞 (2010-03-02)
台北的房價不斷高標,連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都說買不起!上午台北法院的法拍屋又創下歷史新高,敦化南路1段的25年中古屋,平均每坪91.5萬成交,跟3個月前附近每坪62萬的行情相比,整整漲了將近4成7,很多專家就把矛頭指向國有財產局,因為只要建商和財團搶標台北市的精華地之後,常會用「養地」手段來哄抬地價,周邊的房市立刻飆漲一輪,所以行政院長吳敦義下令財政部剎車,暫緩出脫台北的精華土地。
每隔一小時,就被對面復興國小的鐘聲吵一次,但這戶敦南SOGO旁的25年的法拍屋,完全不受影響,成了法拍屋王,因為一坪91.5萬被買下,創歷史新高。不動產研究員洪暉琚「它總共吸引了總共29封標單,也就是有29位人士進行搶標,因為它是在台北市『精華地區』。」
房價天天飆,時間推回3個月前,當時藝人廋澄慶以5590萬,買下90坪的中古屋,每坪62.11萬就讓人側目,上星期大安路又飆到每坪80.66萬,沒想到3月2日又創紀綠,一坪91.5萬,算一算,3個月房價飆升47.3%。
房價高,有人把問題指向國有財產局,因為精華地一旦被財團建商買走,不管蓋豪宅或是養地吵地皮,周邊房價就一直漲,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今年1月仁愛路2段1百多坪土地賣出後,附近的鴻禧大樓,一坪從80萬漲到110萬。
去年國有財產局賣了108億,今年變本加厲,又有700多億的土地要賣,為了防止炒作,吳院長願意踩剎車。吳敦義:「我請財政部就這個時候。」立委:「再重覆一次?」吳敦義:「請他暫停,對台北市精華區的國有非公用土地的標售。」
這一喊卡,台北市3月11日要出售的土地,包括讓建商流口水的信義路4段,底價3.56億的精華地,以及文教區連雲街,以及內湖和中山北路1段這幾筆,確定停止標售,政府急踩煞車,希望能讓不斷飆升的北市房價速度跟著減緩。
============================================================
才說不會再釋出台北市精華區國有地 今天又接著有大安區法拍屋成交價創新高
物以稀為貴 難道就永遠把國有地留著不賣嗎?
吳敦義其實錯了
與其完全不賣
為什麼不要全部一次釋出
多到所有的人建商、地主都買的到
價錢自然不會標高
說真的這不是政府的錯
完全是市場決定的走向
如果就是有這麼多有錢人
這麼多台商要回來置產
小老百姓能怎麼樣呢
不要住台北市就好了不是嗎?
報紙大篇幅報導, 一堆人痛罵政府是炒高房價的推手,
行政院長因此裁示最近暫緩賣地~
看到這種新聞實在令人覺得啼笑皆非, 也證明台灣有很多人都欠缺判斷能力,
這個土地是有供需的, 政府不賣地, 市場上土地供給更緊縮, 只會讓私有地更搶手賣價更高而已,
哪有壓低土地價格的效果?
再者, 政府賣地收入歸國庫, 基於為全民把關的原則, 當然是賣越高越好, 難道要賣很低圖利財團?
但有些人就是覺得:公有地賣高價 = 炒高房價, 覺得政府應該動用公權力壓低房價, 確保他可以用低價買到房子,
(K的OS:這種人就算大安區一坪跌到二十萬, 他也不敢買拉!怪東怪西就是不怪自己?!)
如果依照這種思維邏輯, 那乾脆宣布私人房屋買賣一坪不能超過30萬, 否則買賣無效好了~
況且, 市場上畸零地的價格通常會比整地高很多, 因為那是最後一塊拼圖阿, 拼全了建築基地才會完整,
所以一坪賣到600萬元會很奇怪嗎?人家財團評估過覺得划算就好, 我們也沒必要過度反應~
---------------------------------------以 下 為 新 聞 評 論----------------------------------
蘋論:政府賣地很對
2010年03月03日蘋果日報
國有財產局大賣土地,尤其台北市精華區每坪賣到600多萬元,引起爭議,吳敦義趕緊喊停。
去年行政院做的「民怨」民調,第一名就是房價太高,百姓買不起。
現在由政府主動炒高,擔憂將對民怨火上加油,也似乎與庶民經濟政策相牴觸。
這是很多人批評政府賣地的原因。
但從自由市場經濟的角度看,有需求就有供應,政府口袋裡裝著那麼多地做什麼呢?
現在財政吃緊,出售土地有何不可?
越貴越好造福全民
那些土地不賣,難道平民百姓就買得起房地產了嗎?
政府提高售價是為國庫著想,有什麼錯嗎?
如果為求平抑房地產,政府賣地賣得便宜,那才圖利建商哩。
賣得好價錢,是政府應該做的事,利益全民均沾。
要平抑房價,就賣出郊區的政府土地,與建商協議興建大量平價住宅,
再把高價出售精華區土地的收入,用來興建捷運通到郊區平價的社區,
而讓精華區的高價土地由建商興建豪宅,以增加都市的壯麗景觀。
其實,精華區的房地產無論如何是一般民眾買不起的,全世界大都會都是如此;
連自稱社會主義的中國上海、北京都如此,台北何能獨免?
台灣有很多人老用社會主義的角度看經濟問題,反對政府高價賣精華區的地,就是其一。
從公共利潤的角度看,政府賣地越貴越好,表示圖利全民,而非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