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政策就是舊房子變得跟新成屋一樣貴,將來都更,市容被破壞,採光都不見了!


日前台北市政府擬將都更的容積獎勵提高至2倍,號稱可「加速都市更新」。無殼蝸牛聯盟、都市改革組織和多位專家聯合痛批:北市誤把容積當作萬靈丹,不可能達到任何所宣示的政策目標,反而會提高房價,並迫害市民居住權。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教授楊重信表示:北市此次作法雖然不應該,但真正應該負起責任的是內政部營建署。因為營建署母法出了問題,讓「都市更新」不受控制,逾越都市計畫管制,營建署「帶頭用右手打左手」,才會促成地方政府各種界都更之名濫放容積的亂象。

--------------- 更新--------------

在台北市買三十年以上的中古屋 25坪要1000萬
如果買在大安區 25坪要1500萬



政策激勵都更屋 北市公寓身價創新高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網路地產王) 2010-05-27 15:47:02 

4月房市並未受到政府打房影響,持續高檔表現演出,根據房仲業者統計,台北市呈現價量高檔持平走勢,其中特別的,受到台北市政府提出老公寓都市更新上限,最高可達2倍的消息激勵,老公寓價格創下歷史新高,每坪成交價格突破40萬元

遠雄擁有龍頭建築的品牌地位,建材建構保證給您一輩子的幸福,歡迎預約賞屋!4月房市並未受到政府打房影響,持續高檔表現演出,根據房仲業者統計,台北市呈現價量高檔持平走勢,其中特別的,受到台北市政府提出老公寓都市更新上限,最高可達2倍的消息激勵,老公寓價格創下歷史新高,每坪成交價格突破40萬元,短短1年時間之內,老公寓平均行情就上揚25.7%,漲勢又快又猛。

公寓每坪破40萬 一戶25坪要價千萬

台北市的老舊公寓,原本房價已先反應都更行情,在北市府提出容積獎勵最高達2倍的消息曝光後,信義房屋網站的公寓搜尋量明顯增加外,北市4月老公寓的房價,也上升至每坪41萬元,首度超過每坪40萬元大關,等於25坪的老公寓,就要價千萬元。

公寓反應都更行情 投資留意潛藏風險

尤其台北市中心的大安、中正區等高房價地段,在都更一屋換一屋的美夢之下,成交行情動輒每坪50、60萬以上。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經理蘇啟榮指出,提高容積獎勵,增加住三公寓都更的機會。

但都更整合曠日費時,想舊屋換新屋的民眾,選擇公寓的時候,最好了解社區都更案的推動狀況,並且要把時間成本列入考量的重點,以免造成額外的財務負擔;至於短線老公寓行情是否有漲幅過快的情形,還有待觀察。

北市府的都更獎勵措施,除帶動老公寓行情外,對於已經在進行中的都更案,更吹起一波春水,都更業者指出,已經進行一半的都更案,不少住戶因為受到新的政策影響,反而出現一股觀望氣氛。

為何大家老是認為2倍容積是錯的
就我所知郝市長會提出這個誘因只是因為都市更新條例實施多年
真正能成功用都更條例改建的住宅實在是沒幾戶
大家知道都更最難的地方在哪嗎
那就是大部分的4,5樓公寓都是屬於住三用地
依法定容積225%,加上獎勵容積(上限50%),再加停獎(上限20%),
雖然兩者相加有70%,但是都更案經過委員會之後能拿到50%就不錯了,
225%*1.5=337.5%,就算他350%好了在乘上公設係數1.7等於595%
抓整數算600%好了.
600%是什麼意思大家知道嗎,他代表1坪土地可以蓋6坪的房子
看起來很多,但是建商要分,通常40%-50%,這分配比例取決於地段和房價,
在大安區可能分30%建商就回本了,
依照上面的方式計算,原房屋所有人重建後所取得的新房子
權狀面機會超過原來的房子,但室內面積會比原來的小
這室內面積變小就是目前都更的難題,
各地區的里長也一職在反映這個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才會有所謂的2倍容積的新方案出現
這方案說的很清楚他只適用4,5樓的公寓,而所謂的2倍應該是上限
也就是說最多給都更案能蓋到室內1:1的地步,也就是獎勵的部份可以提高到60%-70%
決不會是2倍容積都給,
再說回來,30年前的公寓,難道不應該重建嗎,或者大家認為再住30年無妨,為政者提出的政策
當然是為了獲取政治利益,但如果可以造福老百姓,給大家一個好的環境,應該也不是壞事.
至於是否圖利建商,那實在不是那些學者隨便說說就是圖利的了.


此方案如果實施,

基本上還沒有蓋的都更案都必須重新再談一次!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26/51/26d4c.html

更新日期:2010/05/26 22:15

台北市政府為加速市區中古屋汰舊換新的速度,建築容積獎勵從原本上限1.5倍提高到2倍的誘因,希望增進建設公司參與的意願.

不過學者批評這樣的容積獎勵,恐怕會讓大安區黃金地段,房價被炒得更高,反倒對萬華大同這些老舊區域來說,因為建商無利可圖,就算祭出容積獎勵,還是很難帶動都市更新.

住在台北萬華的陳先生,房子屋齡已有40年,期待房子改建,但建商卻遲遲沒給消息.

台北市萬華大同這些區域,放眼望去,不少建築都有30年以上的屋齡,為何很難改建?原因還是出在當地產權複雜和地段問題。

由於,都市容積是採總量管制,藉由區域的人口數和公共設施等,計算出基準的容積率,儘管台北市政府對30年以上中古屋,容積獎勵從原本上限1.5倍,提高到2倍,但事實上真正受惠的只有黃金地段的大安區和中山區等地對這些萬華大同等區域來說,建商根本無利可圖,因此再多的容積獎勵都沒用.

學者表示,萬華等地區要達到都市更新並不難,把複雜的產權簡單化,可建立不動產繼承信託化機制,同時資訊必須透明,還有非政府和非營利單位所組成的專業團隊,協助地主,住戶和建商三方的協商,才能讓老舊住宅得以更新

------
政府的政策,如果讓建商無利可圖,政府要檢討!
WonderDragon wrote:
此方案如果實施,基本...(恕刪)


此方案應該是針對4,5樓公寓,現在....應該沒有建商會找4,5樓公寓改建
dove wrote:
此方案應該是針對4,...(恕刪)


沒有納入都更的住三4,5樓公寓,2倍容積基本上還是無濟於事。

有被納入都更的4,5樓公寓就不一樣了,條件改變了!
booc0011536 wrote:
為何大家老是認為2倍容積是錯的
就我所知郝市長會提出這個誘因只是因為都市更新條例實施多年
真正能成功用都更條例改建的住宅實在是沒幾戶


如果台北市政府是對的那為何中央不修法? 立法院2/3都是執政黨的...從中央把法規修訂就好阿~~
錯誤的政策或法條不修法那就是立法怠惰...行政機關也有疏失不是嗎?
都更要有效率,就要讓建商 and 住戶都『有利可圖』
很現實,但是在民主國家,沒辦法.. 又不是老共,直接把人趕出去,給一筆費用就搞定了~~~

很諷刺... 都更一旦完成,房價只會更往上走~~~
但是不都更,城市死氣沈沈... 四五十年以上的一堆老舊公寓 and 華廈住起來也不安全

很難... 很難... 尤其在房價飆漲的時候政府帶頭喊都更,根本是個豬頭的作法...
房價飆漲,住戶只會期待『都更後有更高的房價』,所以寧願繼續『等下去』,也不願意跟建商談條件...
更的動嗎?! 很難~~~
johnnyw0719 wrote:
如果台北市政府是對的...(恕刪)

如果這種論調是對的當然不反對你的看法
但事情不見得放諸四海皆準
修法總是有他緩不濟急的地方,所以才會有行政命令產生
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才是正途
也才能解決問題
立法院那些委員能直得期待嗎
搞不好都是財團養的
他們修的法才會圖利建商吧
你要不要試試
booc0011536 wrote:
立法院那些委員能直得期待嗎
搞不好都是財團養的
他們修的法才會圖利建商吧
你要不要試試


市政府跟立法院一樣都是民選出來的...為何只能相信市政府的行政法是對的而不願依循立法院的修法呢?
不過就是個都市更新法....修個法有那麼緩不濟急嗎? 小弟還是覺得大家照法規來走...執政者更不應該走漏洞...
若認為是對的就要從母法開始修起...立法委員想立怎樣的法自有公評...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