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些區域正在作電塔地下化工程,
地下化後,就沒電磁波的問題嗎?
cwlin0416 wrote:
如果不行手機進地下室...(恕刪)
手機、基地台等無線電波是屬「高頻電磁波」
「高頻電磁波」只要是金屬網膜就可阻隔 ,很多號稱可防電磁波的產品都是此原理,這類防電磁波產品指的是阻隔「高頻電磁波」,而非「低頻電磁波」。
家電等電力設施的電磁波是屬「低頻電磁波」,主要是穿透力極弱的「電場」及穿透力極強且爭議的「電磁場」
「電磁場」的特性是穿透力比手機發出的「高頻電磁波」強太多太多了。
好在「電磁場」是與距離成等比級數的衰減,距離是「低頻電磁波」的最好屏障!
http://magazines.sina.com.tw/magazine/article/3027.html。
所以當高架在20~40公尺高的高壓電纜,地下化後只埋在地下1公尺深,何者對鄰近的居家影響較大?
地下化主要是美觀和較不受天候影響(閃電、颱風...)
不過台電要是願意花多一點的經費,用厚鋁板或矽鋼板將高壓電纜及變電所整個包覆,那電磁場強度可直接阻隔6~9成!
案例:
台電公司於桃園縣楊梅鎮施設地下管路所產生之電磁場,經公正學術單位-台灣科技大學量測結果,以省自來水公司楊梅服務所,因管路遇障礙物以爬升展開配置而致測值665毫高斯較高,但仍未超出行政院環保署建議值833.3毫高斯。但為減少楊梅地區居民之疑慮,台電公司於94年12月26日就自來水公司楊梅服務所旁50公尺路段進行改善(加埋鋁板),將可使道路表面之磁場值降低至與附近路段磁場值相近。(http://www.gcis.nat.gov.tw/news.jsp?type=1&sno=852)
台電的網頁這麼寫的:
http://www.taipower.com.tw/left_bar/power_life/electromagnetic_field/Any_is_the_electromagnetic.htm
問題二:能否對電場作較詳細的說明?
答:生活中常常會發現電場的存在,例如冬季脫毛衣發生的爆烈聲,接觸門的把手有觸電感覺,這些都是因摩擦而產生的靜電現象。在電力使用中,只要有電壓存在,電線或電器設備周圍就會有電場。電場一般是以仟伏特/米(KV/m)作單。
問題三:能否對磁場作較詳細的說明?
答:將磁鐵置於紙板下,撒鐵粉在紙板上,就會發現磁鐵兩端之間產生相連的幾圈條紋,這就是磁場。在電力使用中,只要有電流通過,導線的周圍也會產生磁場。磁場的單位是以特斯拉(T )或高斯(G )或毫高斯(mG) 或微特斯拉(μT) 表示。
1特斯拉=10,000高斯
1高斯=1,000毫高斯
1微特斯拉=10毫高斯
問題五:電磁場會衰減嗎?可以屏蔽嗎?
答:電場與磁場的強度都會隨著與發生源的距離加大而急速的降低,如發生源的電壓、電流消失,電磁場也會消失不見。電力電磁場(60Hz)屬於極低頻電磁場(30~300Hz),變化緩慢,可將電場與磁場分開討論。
電場很容易屏蔽,如金屬的外殼、鋼筋混凝土、樹木及人體皮膚等都可以得到相當好的屏蔽效果。電力設備如變壓器、電纜等大多有金屬外殼,其外面幾乎沒有電場,屋內式變電所之所有設備都在鋼筋混凝土建築物內,對電場屏蔽更佳,又人體皮膚對電場有極佳的屏蔽(約衰減一億倍),進入人體電場幾乎為零。因此世界上在電磁場對人體健康影響之研究(流行病學),已將電場排除,而以磁場為主。
磁場幾乎無法屏蔽,但方向相反、大小相同電流產生的磁場可以抵消,因此電流相同而採三相輸電的電力線較單相輸電的電力線產生的磁場會小得多。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