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運由於父母退休回南部,多年前將原本台北市公寓以公告現值賣給我(錢給弟弟去買另一戶老公寓),
扣除自備款後,當然還是需要貸款,但不到300萬政策貸款利率又低,故也不急著還清,
當初入住時剛出社會,沒錢做大幅度裝潢,只有油漆換管線,更新一下鐵窗~及換市內隔音窗~買簡單家電
一住到現在又快10年了,伴隨著一些層出不窮的漏水事件處理,
及看著老舊衛浴及廚房(這兩個地方,除了管線其它都沒更換過),
心裡也有要換屋念頭,但稍微在附近探聽一下,
就算把舊公寓賣掉,加自備款也買不起在原來居住環境附件有車位的電梯大樓,更不用說新建案,
公寓雖舊但近捷運,巷內又安靜,機能都很方便,也不想離開這,
每年都在猶豫,到底要不要來裝潢? 有人說地點不錯有都更機會,不要花錢了,
但也只聞樓梯響,從來沒有人真正來談過,我也覺得遙遙無期,老婆叫我當都更發起人,那有這個時間,
想問板上各位,已經快40年老公寓,還能撐多久?(有人說大陸故宮都幾百年,還不是在?!)
值得花一筆錢重新裝潢嗎? 還是繼續等都更,
還是就壞一個換一個,哪裡漏水就去處理,然後繼續存頭期款等換房?
現在就是這樣,也能過日子,只是看別人新居開箱文都好生羨慕...
如果你的選項只有這兩個:
您也意識到都更遙遙無期,那還是先花筆錢整理裝潢一下唄
最近同事買了一個35年的舊屋28坪 正在裝潢比價中
在同樣的基礎上(設計 使用材料)
設計師or統包報價200萬
直接找工班報價 140萬
所以接下來同事可能要親自監工發包了
假設你也花個150~200萬整理 多住個10年
平均每年15~20萬來住個舒適的環境 我想是值得的
這10年中間也許有建商來談都更 整個程序也要花上個數年
也許10年後剛好水到渠成
有個做土地開發的朋友說
建商願意參與都市更新有幾個基本的條件
屋齡夠老
樓層越低越好 (最棒是透天 再來是4樓以下的公寓 容積率的考量 建商才有利可圖)
基地面積越大越好
至少臨8米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