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房屋業者統計,六都中各類型案件中,以台北市套房與公寓下跌幅度最大,除套房較去年同期下跌13.3%外,公寓價格亦下修7.2%,成為六都中最先反映房市下跌的區域。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副教授花敬群接受蘋果日報訪問時分析,「各區還在盤整階段,下半年跌勢會更明朗,明年又會比今年明顯。」 房仲副總經理章克勤透漏,由於交易市場趨向保守自住型,因此投資風氣最盛的北市套房,即使擁有低總價的優勢,也難逃房價下修命運。

要開始溜滑梯了。接下來應該是要被課豪宅稅的豪宅。
據住展雜誌統計,從2014年至2015年2月10日為止,台北市新公開的預售屋、新成屋建案(含地上權、商辦與廠辦案)共計195個;在195個建案中,最高開價逾100萬/坪以上的建案共有108個,大幅攀升至約55%,創統計以來新高。

反觀2013年的統計中,開價百萬的建案比例只約35%,現激增20個百分點,顯示高房價壓力持續加劇,百萬開價似已成為北市建案的基本值。

愈來愈貴嚇死人。
開價 不等於 成交價。

投客撐不下去,少賺點,先溜了。

建商資本厚,還再硬撐。

不過有行無市,成交量屢創新低,也撐不了多久的。

等建商也開始拋售,才是大逃殺的開始。

對於房貸一背就要二三十年的一般民眾,真的要好好想一想,現在要不要跳下去為建商投客解套。

ccc42 wrote:
據住展雜誌統計,從2014...(恕刪)


現在到底是怎樣?一樓跟三樓是同一區域,但完全兩極的狀況?

搞到我好亂啊啊啊啊啊啊~

不過最近多空大戰,看得很過癮啊!各位看官們,有錢有信心的下好離手啊!沒錢或沒信心的準備好雞排沙發啊!



######################
######################
房市春燕到 3月住展風向球谷底強彈 業者推案意願轉強

2015/04/09 19:44:39

記者曹逸雯/台北報導
▲房地合一稅出爐 房市預期將加溫。

房市在3月終於見到春燕,包括新成屋、預售屋市場已打破近半年的僵冷局面,北台灣3月預售量體已超越500億元,3月新增可售戶數也突破1,000戶,來到今年的高點,而在房地合一朝輕稅的方向,以及329檔期強銷帶動下,房市買氣從谷底小幅反彈,銷售轉佳的個案有增加的現象。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3月住展風向球6大指標中僅「議價率」一項分數微跌,其餘5項觀察指標全部應聲上揚,顯示新成屋、預售屋市場已打破近半年的僵冷局面,總分一舉上攻至33.2分,較2月大增4.6分,擺脫連2個月的谷底衰退藍燈區間,改亮衰退注意的黃藍燈。

在預售推案部分,北台灣3月預售量體初步統計已超越500億元以上,案量大多集中在新北市和桃園市,台北市、新竹市則相對較沉寂;新成屋市場3月新增可售戶數突破1,000戶,是今年新高點,指標案遍布北北桃,顯示業者不再懼畏重稅衝擊,積極推案、強力衝刺檔期的決心。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何世昌表示,在代表不動產業者銷售信心的媒體量方面,3月建案所釋出的廣告量也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如預期,月增幅僅約2成;廣告量能稍嫌不足的原因主要是部分業者對買氣是否真的回溫仍有疑慮,加上需有長久抗戰的準備,所以廣告從以往的大量釋出,轉為分批小量釋出,細水長流的作戰形態。

廣告量的增加,也讓每周來客組數增加,最明顯的縣市是新北市和桃園市,平均增幅約2成,新北市汐止、板橋、新莊、新店、中和、三峽等區,以及桃園與中壢2區舊市區看屋組數增加較多,約3至5成不等,若有辦活動的案場來人量甚至可破百組,出現爆桌的佳績。

何世昌分析,在房地合一稅輕放,與檔期指標案強銷帶動下,3月房市買氣從谷底小幅反彈,銷售轉佳的個案有增加的現象。不過,成交量增多,除了部分個案擁有品牌建商口碑加持,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議價率有擴大的跡象,也因為議價率拉大,因而增進買方購買意願。

何世昌指出,扣除剛公開不久的新建案與宜蘭地區外,其餘縣市銷售較久的建案,已普遍願意適度讓價,但降價幅度平均不到5%,與買方預期的10%以上還有不小的落差,值得注意的是,少部分地區房市意外出現價格戰,如捷運紅樹林站周邊豪宅區段,竟出現2字頭破盤價,桃園大有地區竟出現1字頭廣告價,令市場人士吃驚。
fact111 wrote:
根據房屋業者統計,...(恕刪)

這倒是出乎意料之外

原本預估是會緩跌的

沒想到竟然是暴跌

不過這樣也好

緩跌要跌10年, 暴跌只要3年就結束了

換句話說, 二年後又可以開始看房了



難逃房價下修命運難逃房價下修命運
難逃房價下修

命運
仲介的新招術,看看就好

還在等專家說的7折價? 
下輩子都別想買房了…
2015/04/08 09:00
文/賴淑惠

最近聽到朋友說,「看來看去,都覺得房價根本沒跌,很多房市專家說的房價打7折,都是騙人的!」

聽了這番話,我搖頭嘆息,試想,你一千萬買的房子,要你7百萬賣掉,你肯嗎?從這樣簡單的邏輯想就知道,房價當然沒有打全面7折這件事,誤信這種專家的說法,下輩子都想買房了,真正想購屋的剛性自住客,心頭要抓厚定,現在明明是最好的購屋議價時機,胡亂開價,買不到事小,買到「地雷宅」,真的會嘔死!

房價鬆動,不過,若想等7折價才進場,賴淑惠認為「下輩子恐怕都買不了房」(示意圖/好房資料中心)

安居街為台北市大安區頗具知名的小吃街。
開價85折 實價打9折 房市低檔聰明成交
雙北近半年的房價,真的有明顯鬆動了,只是不是專家冥想出來的7折,到底該怎麼殺?從實際市場簡單分析,現在只要是還可以的物件,通常屋主心中的底價,也已經自砍手腳,是開價的9折,舉例來說,1000萬的物件,現在的屋主跟房仲的簽約底價,大約是900萬,也就是開價的9折,而能成交的購屋客,大約都是從8折開殺,雙方幾經斡旋,以現在的行情來看,850萬會是雙方的最大公約數。

此外,很多人會比較實價登錄的價格出價,看似聰明,卻還是有些小「眉角」要注意,因為實價上路是近兩年多的事,我建議,最好挑選沒有被登錄過的物件,這代表屋主持有的時間超過兩年以上,他買入的價格,一定低於最近的實價紀錄,然後再參考同一棟物件的兩年內的登錄價,用這個價格去殺個9折,屋主倘若急著賣,會因為當時購入價低,願意讓價的空間也會相對較大,用對小心機殺價,比盲目信奉「7折說」來得實在,這些都是房仲只能暗示、不能明說的房市現況秘密,奈何現在太多的買家,深信房價將不斷下探,成交才進入了空前停滯期。

開價7折可成交?小心買到地雷宅

但,各位買家,冷靜下來看,用開價85折買屋,還是太貴嗎?有房仲就私下喟嘆,在過去幾年賣方市場的時代,雙北房市大約是照開價殺到約9折,就已經是不錯的殺價幅度,現在可以殺到85折上下,以房子這樣的高價商品來說,房價當然已經跌了!高於這個折扣,千萬別買,低於85折,當然算是賺到,但也別太過大意,小心有物件濫竽充數,本來賣不掉,此時低價趁亂出清。

最近,我的同事最近就真的買到一間7折宅,一開始開價1500萬的大三房,最後用1000萬出頭成交,當時,我的同事見獵心喜,一馬當先,唯恐被搶走,殊不知這個物件,遠在汐止山上,近四十年的老屋,屋況爛到像鬼屋,他本來想自己裝潢就好了,誰知道最近下雨,他才拆了一個書櫃,房子就滴滴答答漏起水來,原來,書櫃上頭全是霉斑,屋主嗆他,這麼便宜,還想怎樣?恕不負責,現在恐怕要打官司解決,便宜未必絕對沒好貨,但一分錢一分貨,人家肯低價出清,內情當然不單純,你敢試嗎?我不敢!

要買房?別再相信沒有根據的專家了!

對跌幅還抱有過高期待值的人,還有多少?光看2月的買賣移轉棟數統計數據就知道,六都當中,台北市的交易量月跌幅約24.4%,其餘五都,月跌幅更高達3~4成,這些人不是不想買,而是等不到滿意的價格,但再從另外一個數據來看,台北市地政局公布去年12月住宅價格指數,北市的成交價格,只比前一個月微跌了0.6%,相較前年同期,居然仍上漲1.55%,由此也證實了房價要跌到大家過度期待的幅度,幾乎不可能!

我對這個現象感到很憂心,曾幾何時,現在手握房產的賣家,都被當成投資客遭仇視,但,買房子這件事不該如此民粹,更讓我不解的是,如果錯過這一波跌幅,價格回漲,專家能還這些因為聽話而觀望的自住客一個公道嗎?一般剛性購屋需求的客層,現在真的不應該只等不買,甚至兩手一攤,只想等房市泡沫化,因為真的沒有這一天,還不如趁勢出擊,買在相對低點,才是購屋王道!

qqweiop wrote:
仲介的新招術,看看就...(恕刪)

大大,投資有賺有賠,網友鼓勵大家忍住不買也沒錯啊,你說下輩子再買,那是你說的阿,那也要賣家願意不賣撐到下輩子,所以這是自由經濟,沒有對錯就看大家的智慧,但要是最近有去日本走走的人一定會感受到日本經濟真差(物價跟台灣差不多),這就是當年日本炒房地產的因現在的果,所以你說下輩子買我不贊同,你不想便宜賣不代表別人不會,若像你說的股票怎麼會跌,大家買100賣大於100,您說是吧!

ashyong wrote:
大大,投資有賺有賠...(恕刪)


他可能是買到最高點了
所以不爽中......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