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很流行青銀共居
現在蔣萬安拋出來另外一個政策:青銀換居

相信版上的前輩們都知道
現在的房子如果沒有電梯
愈來愈成為一個很大的抗性 尤其台北市很多老人家都住在沒電梯的公寓裡
其實上下樓是個滿大的問題

所以青銀換居這個概念大概就是類似把社宅的一部份分出來給長者住
釋出的公寓就可以便宜給年輕人住

一方面解決共居上生活習慣不同的問題
二方面也算是短期內就可以執行的政策

理念上來說各人覺得其實不差
但是執行的困難度應該還是不小
除非長輩真的已經不太能爬樓梯了 不然根據我已前租房的經驗
很多房東寧願不出門 也不願意搬家
但明明搬家只要辛苦一小段時間就可以換來比較好的生活品質 但長輩就是不願意

大家覺得青銀換居 執行率可以怎麼提高?
還是說...乖乖等自然淘汰?? (那還要好久.......
要設計好一個環境 然後要有成功的模式宣傳
很多人在同一個地方居住半輩子是很難更換地點的
政策是好政策 但是執行上應該很難啦
jessicaemma3030 wrote:
前陣子很流行青銀共居(恕刪)


台北市 缺的是大量的都更

很多有錢的 舊房子租人 去外面買新房子

我樓下一樓太太就是如此

回來開賓士 E350

舊房子也是捨不得賣 租人而已

台北市很多老房子 裡面住的其實經濟能力都不差

外縣市住新房子(鳥籠) 不一定有錢

住市中心 老房子 不一定沒錢 給你個觀念
jessicaemma3030 wrote:
前陣子很流行青銀共居(恕刪)


這政策討論度好像不高 但如果可以有一定的執行率 我覺得可以做為整個租屋問題的方向參考
其實現在滿多老人家都願意去養老院啦 生活比較方便 住老公寓光是每天爬樓梯就受不了
補助? 補貼? 或是用機能來吸引 但是現在的社宅還是有限啦
青銀換居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如果是一對一的互換 政府實施這政策意義實在不大
讓年輕人住社宅 老人繼續住公寓即可
三房公寓換一房社宅
三房改裝租給三個年輕人 收益歸給老人
才能實質增加供給 也提高老人搬遷的意願
台北市需要立法大規模都更

立法後強制拔除釘子戶

囤房稅強收,讓空屋流通到市場上

而不是換湯不換藥的換居

解決市容,居住安全,老人居住..

所有問題一次搞定。

讓市場機制決定房價

老人有新房住

年輕人有社宅住
蔣萬安多蓋一點社宅吧 然後看能不能讓通勤成本降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