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是1500萬預算,台北市購屋,您會選擇那一種方式呢?

小弟純粹好奇,想瞭解一下大家的想法:

假設您有1500萬的預算,欲於台北市購屋,您會選擇:

1、選擇30坪的新成屋,50萬元/坪 =〉30*50=1500萬

2、選擇40坪的10~20年以上舊公寓,30萬元/坪,裝潢300萬(包括添購所有家電、家具...等) =〉30*40+300=1500萬

可否請教各位,您會選擇那一個方案呢?也說說為什麼好嗎...

PS:小弟個人會選擇『2』,總覺得雖然房屋屋齡舊,但是全部重新裝潢後,擺設可以自己『橋』過,除了室外外觀無法改變外,室內應該可以完全和新的一樣,還可以買到相對較大的坪數,也有多餘的空間可以購買家電、家具等設備,怎麼想都覺得比較划算啊!不過,也許是小弟想法太單純了,所以想知道大家是怎麼考慮的呢?到底各有什麼優缺點呢?感謝啦...
當然是選2

10~20年以上舊公寓不算多舊, 反而是新成屋一買就開始折舊了.
更不要說買到一堆公設, 還有管理費歐.
看地段和屋況
這種問題沒有一定的
畢竟每個物件都是獨立的

不過如果是精華地段而言, 我個人會選20年舊屋

我個人是會選擇2

選擇1的話
優點
1.若是社區型的, 有管理員較安全
2.垃圾有人清運不用趕垃圾車
3.若樓層夠高, 有電梯, 搬東西相對方便
4.公設若管理得當, 有游泳池, 視聽室等等設施可以使用, 不用跑太遠
5.若買預售屋, 尚有客變機會, 可依自己需要改動格局, 省不少裝修費用
缺點
1.室內實際坪數小, 30坪, 室內實際可能不到21坪
2.每月需繳納一筆數千元管理費
3.每單月需繳納公共用電數百元
4.若管理不當, 公設可能年久失修無法使用, 垃圾可能無人清運, 管理室無人值班, 電梯遇上停電, 柴油備用發電機又故障可能會很慘

選擇2的話
優點
1.室內實際使用空間大
2.無管理費, 公共用電等額外支出
缺點
1.需趕垃圾車
2.無管理員, 大門出入需住戶自行負責安全
3.屋齡若太舊(30年以上), 以後變賣或現在自已購買時, 貸款年限會較少, 增加購買人的負擔
雖然總價一樣,但是初期的自備款可是天差地遠啊!
買舊房子,第一貸款成數少很多,所以自備就要更多,還有舊房子整理裝潢要花起碼二倍裝潢費來整理,所以裝潢費要準備更多. 第三,同一地段如果新房可以賣到每坪50萬,那麼舊房子不可能只賣每坪30萬.

雖說舊屋有公設少的優點,但是如果以手上財力來看的,其實有時未必買得下手.

一般說來,買得起30坪新屋大概剛好夠買30出頭舊屋,40坪是太OVER了點.這是加計貸款及裝潢因素總計的結果.
因公設少會大一點點,但其實沒有便宜到那裡去.所以各位買二手屋要用力砍價啊.
精華地段可以選舊屋. 不過坪數雖大, 低公設比, 不用繳管理費. 但是可能要
犠牲電梯, 管理員等等方便性, 還有住戶品質的問題(當然看地段啦).

不過無論如何, 裝潢(連同傢俱)預算是一定不能低估. 如果是10~20年舊屋
重新整修的費用可能超乎想像哦~尤其是浴廁跟廚房, 打掉重做是蠻花錢的!
有很多舊屋的格局都不太適合現代人的觀念(例如我以前租的公寓有一個跟
客廳同等大小, 只比主臥小一點點的飯廳!!). 要敲掉牆壁重新規劃, 移水移電
的話那事情就蠻大條的. 格局都不動(我看有困難)的話, 花最多的大概是浴廁
,廚房, 空調, 鐵窗(如果要換掉的話). 至於裝潢要花多少就看個人了, 主要是
怕排擠了傢俱家電的品質就是了.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很好奇
台北市那裡找的到30萬/坪的房子?
我覺的車位比較重要...

台北市20年以上的中古屋,車位終極難找..

要租也不知道去那租...

暴痛苦的..
我選一,買新屋,不急的話但再等個半年一年的(不是我說的哦,張金X教授說會跌一兩年)買更大的40坪,38萬/坪如何? 公寓大多舊了住個十幾二十年後脫手不易,除非等都更改建,那也要看你買的位置好不好,改建的機會多不大。
tigerr wrote:
很好奇
台北市那裡找...(恕刪)


我家啊!

我家大同區在大同區來說中古屋算高了一坪31萬(有人還說高估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