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11年下半年房市的看法~
會呈現上揚走勢
豪宅,店面,土地都會有新高的價位出現
台灣現在的房價在亞洲跟別的國家比起來(例如香港韓國等)還算是偏低?
這個觀念並不完全正確,台灣的公設比高,除了大陸之外,香港是沒有公設比的,他們買到的都是室內坪數,即使一坪100萬,也比我們精華地段一坪80萬,但扣30%來的便宜許多。
也有人說現在房地產的價格是被有心人士炒作出來的(例如投資客)!
也可以這樣說沒錯,因為人性是一樣的,大家都想賺錢!投資客可以是你,可以是我,可以是每個想賺錢身上又有一點閒錢的人。
房地產是炒做出來的沒錯!你擔心會不會崩盤.....我只能說~真的不會!
現在的籌碼都在有錢人的身上,即使有個幾個人他因為投資失利,想出脫....那我們也不一定買的到!撿的到?
如果你是想投資的人,要記得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不要有少少的自備款就用8~9成來貸款買房子,那樣是很危險的!
長期來看政府的打房動作頻傳,加上放款銀行目前利率有走揚的趨勢,假使日後房貸利率上升至正常水平。可想而知會有多少人卡在”低利率”的惡性循環裡!
在標的物上也要注意!一定要跟著捷運和商圈走。其實每個人都是投資客,只要不太過份!好好慎選標的物,我覺得房市是不會跌的!
會跌的只有地段不好的房子和斷頭出脫的房子(那畢竟是少數)。
有關這點小弟有個補充供參,香港的房屋買賣,有個名詞叫做"發水樓",指的是香港地產發展商進行利潤最大化的手段。發水樓是地產發展項目出售建築面積比可建建築面積多。
發水的來源是指如通常包括:私人會所、平台花園、兒童遊樂場、物業管理處、緊急救援車輛通道、訪客泊車位、垃圾房、電梯大堂、電梯槽及後樓梯等公用部分。這些政府豁免計算公設在地產商也是計入買賣面積計算的,跟台灣的建商的大公、小公、花台、雨遮計算其實都是換湯不換藥的,偷的地方不同而已。以近年蓋的豪宅,買1000呎的"豪宅",efficient rate約只有70%,跟以往香港樓齡較高的樓比較起來是偏低的,同樣香港也存在同樣買1000呎的樓,舊樓的可用面積會較高。
如有謬誤,還請網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