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林口-竹北的人口消長,國發會預估林口竹北將增長40%~60%

航向未來 wrote:
其實林口腹地很大
要清幽,可以住康橋那區低密度住宅,多數是別墅型豪宅

還嫌不夠清幽,林口還有下福里這種遠離塵囂之處!
開車路上還會撞見鹿呢?
夜晚經林口山道突見「山神獸」神秘黑影!


林口確實豐儉由人
航向未來 wrote:
這幾天有工程師在PTT...(恕刪)


基本上會住林口的

不是上班時間跟別人不一樣

就是上班不用趕打卡的人

才會買的

而這些族群很多人都已經高階主管

所以買房子根本沒啥殺價

加上三井

才造成林口也漲翻天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内をくらぶれば、夢幻のごとくなり一度生を得て成せぬ者はあるべき か
wessley wrote:
基本上會住林口的

不是上班時間跟別人不一樣

就是上班不用趕打卡的人

才會買的

而這些族群很多人都已經高階主管

所以買房子根本沒啥殺價

加上三井

才造成林口也漲翻天



買林口的 三種人:
1. 退休的人(北市搬過來林口)
社區公設(游泳池、健身房等)都是這些人在使用居多
2. 想住新北但口袋不是很深的人(因為新北市裡面林口算是相對便宜~蛋白蛋殼區)
就是我~民國94年畢業就在華亞科工作,當年文化三路/文化北路都是空的
我97年底入住的......當年最貴的就是目前家樂福的未來之丘 每坪15~17萬 看樓層
三井旁邊文化三路未來城也是這時期......
對於我這個出社會兩三年就敢買的的傻蛋?現在想起來也只有感傷而已(為什麼不買三間)
現在新建案5字頭了 (高樓層甚至開6字頭)~十幾年舊屋也都是每坪單價35~40......
3. 林口當地人置產
很多早期林口大地主被徵收~投資林口不少房地產

話說回來~感謝林口 讓我有房有車 小孩都國三了......
hsuchiehhao wrote:
2. 想住新北但口袋不是很深的人(因為新北市裡面林口算是相對便宜~蛋白蛋殼區)
就是我~民國94年畢業就在華亞科工作,當年文化三路/文化北路都是空的
我97年底入住的......當年最貴的就是目前家樂福的未來之丘 每坪15~17萬 看樓層
三井旁邊文化三路未來城也是這時期......



那現在林口漲上去了~~

對口袋不深的應該也不適合住了~~~

那還有其他更好得選擇嗎??

下一個林口??
wessley
等建案交屋後五年就可以撿便宜了
Carter0625
想跟各位大神一樣~~低價買~~然後等高漲~~~不想買大神已經高漲的房子~~
Carter0625 wrote:
那現在林口漲上去了~~

對口袋不深的應該也不適合住了~~~

那還有其他更好得選擇嗎??

下一個林口??
下一個林口? 基本上很難再有下一個林口了!!!
但,可以有下一個新林口!小林口!

先說為何難有下一個林口
林口位於新北市西邊的邊陲,民國70幾年代就有林口新市鎮的規畫
希望用來紓解大台北擁擠的人口,但發展前40年,幾乎都是房價便宜的代名詞
直到這幾年產業結構改變,人口往新北及桃園移動,林口終於媳婦熬成婆

林口的發展經歷幾個階段
1. 中山高的興建(1974年第一階段三重-中壢(內壢)通車),奠定了林口最快捷的聯外道路,如今林口五股段是全台高速公路路幅最寬,流量最大的路段。
2. 林口長庚(1978年)的成立,現今是台灣最大的醫院,也是世界床數第二多的醫院,儘管它行政區位屬龜山區,但它應該是林口台地上最具代表性的財團法人? 也創造了台地上最多的工作機會。而在老年化社會,醫院從以前的嫌惡設施,反而成為讓人安心的好鄰居了。
3. 華亞科技園區: 1994年由南亞塑膠依據《都市計畫法》申請開發,為台灣第一宗由民間企業自行開發之乙種工業區。
4. 三井outlet(2016年)開幕,為三井不動產第三個海外據點。
5. 機場捷運(2017年)通車,以提供機場聯外交通為主要目的之捷運線、以及第一條有跳站停靠之營運模式的捷運線。
6. 康橋,伯大尼,新北市華美國際美國學校等。在私校興起的這幾年,帶起另一股孟母三遷的輕移民潮。
7. 工一工業園區(AI科學園區),東森總部....等等錦上添花

要在找下一個符合上述條件的區域不容易!
但或許幾處能符合某些
A10:國一甲若真能通車,至少能符合1跟5
A7: 至少符合2, 3跟5,也共享其他林口的優勢,只是現在房價也坐3望4了。
航向未來 wrote:
6. 康橋,伯大尼,新北市華美國際美國學校等。在私校興起的這幾年帶起另一股孟母三遷的輕移民潮


這是林口難以被其他地區取代的一個重要特點
買房的話就是高鐵站週邊,要不就是台北捷運路線上。

桃園就是 A18高鐵區,竹北就是高鐵區。走路10分鐘內或15分鐘內為宜看個人財力與需求。
MBUSA wrote:
買房的話就是高鐵站週邊,要不就是台北捷運路線上。

桃園就是 A18高鐵區,竹北就是高鐵區。走路10分鐘內或15分鐘內為宜看個人財力與需求。


這點我倒有不同看法
高鐵當然是加分,但值得一坪多花多少錢? 跟其他的加分項權重如何?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把尺,也會隨著時代的推移而不同!

"走路10分鐘內或15分鐘內"到高鐵有很重要嗎?
對很多人來說並不是
台北市最貴的大安區信義區松山區,就不符合這個條件

而捷運呢? 當然也是大加分,但拿我之前舉的美國舊金山灣區為例
捷運的加分就很少,影響房價比較大的是學區與治安...
灣區的朋友說得很直白:美國的捷運是窮人在坐的...
所以每個地區,每個時代,又會不同的加權比重。
就像醫院曾經是嫌惡設施,現在老年化社會,卻變成了加分項!!

高鐵呢!
我認為將來加分有限,但它依舊會是加分,只是還是要看其它區域發展條件得搭配!
台灣很小,其實加上高鐵站前後的轉乘時間,很多時候還是沒有開車方便!
而一旦10年後自動駕駛技術成熟,高速公路的駕車疲勞感減輕
高鐵的吸引力會更低。
舉個例來說:從林口到嘉義市中心,若是搭高鐵,林口到桃園高鐵站要花半小時,嘉義高鐵站到嘉義市中心要再花半小時,其實比起從林口直接開車到嘉義沒有快多少。全家大小回嘉義還是都開車居多。
到更遠的墾丁呢? 搭高鐵還要在左營租車,很多人就選擇直接開過去了。

所以有沒有必要一定要住在走路10分鐘內或15分鐘內到高鐵的區域?
因人而異。
Adely
真的 離高鐵站越近又如何 目的地方便到達才是多數人考慮要使用何種交通工具
航向未來 wrote:
"走路10分鐘內或15分鐘內"到高鐵有很重要嗎?
對很多人來說並不是
台北市最貴的大安區信義區松山區,就不符合這個條件


專業~~

但買在交通工具旁就是有一種莫名的安心感~~

但要多花那麼多錢的話~~~

感覺沒必要~~~

而且北市火車站旁還看不到板橋的車尾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