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koh wrote:哈 這樣就代表規劃的真的很成功...有錢人保有隱密性...但去商圈又如此方便...有機會你可以去豪宅區看看 那裡是台灣的另外一個世界...(第一次去的感覺...) 切這麼乾淨那又何必合稱信義計畫區呢?? 可以說是兩個不同的區域不是嗎?
無樂不做天行者 wrote:切這麼乾淨那又何必合...(恕刪) 哈 可以這樣說 兩個區合起來變一個特區從地圖上可以發現是一個長方型的框框這樣的規畫很徹底的做出市場區隔雖然板橋不像信義計畫區是一片農地開始規劃但我相信政府拿出魄力 還是可以做 至少建商財團現在都賺飽了 該是時候做一點事了
無樂不做天行者 wrote:切這麼乾淨那又何必合...(恕刪) 不是切乾淨.是"規劃良好"交通商業集中樞紐處.人多難免複雜在附近辦公是加分.一般家庭住家未必合適怕未來與北車一樣."套房"產品反而大行其道新板現今最大的隱憂是環狀線開進來後...唉
mopowo88 wrote:我住在江子翠,因有小...(恕刪) 以前幾乎美周去一次...現在大概一個月去一次XD該吃的能吃的想吃的都輪過好幾輪了...遠東百貨系統的週年慶都蠻小氣的送的禮券大都很多限制...所以買東西基本上只會去新光三越...
chiff wrote:以前幾乎美周去一次....(恕刪) 哈 別擔心 我在百貨業的消息徐旭東接下來會慢慢放掉SOGO全力來做大遠百和遠東所以人潮以後會慢慢回來台灣像朱立倫一樣的政客實在太多了...唉....這真的很悲哀
vincentkoh wrote:我的個人淺見...新...(恕刪) (信義計畫宅的豪宅都是在這5年內落成,也大部分都是投資客, 基本上是先有商圈, 才有豪宅...一切都還是回歸到政府的魄力, 有guts往外在整地, 商用地多一點, 別在建商勾結變更住宅地, 讓商人有空間進住, 一個集團牽一個集團, 就通通都進來了, 高檔餐廳也不會缺席)---------------------------------------------------------------------------------在信義計畫區商圈還沒成型時,那時信義計畫區就已經有國王與我、維也納花園廣場等知名豪宅了,或許在現在來說不算頂級豪宅(社區中有不到百坪的),但在民國80年代算是很頂級的豪宅了,這些高級社區住宅建好時,那時的信義計畫區只有台北市政府和世貿中心,頂多在加個凱悅飯店(現在的君悅飯店),華納威秀、新光三越都沒還進駐信義區呢!
LV9875 wrote:(信義計畫宅的豪宅都...(恕刪) 當時大部分的豪宅還是集中在仁愛路上喔...這些我說這些的目的是想表達 沒有一定要豪宅先 或商圈先只要規劃的好 自然會吸引資金近來 包括有錢人的私人住宅 還有 公司企業投資台灣人比起很多國家算很愛存錢 其實有一點錢的人非常多 只是看有什麼方法讓客人把錢掏出來而已...還是回到一句 新板只要加強規畫 政府拿出魄力 要做第二個信義計畫區 其實不無可能現在住宅比例過高 只要在往外整地 徵收道路 讓出一個空間給企業 我相信還是很有機會
想當富爸爸 wrote:這樣想是比較健康的態...(恕刪) 這個"想當富爸爸的"的觀念,我看你的觀念要修正,不然你這個名字對你來說只會是一個傳說~新板特區再過5年, 你就知道它的威力, 台北市只是一個門牌情結, 等到遠東集團的50層商業進駐時, 你就是那個永遠當不了富爸爸的酸民!我看到實價登錄後,對新板特區更充滿信心,台北市的景美,南港,萬華,都是40幾萬的實價登錄,板橋文化路是55-65萬,新板特區是65-85萬!台北市很多地方都比不上板橋! 商業一旦全面進駐, 新板特區就是信義計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