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區未來發展的空間已經到頂了

黑莓達人 wrote:
這個"想當富爸爸的"...(恕刪)


你這很明顯就是投資客或仲介嘛....

市場價格短期有高有低是正常的, 高過其他地方可以代表目前大家"認為"價值比較高, 並不代表她真的有其價值或五年後大家"認為"的價值,所以別傻了
台北市就那麼小一塊, 新板特區如果房價高過台北市的一半就是不合理, 就向主人牽著狗, 狗有時候走在前面或後面, 走太前面或後面最終還是被繩子牽, 是有極限的..最終還是會回到合理的範圍, 只是短線有空間超做罷了.....
如果你要用價值投資的角度去看, 新板如果站上100萬, 信義計畫區就站上200萬均價了, 個別或許都過300了, 既然是這樣為什麼不投資信義計畫區
重點是, 以台灣的經濟狀況, 有可能嗎

vincentkoh wrote:
你這很明顯就是投資客...(恕刪)


你仍然是以過去的思維看新板........ 有空來新板走走看看......

你會改觀的.........
另外台灣的"經濟不好"這代表貧富不均,以大多公司來說,都是很賺錢的,只是這些賺錢的公司雇用的絕大多數是大陸人...... 所以台灣勞工是賺不到錢的,但這些賺錢公司的高階主管是能享受這賺錢成果的...
,新板或信義區是要賣給這些高階主管......不是一般台灣老百姓的....
vincentkoh wrote:
市場價格短期有高有低是正常的, 高過其他地方可以代表目前大家"認為"價值比較高, 並不代表她真的有其價值或五年後大家"認為"的價值,所以別傻了
(恕刪)

新板特區目前有三間百貨(大遠百、遠百板橋店、環球板橋店)

未來還有雙子星誠品新板店、鵬程購物中心(秀泰影城)、揍敵客3C科技時尚百貨、

遠東50層商業大樓(大遠百二期)、凱撒聯盟飯店、曼哈頓商業大樓、煙酒公賣局都更..等等

靠民族路的國光客運轉運站也與商業大樓共構

交通方面

台鐵、高鐵、板南線、環狀線、長途客運總站、短程公車總站

右邊有64快速道路(開車5分鐘),往北可到新莊、三重、蘆洲、五股、一高、八里,

往南可到中和、北二高、新店

左邊有65快速道路(開車5分鐘),往北(未來)新莊、五股、一高,往南樹林、土城、北二高

以大台北"區"的交通跟環境來說

應該有前幾名了

12月聖誕月,有空來新板走走!

vincentkoh wrote:
你這很明顯就是投資客...(恕刪)


您的盲點在於,您是用台北市去比前"板橋市",而非以
區對區公平的層級去比.這個概念我很早以前就提過了,
變成板橋區後更加順理成章.將台北市以區為單位做切
分,您就可以發現板橋"區"的優勢在哪.

雖然我也不認同房價持續往上炒,但歡迎有空來新板走
走,看看現在的新板和您想像中的有多少落差.新板發展
(非房價)的主升段,才剛開始而已.現在就已經相當繁榮
了,而後續正在進行與將要到位的商業/交通設施還不少.

新板的確也還有再擴大的可能,甚至算是現在進行式,板橋
環球與大遠百的進駐打響了第一槍,帶動了後續鵬程商場,
雙子星誠品/東方富域商場的進駐,等這三個商場開了,加
上遠東商辦的進駐與之後環狀線的通車,新板還有很大的發
展空間可以期待.

話說,很久沒人公佈北捷各站的旅運人次資料了,不知道板
橋站邁入第五名了沒有.
xieb wrote:
您的盲點在於,您是用...(恕刪)


的確在新北市中,板橋的發展是沒話說,生活機能,交通條件都是很好的(小弟覺得像北市中正區跟信義區的綜合版)。


但以現階段來說,台北市的優勢還不是板橋甚至是整個新北市能比的,台北市有全台商業重鎮的信義計畫區、交通交會中心的台北車站(中正區)、百貨商場雲集的大安、信義區、飯店林立的中山區(含大直),未來還有兼具商業及運動功能的大巨蛋(大安 松山交界),除了這些市中心區之外,郊區如內湖、天母、文山等地也是具備山水環境及生活機能的區域。


新北市現在除了板橋具備商業娛樂及交通機能,新店具備科技重鎮及有山水環境的優質住宅(類似士林 內湖等北市郊區)外,其他的區都無法和北市的各區來相比,因為這也反映在房價上,新北市也只有板橋和新店的平均房價接近北市二線區域的平均房價,其他各區的平均房價都跟北市都還有蠻大的差距。


所以板橋絕對還有向上發展的空間(江子翠重劃區、遠東通訊園區等開發計畫),但板橋的未來不等於新北市的未來,因為新北市要成為台北市之外的另一個經濟重鎮和民眾都想移入的區域(不會是買不起北市才買新北市)的地方,光靠板橋是不夠的,新北市的商業版圖應該要從板橋區向外擴張至三重(二重疏洪道開發計畫)新莊(副都心重劃區) 土城(暫緩發展區)等,接近板橋不遠且有大面積土地可供開發的(區),來做一個商業區塊的聯結,這樣或許才有機會可跟北市市中心商業區來比擬。


新北市同樣有山水環境的區域也不少,除了新店之外,三峽、淡水、八里等的自然景色,不見得會比北市的內湖、天母、北投、文山差,差就差在都市的計畫,這些區域都還有大面積的空地,如果可好好規劃開發,搭配交通建設,未來也會成為新北市適合移居的區域。

LV9875 wrote:
但以現階段來說,台北市的優勢還不是板橋甚至是整個新北市能比的,台北市有全台商業重鎮的信義計畫區、交通交會中心的台北車站(中正區)、百貨商場雲集的大安、信義區、飯店林立的中山區(含大直),未來還有兼具商業及運動功能的大巨蛋(大安 松山交界),除了這些市中心區之外,郊區如內湖、天母、文山等地也是具備山水環境及生活機能的區域。



其實這就是小弟想表達的,您帶到的,是台北市向下各"區"的特色,相對於整個台北市,板橋只是
一個區而已,說台北市的優勢不是板橋可以比擬的,這樣的類比是有問題的,以區和區對比,這樣
的比較才是比較客觀的.

當然不能否認,如果拉大範圍,變成新北與台北間的對比,當然新北與台北市間還有很大的差距.

xieb wrote:
其實這就是小弟想表達...(恕刪)


相對於整個台北市,板橋只是一個區而已,說台北市的優勢不是板橋可以比擬的,這樣的類比是有問題的,以區和區對比,這樣的比較才是比較客觀的.
---------------------------------------------------------------------------------

所以我才會說板橋不等於整個新北市,但在新北市中,板橋集結了各項的優點在一身,加上本身人口就很多了,如果再因為這樣讓其他區的人往板橋擠,這樣好像跟沒升格之前差不多,而且這樣擠下去的人口,說板橋的生活品質會多好,還真的不相信。新北市升格畢竟還不長,要一下子讓各區平均發展,也不可能,所以短期還能接受板橋有點獨大的感覺;但如果長期下來情況沒什麼變的話,就可能不是(新北市民)之福了。


LV9875 wrote:
的確在新北市中,板橋...(恕刪)


不能再同意您更多了..... 您是內行人。
xieb wrote:
您的盲點在於,您是用台北市去比前"板橋市",而非以
區對區公平的層級去比.這個概念我很早以前就提過了,
變成板橋區後更加順理成章.將台北市以區為單位做切
分,您就可以發現板橋"區"的優勢在哪.
恕刪)


不好意思,,我在大安區住15年, 信義計畫區住2年, 在板橋工作5年, 2個妹妹還是念治理, 現在住在曼哈頓

我不是想拿有錢人來壓, 但如果你可以有管道了解,, 你會知道台灣的有錢人 做外銷的, 或台商, 幾乎都只住在台北市, 有錢的住仁愛路, 敦化南北路, ,大直重劃區,信義計畫區 , 比較沒賺那麼多錢或有風水考量的還是住大安區,信義區和民生社區...幾個巨富級的的老闆滿手信義計畫區的豪宅, 等到買到滿了以後沒地方買, 才去買新板

新板的問題跟信義計畫區一樣都是投資客比例很高的地方, 你在想想新板的投資客都是怎麼樣的等級? 不是口袋較淺, 就是當地靠內需市場或地主富裕起來的人, 我從來都沒說新板一定不會漲, 只是去剖析裡面的成分, 新板特區只有信義計畫區一半的價值,

信義計畫區的腹地比新板特區大很多, 商圈繁榮成熟, "外商"企業總部進住, 還有一大堆上市櫃公司的老闆,
如果投資客未來想倒貨, 去接新板的人就只是因為北市超漲買不起(現在就是), 去接信義計畫區的人多半會是大陸人, 大陸人基本上是不會買新板特區的, 如果你了解香港的房地產, 大陸人買房純粹是炫耀性直非常高, 他們認的是那塊大家都懂得門牌(信義計畫區 仁愛路 敦化南北路), 不值炫耀的東西他一眼也不會看, 這就是為什麼信義計畫區漲的時候永遠都會超漲

再者, 台灣的經濟非常不妙, 勞保100%注定要破產, 大陸人口紅利消失, 我們的代工業即將失去利基, 你覺得接下來倒貨會是價格往上還是往下的機率高? 如果往下到同理, 口袋淺的先撐不住, 大家比較不想要的先倒,靠內需市場做生意的先倒, 所以我才說新板特區只有信義計畫區的一半...全球大環境也不會多好,美國少了選舉效應, 沒有這麼多利多, 股票也到頂了, 全球將來也不會太好,加上美國2014年有可能會升息(全球熱錢從市場撤出回留美國), 台灣不會連帶影響嗎...

最後, 總結一下我的論點, 不論是新板平均50幾萬, 信義計畫區平均100多萬, 都是投資客堆積出來的!!!!! 以台灣的人口紅利和台灣GDP來看房地產本益比根本過高, 既然都是泡沫, 走多頭市場的時候一定是強勢股最強, 泡沫破面的那天一定是弱勢股最先跌...不是不同意板橋的建設, 只是以大環境來說 是該好好深思這個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